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豫南九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河南省豫南九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河南省豫南九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开宝本草》中记载了KNO3的提纯方法“……所在三泽,冬月地上有霜,打扫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这里未涉及...到的操作方法是A.升华B.蒸发C.结晶D.溶解2.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蒸发操作时,为防止局部过热,要用玻璃棒搅拌3.下列选项对应图示正确的是A.A B.B C.C D.D4.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血液透析”和“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的不同性质B.明矾溶于水能形成胶体,可用作净水剂C.将一片铝箔用火灼烧,铝箔熔化滴落D.在食品袋中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5.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A B.B C.C D.D6.每年10月23日上午6:02到晚上6:02倍誉为“摩尔日”(Mole Day),这个时间的美式写法为6:02 10/23,外观与阿伏伽德罗常数6.02×1023相似。

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8g由Na2S和Na2O2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阴离子的数目为0.1N AB.1L0.1mol·L-1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3N AC.将100mL 0.1mol·L-1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数为0.01N A D.将CO2通过0.1mol Na2O2时,反应共转电子数为移0.2N A7.在下列各溶液中,所给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SO42-、Fe3+B.小苏打溶液:K+、SO42-、Cl-、H+C.与铝反应产生H2的溶液中:Na+、K+、CO32-、Cl-D.室温下,强酸性溶液中:Na+、Fe3+、NO3-、SO42-8.下列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 H+=2Fe3++ H2↑B.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反应:OH-+ H+=H2OC.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2+= Zn2++CuD.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CO2气体:Ca2++ CO2+ H2O = CaCO3↓+2H+9.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10.高纯度晶体硅是典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又称“半导体”材料,它的发现和使用曾引起计算机的一场“革命”。

它的制备方法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C Si+CO2↑B.步骤①、②、③中每生成或反应1molSi,转移2mol电子C.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而硅不能与氢氟酸反应D.单晶硅是电子工业中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也能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1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B.镁铝合金材料比镁和铝熔点高,硬度大C.在合金中加入适量合适的稀土金属,能大大改善合金的性能D.实验室中少量金属钠常保持在煤油中,实验时多余的钠不能放回原瓶中12.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Fe(Fe2O3),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B.CaO粉末(CaCO3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C.NaOH溶液(Ca(OH)2溶液),通入过量CO2气体,充分反应后过滤D.CuSO4溶液(硫酸),加入过量CuO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13.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满足下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A.A B.B C.C D.D14.“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

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A.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H2B.铝在空气中生成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铁在空气中生成氧化膜也保护内层金属C.Al(OH)3、Cu(OH)2受热易分解;Fe(OH)3受热也易分解D.Fe与CuSO4溶液反应能置换Cu;Na与CuSO4溶液反应也能置换Cu15.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16.有些电影、电视剧中的仙境美轮美奂,这些神话仙境中所需的烟雾是用化学方法制得的。

方法是向放在温热石棉网上的混合物(NH4NO3和Zn粉)中滴几滴水,立即看到白烟。

该反应的方程式为:NH4NO3+Zn=ZnO+N2↑+2H2O,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NH4NO3只作氧化剂B.常温常压下每消耗1.3gZn粉,该反应可产生448mL N2C.常温常压下每生成1mol N2,该反应共转移8 mol电子D.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二、原理综合题17.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乙醇②铜③CaO ④CO2⑤食醋⑥Ba(OH)2⑦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⑧氨水⑨稀硝酸⑩硫酸铁(1)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填写表格的空白处:(2)上述十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OH-+ H+=H2O,该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量的②加入的溶液中反应⑩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18.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

应用下列装置,就可以完成此反应的实验。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其底部放了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2)实验前必须对整套装置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_____(填“酒精灯”或“酒精喷灯”)。

(3)若反应生成的固体具有磁性,写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在D处收集尾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在D处点燃尾气,则必须对该气体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Ⅰ.把5.1g镁铝合金的粉末放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2.24LH2(标准状况下测定)。

(1)合金中镁的质量为________。

(2)写出该合金溶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在AlCl3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3)在混合溶液中AlCl3和Mg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4)写出XY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X=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

四、有机推断题20.在Na+浓度为0.5 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还有K+、Ag+、Ca2+、Ba2+、NO3-、CO32-、SiO32-、SO42-中的若干种,现取该溶液100mL进行如下实验已知:H2SiO3为不容水的胶状沉淀,加热时易分解为两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Ⅰ能确定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

(2)实验Ⅱ中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实验Ⅰ、Ⅱ、Ⅲ和必要计算,求K+的最小浓度_______________。

五、工业流程题21.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

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它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图流程:已知:某些金属阳离子可以通过“控制pH”[即调节溶液的酸碱性,pH=-lgc(H+), pH值越大,碱性越强]使其转化为沉淀。

固体2为白色沉淀。

(1)加足量酸之后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解烧渣选用的足量酸能否是盐酸,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验证溶液2中是否含有Fe3+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剂X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5)从溶液2中得到绿矾的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

(此空填序号)A.蒸发皿B.石棉网C.烧杯D.玻璃棒参考答案1.A【解析】【详解】“以水淋汁”属于溶解的操作,“煎炼”属于蒸发结晶,不涉及升华,故答案为:A。

2.D【详解】A.因为金属钠着火生成过氧化钠,与泡沫灭火器喷出的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生成的氧气助燃,不能灭火,应利用沙土铺盖,故A错误;B.在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向下倾斜,防止水蒸汽冷凝回流炸裂试管,故B错误;C.酸碱中和放出大量的热,且强酸、强碱具有强腐蚀性,则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抹布擦拭,再水冲洗,最后涂上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故C错误;D. 蒸发操作时,要用玻璃棒搅拌,使整体受热均匀,故D正确;故答案为:D;3.C【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加入到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故A错误;B.酒精和水以任意比互溶,分液分离的是互不相溶的液体,故B错误;C.制取蒸馏水应用蒸馏的装置,装置与仪器合理,故C正确;D.该标志是有毒的标志,而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应贴有腐蚀性的标签,故D错误;故答案为:C。

4.C【详解】A. 静电除尘利用的是胶体的电泳现象、血液透析利用的是胶体的渗析,均与胶体性质相关,故A正确;B. 明矾溶于水电离产生铝离子,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杂质,所以能净水,故B正确;C. 将一片铝箔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生成氧化铝,氧化铝的熔点高,包裹在Al的外面,铝箔熔化但不滴落,故C错误;D. 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硅胶(具有吸湿性)能吸收水分,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具有还原性,能防止食品被氧化,故D 正确;故答案为:C 。

5.C【详解】A. NaOH 溶液滴入4FeSO 溶液中产生白色2Fe(OH)沉淀,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时的反应为4Fe(OH)2+O 2+2H 2O=4Fe(OH)3,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 有关;B. 紫色石蕊溶液滴入22Na O 中,22Na O 与水反应生成NaOH ,紫色石蕊溶液滴入后溶液先变蓝,随后褪色是22Na O 表现强氧化性,与有色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 有关;C.4CCl 溶液滴入碘水,碘在4CCl 中溶解度远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碘溶入4CCl 中,水层无色,颜色变化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 无关;D. Na 在空气中放置,钠表面由银白色变暗,是金属钠被氧气氧化为氧化钠,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故D 有关;故答案为:C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