2016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解析新东方在线甄丽鹤2016年高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新东方在线名师甄丽鹤老师为大家带来了2016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解析。
之前的文章我们已经讲过2016北京卷的现代文阅读部分,下边我们来看看文言文阅读部分。
【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
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
兵弊于楚,功不成于周,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与之矣。
”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
”桓公即使人之.楚买生鹿。
楚生鹿当一而八万。
管子即令桓公与民通轻重,藏谷十之六。
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
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王之所以赏有功。
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
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齐私楚也。
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
”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田鹿。
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致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
什至而金干斤也。
”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
楚之男女皆居外求鹿。
隰朋【1】教民藏谷五倍,楚以生鹿藏钱五倍。
管子曰:“楚可下矣。
”公曰:“奈何?”管子对曰:“楚钱五倍,其君且自得而修谷。
”桓公曰:“诺。
”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
楚王果自得而求谷,谷不可三月而得也,楚籴石四百,齐因令人载粟处芊【2】之南,楚人降齐者十分之四。
三年而楚服。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制衡山【3】之术,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而卖之。
燕、代必从公而买之,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
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什倍以上。
”公曰:“诺。
”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不敢辩其价。
齐修械器于衡山十月,燕、代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燕、代修三月,秦国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
衡山之君告其相曰,“天下争吾械器,令其买再什以上。
”衡山之民释其本.,修械器之巧。
齐即令隰朋漕粟千赵。
赵籴十五,隰朋取之石五十。
天下闻之,载粟而之.齐。
齐修械器十七月,修粜五月,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
燕、代、秦、赵即引其使而归。
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
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的一项是(3分)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A.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将:率领B.什.至而金千斤也什:十倍C.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赋:给予D.衡山之民释其本.本:农耕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 使人之.楚买生鹿载粟而之.齐B. 其.人民习战斗之道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C. 楚王果.自得而求谷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D. 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楚以.生鹿藏钱五倍的一项是(3分)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A.藏谷十之六把十分之六的粮食储藏起来B.天且以齐私楚也上天将用齐国(的金钱)惠及楚国C.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衡山兵器的价格一定翻倍D.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燕、代、秦就带领衡山的使节回国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6分)①楚民即释其耕农畋而②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13.在下面每个人物后的横线上写出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用来评价人物在文中的表现。
(4分)①桓公②管子③衡山之君14.本文讲述了管子运用谋略的故事,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
(5分)首先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管是先秦诸子散文还是在秦之后朝代的文言文,都要有相应文本的了解,因为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文体特点。
整个北京卷文言文阅读一共有6道题,我们发现前面几道题是选择题,第九题选择题说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BCD四个词都是我们平时在学习过程中所称为的实词,也就是有实在意思的词,或者充当某些句子成分的词。
对于高一高二第九题是值得关注的题型。
这个实词一定有它的本意,刚才在新课标卷中所看到的“陛下”那个词,你会发现它其实最开始的雏形,软耳刀旁,最初甲骨文的写法或者篆体的写法是一个台阶的形状,陛下的陛本身是台阶的意思,后来成为了皇帝专有称呼,是因为皇帝在台阶之上,大臣们站在台阶之下,所以叫做陛下。
这时候你说,老师我在看所有的古代电视剧的时候,我从来都没有看到大臣站在台阶之下,我一般看到他们在一个屋子里,这是不太合理的。
皇帝议政大部分的地点是在门的外边,就是屋的外面,你们可能说冬天不会很冷吗?所以这时候文武百官有钱的就穿皮的,没有钱的就穿厚一点,因为上早朝的时间会比较早,所以衣服的保暖度非常强。
皇帝在凌晨4点左右就起来把大臣召集起来议事。
我提到一个特别重要的学习思路,这个汉字实词,200个实词的积累,你应该从什么出发?应该从汉字本意出发。
这属于古代文学的文本,如果说你按照第九题ABCD四个选项看到每一个字,你都想到的是现代意义,就脱离了考察方向。
这时候你理解完本意了,但是这时候发现它不仅有本意,还有一词多意,我刚才说陛下的陛之外,你有没有发现除去的除,大扫除的除,其实也是软耳旁,除也是有台阶的意思,为什么会有大扫除?也就是说打扫卫生的意思。
它其实就是把台阶打扫干净,如果它的本意是台阶,随着不断的发展,它还会衍生出其他的意思,其他的意思就是跟台阶相关的意思,比如皇帝的称呼,比如说扫除这个词,这是第二个方向叫一词多意。
之后再来看第三个,第三个是这个实词在一个句子里,之所以有实在的含义,它还有一个承担的成分,如果是主语和宾语就必须是名词,如果是谓语就必须是动词,这时候从设题的角度来进行解析,第九题在平时的备考当中,我给出的建议是200个重点实词本意要做精细化了解。
除了在课堂之上,除了知识点的传授之外,我们最好把甲骨文的形状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自己做好解析。
然后看一下第四题,下列各组语句当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
这是一道常规的题,分数是3分。
这是对虚词的考察,虚词,就是没有实在意思含义的词。
刚才提到了实词可以在句子当中充当主要句子的成分,那么虚词能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吗?不能。
虚词是用来修饰的,虚词有几个词性,有虚词、连词、助词。
虚词的学习,比如200个实词,虚词的数量是18个,虽然虚词相对来说数量比较少,但是考察形式会很多。
比如题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是什么,我们先来看看用法这个词,指的是这个加点的虚词,比如“之”这个虚词,在句子中到底是什么词性?“之”这个虚词有多种用法,我们会发现“之”这个虚词有实词的用法,有两个用法,一个是代词,一个是动词,我们可以分成到和往。
有一篇文章叫陈涉世家,叫“辍耕之陇上”。
这里是使人之楚买生鹿,就是到楚买活的鹿。
虚词更多的是助词,你经常会碰到谓语主谓之间取独的做法。
取独原来的完整叫法叫做取消句子独立性。
我们做一个最简单的分析就会发现,取消句子独立性,就是不让它当一个独立的句子。
也就是说他不是主谓宾都全的句子。
我举个例子,北京有一个山叫香山,我组个句子叫我爱香山,这个句子主谓宾都是全的,如果我要取消这个句子成为一个独立的句子怎么办?之就有取读的用法,我们就会发现,把之放在主谓之间,我刚才造的句子就变成了我之爱香山,是因为香山的漫山红叶。
听明白了吗?把之放在词语中间,让原本独立的句子成为不是独立的句子。
第二个是“的”,有的结构应该是有明确的定语加中心词的结构。
B考到的是“及”,C 考到的是“果”,D考到的是“以”。
这些都是重点,基本上你的模拟考和大型考试都会碰到的虚词叫之、而、因、及。
你会发现这道题正确答案选择的是B,就是考到了“及”。
我刚才在呈现整体思路的时候提到一点,如果是文言文的话,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从甲骨文出发,从它原本的字形出发,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向。
这里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给大家一个甲骨文的字形——上面是一横,下面是四个曲线的感觉,这个字如果我让你来猜一下,这个字是现代汉字中的哪个字呢?这是甲骨文当中“而”的写法,如果我放到脸上是不是有胡子的意思,如果“而”是男子胡子的意思,“耍”是什么?是挑逗女性,非常不尊敬的动作。
“耍”这个词是态度不端庄的意思。
这个“而”有着男子胡子的意思。
除了这个意思,我们发现王夫之在《说文广义》的意思对这个词的另外一个注解是“鱼相背列”。
而这个字在现代和古代汉语中有没有鱼鳍的寓意,如果你总结完了请跟我想象一下,如果一条鱼在游的过程中出现更大的一条鱼,它必然是要转变方向逃跑,如果逃跑的时候需不需要大力摆动鱼鳍?需要。
这时候我发现在它逃跑的方向又出现更大的鱼,它是继续往前走还是往前走?如果继续改变方法的话要利用上所有的鱼鳍。
所以学习古文的话兴趣非常重要,没有什么天生是这样的,一定有着它从开始造字时的基本原则。
造字的基本原则出发,对于我们学习文言实词和虚词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下一道题是句子的翻译题。
这个题给了四个句子,哪个句子翻译是不对的,你除了要关注实词的意思和虚词的用法,还要关注整体的句式和语法结构。
12题将下列内容译成现代汉语。
在2014年北京是不考翻译的,基本上会把翻译当成选择题来考,但是现在我们发现,第11题本身考了一道句子的翻译题,第12题又需要你把这两个句子翻译成汉语,这释放了两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要求同学对古典文学大提升。
语文学习,一定要把工夫用在平时,所以北京高考语文如果要增大难度的话,你会发现它大概从这几个方向来增加,第一是增加阅读量。
你有没有发现北京高考的散文大概有1000字左右,现在北京高考散文字数可能多达2200字,从篇幅上简单一目了然可以看出来,以前整体文学类文本占到一张纸的话,现在甚至要达到两张纸的篇幅。
当然散文是一部分,我们发现非连续性文本,就是前面提到的带有说明文特质的文学类阅读,也属于这个文字特别多的阅读类文本。
除了这个方向语文怎么才能难?语文的难度当然要体现在对于古诗文的考察上,古文离你现在的生活远一点,这时候就专门来考察这部分,大概在三年前我在新东方的课堂上,是不讲初唐四杰的,我只讲红楼梦、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但是三年前北京高考的语文发生了太大的变化,我们现在不仅要讲初唐四杰是谁,我们甚至要讲天干地支,我们还要讲24节气甚至是里面的农业常识。
北京语文第二个难度的提升方向就是古典文化的考察,从这方面就可以看出它的难度是在不断提升的。
我刚才说如何提升难度,既然是11小题的选择题出了句子的翻译,为什么12题还要同学再来写两个句子?其实是不一样的,选择题可以通过它的意思和原文比对可以把它选出来,如果自己写的话是没有任何提示的,考察的是你对实词的意思、虚词用法、文言文句式和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的深入考察。
这道翻译题难度是比较大的。
13题是一个表达题,在理解整体文本基础上,我们要做到的是对三个人的评价,这三个人各有性格特点,它有一个要求,就是必须写成语或者俗语。
通过文本阅读的话可以发现,比如桓公、管子、衡山之君都有各自的特点,衡山之君主要是一个反面形象,主要是鼠目寸光这样一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