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菜栽培技术 ppt课件

油菜栽培技术 ppt课件

及时摘薹 。
• 冻害的表现: 叶片受冻、根拔、蕾薹受冻。
预防冻害措施:用抗寒性强的 冬性晚熟品种和培育壮苗。
• 倒伏的主要原因 :
肥水管理不当 、种植密度过大 、 移栽过浅或移栽苗的主根留得太短、以 及其它原因导致茎薹龟裂。
• 防止倒伏的措施:
选用抗倒性强的品种,合理密植; 移栽取苗时保留一定长度的主根,栽植 深度适宜;开深沟,中耕松土,及时培 土培根。
油 菜 栽 培技 术
一.油菜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 1)水分: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油菜种子一般要吸水达到 自身重量的60%以上、种子体积约增大1倍时,才能发芽。 在田间情况下,土壤田间持水量在70%左右时,发芽出苗 最为迅速。如果土壤水分不足(田间持水量低于40%), 或者土壤水分过多(田间持水量大于90%),都会影响发 芽出苗的正常进行。
技术策略
•秋发栽培:秋发冬壮
•冬发栽培:冬发(越冬时,11-12叶,根 颈粗度1.5cm以上),冬壮(越冬时,810叶,根颈粗度1.0cm以上),冬养(小 于冬壮苗标准);冬春双发,冬壮春发, 冬养春发。
•春发栽培:北 要求土层疏松、深厚、细碎平整、
通气良好、肥沃、干湿适度和PH偏中 微酸的土壤条件。 • 种子准备
2)温度:在室内恒温条件下,油菜种子 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0~30℃,最高温度为 39~41℃。在田间变温情况下日平均温度 在5℃以下时,发芽极为缓慢,需要20多 天才能出苗;在12℃左右,需要7~8天才 出苗;在16~20℃时,3~5天即可出苗。
3)氧气:油菜种子富含脂肪和蛋白质,萌发出苗 需要有较多的氧气。若氧气不足,亦不能正常发 芽出苗,甚至烂种缺苗或造成弱苗。
缺磷植株根系小,叶片小,叶肉变厚, 叶色变成深绿灰暗,缺乏光泽,严重时呈 暗紫色,并逐渐枯萎;花芽分化迟缓。
3.钾素
吸收比例:苗期24%~25%,蕾苔期 54%~66%,开花结果期9%~22%,以抽 薹期最多。缺钾症状叶片变黄和呈紫色, 甚至枯焦卷缩。茎枯折断,现蕾不正常, 生育阶段推迟,产量及含油量明显降低。
包括选种、晒种、消毒、种子包 衣等。
二、适时播种
油菜适宜播种期确定,应考虑气候条 件、种植制度、品种特性、病虫害情况等 因素。冬油菜适时播种,移栽油菜的苗床 一般在9月中下旬播种,10月中下旬移栽; 直播油菜一般在9月下旬播种。秋雨多或秋 旱严重的地区,应抓住时机及时播种和移 栽。同时考虑移栽油菜的苗龄及移栽期, 与前茬顺利连接,避免形成老苗,高脚苗。
hm2):苗期12.75,蕾期20.55,花期 28.35,角果期18。薹花期是油菜一生中 对水分反映最敏感的临界期,此期缺水则 分枝短,花序短,花器脱落严重,产量明 显降低。
九、田间管理与收获
(一)田间管理 • 化学除草 • 防止早花和冻害 • 防止倒伏及高温逼熟 • 防治病虫害
• 防止油菜早花的措施: 确定适宜播期 、中耕松土 、
4.硼素
缺硼出现 “花而不实”现象,或花瓣 枯干皱缩,不能开花,减产严重。
(二)施肥
油菜施肥应遵循“施足基肥,增 施种肥,早施苗肥,重施薹肥,适量 施花肥和重视根外追肥”的原则。基 肥以有机肥为主,以占总施肥量的 30%-60%为宜。其中,磷肥宜作基肥 或种肥。
八、需水规律与灌溉排水
油菜的需水特性 不同生育期日平均需水量为(m3/
在菌核病严重的地区,应适当稀植,而病毒 病严重的地区应适当增大密度,以提高田间相对 湿度,控制蚜虫的繁殖和迁移,从而减轻病毒病 的传播和蔓延。
2.适宜种植密度的范围
确定适宜密度 移栽油菜密度以0.8 万~1.0万株/亩为宜,直播油菜密度以 2.5万~3.0万株/亩为宜。土壤地力差、 肥料投入少的田块可适当增加密度,反 之,则应适当降低种植密度。
4)整地质量:油菜种子细小,幼苗顶土能力弱, 如果播种时整地质量差,油菜籽落土深,或者盖 土太厚,土块大,都会造成下胚轴极度伸长,致 使形成弱苗,或不能出苗。
二. 油菜的栽培技术
• 技术策略:秋发栽培,冬发栽培,春发栽培 • 播前准备 • 适时播种 • 育苗移栽 • 直播油菜 • 免耕油菜 • 种植密度 • 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 • 需水规律与灌溉排水 • 田间管理与收获
三、育苗移栽
培育壮苗
标准:株型矮健紧凑,茎节密集不伸 长;根茎粗短,无高脚苗、弯脚苗;叶片 数多,叶大而厚,叶色正常,叶柄粗短; 根系发达,主根粗壮;无病虫害。 移栽
一般以旬平均气温13℃~15℃移栽为 好,长江中下游在10月中下旬为宜。
四、直播油菜
在前后作季节矛盾不大或土壤粘重板结, 很难保证移栽质量的地区和晚秋气温高,秋 旱严重,移栽成活力低的地区,宜采用直播。
• 病害以菌核病、病毒病、白锈病、霜 霉病发生较普遍。
• 虫害以蚜虫,菜青虫、跳甲发生较普 遍。
• 防治措施: 合理轮作,适时换茬。 选用高产抗病品种,合理布局。 精选种子,适时播种和移栽。 加强田间管理。
七、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
(一) 营养生理特点 1氮素
吸收总趋势是抽薹前约占45%,抽薹 开花期约占45%,角果发育期约占10%, 以抽薹至初花是需氮的临界期。
缺氮时,植株矮小,分株少,角果及 籽粒数、籽粒重减少,叶片瘦小,叶色变 淡甚至发红,产量降低。
2.磷素
吸收比例:苗期20%~30%,蕾苔期 22%~65%,开花结果期4%~58%。同时 要求土壤速效磷含量保持在10~15mg/kg。
五、免耕油菜
在前作物收获较迟,特别是一部分烂泥田、 下湿田、新放冬水田,土壤粘重板结,难以 保证整地的质量或难以适时播种和移栽,或 因劳力矛盾、阴雨连绵、干旱等原因季节紧 张地区,宜采用免耕油菜。
六、种植密度
1 确定种植密度的原则 一般水肥条件好,播种期早,个体生长旺盛,
株型松散,分枝部位低,晚熟品种和气温较高, 雨水较多的情况下应适当栽稀些,反之宜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