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湖北技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教程文件

2018年湖北技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教程文件

2018 年湖北技能
高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 湖北省技能高考语文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忏
. ( chàn
)悔 抖擞(shǔ) 流水淙淙(cóng ) B. 濒

(bín )临 侥.(jiǎo )幸 戛.(jiǎ)然而止 C. 给
. (gěi )予 造诣.(yì)
良莠.(xiù)不齐 D. 静谧.(mì) 禅.(chán )让 如法炮.(páo )制
2、 下列名组词语中,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驿站 炒鱿鱼 即往不咎
B. 贻害 攻坚战 歪风斜气
C. 跻身 东道主 易如反掌
D. 委惋 发祥发 心驰神往
3、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 实践证明,对腐败分子的 ,就是对民的犯罪。

② 客厅里挂着 对联,上联是“海到尽头无作岸”下联是“山至绝顶我为 峰”。


天气变化,飞机航班延误了,因此王教授晚上才能抵
达上海。

A. 姑息 一副 由于
B. 迁就 一副 因为
C. 姑息 一幅 因为
D. 迁就 一幅 由于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通过参加这次培训后,使他的思路开阔,境界提升,真令人刮目相看。

B.
这一歌唱组合创作的高品质词曲,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平均年龄仅
20 岁的作
品。

C. 书法作品看上去是静止的,实际上它凝结着书法家的智慧和激荡的情
感。

D. 山东、山西、河南分别召开工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三省总工会领导机
构。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 )
A.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湿与寒在一起,称为湿寒,在南方地区很常
见。

B. 一个月来我感到很迷惘,不知道是继续考研呢,还是去求职?
C. 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抒发了辛酸悲抑之情,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D. 国家的强盛,往往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民族的复兴,常常伴随着文化的
繁 荣。

6、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 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B. 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C. 每道山岭都是那么温柔,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D. 清风徐来,盛开的月季花笑得合不拢嘴,频频朝人们点头致意。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 “老庄”即老子与庄子,他们是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同为道家学派创
始人
B. 《西相记》为元代戏剧家王实甫的代表作。

作品塑造了张生、崔莺莺等
鲜明 的人物形象。

C. 老舍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
馆》 等。

D. 雨果是法国著名作家,一生创作颇丰,其代表作为《巴黎圣母院》《悲
惨世 界》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 8—— 10题。

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

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

” 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

岂以齐大国 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

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
城,则楚人不敢为寇,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

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
不敢东渔于河。

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 者七千余家。

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

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 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惭色。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尚有径.寸之珠
径:直径 B. 徙.而从者七千余家
徙:迁

C. 使备.盗贼
备:防

D. 岂特十二乘哉
特:特别
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与“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中的“于” 相同的一项是 () A.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过秦论》) B.乃设九宾礼于.廷。

(《廉颇蔺相如列传》) C.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说》) D.多于.九土之城郭。

(《阿房宫赋》)
10、下列对这段文言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魏惠王以珠玉为宝。

B. 齐威王以贤臣能将为宝。

C. 魏惠王玩物 丧志, 昏庸无道。

D. 齐威王重用人才,治国安邦。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30 分)
11、请将第一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

12、请将下面一句话改成状语后置句。

(4 分)一棵棵挺拔的青松,仿佛守
边战士一般,静静地伫立在山岗上。

13、请将下面一句话扩写成一段有情景的文字。

(不少于40字)(4 分)
天闷热得厉害,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望书归
贺铸
边堠远① ,置邮稀②,附与征衣衬铁衣。

连夜不妨频梦见,过年惟望得书归。

【注】①边堠:边塞瞭望知情的土堡。

②置邮:古代的邮递工具和设施。

(1)这是一首以妻子口吻写的词,词中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妇女形象?(3
分)
(2)这首词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3 分)阅读下面一往篇文章,完成15——17 题。

雨还在下
李德霞刺眼的一道闪电;震耳的一个响雷。

暴雨倾盆,天地间浑沌一片⋯⋯老大扑腾腾坐起来,心也跟着扑腾腾地跳。

老大拉亮灯,推推身边的媳妇。

媳妇一骨碌爬起来,“咋?屋里进水了?”
“我是担心咱爹咱娘⋯⋯”“说梦话吧?爹娘不是住在咱家吗?咱住的可是爹娘的老屋。

要塌,也是这里塌。

咱那屋,结实着呢!”
“结实归结实,可那边地势低,万一进了水,也不是闹着玩的⋯⋯”
“门前有土埂,屋后有排水⋯⋯哪能呢?睡吧,睡吧。

” 刺眼的一道闪
电;震耳的一个响雷。

暴雨倾盆,天地间浑沌一片⋯⋯老大扑腾腾坐起来,心也跟着扑腾腾地跳。

这回,媳妇没用推,也跟着坐起来。

“你到底折腾个啥?还让不让人睡觉?” “我还是不放心⋯⋯咱爹咱娘都七十多岁的人了,屋里一旦进了水,跑又跑不得⋯⋯”
“要不,你去看看?”
“嗯,看看。

“老大麻利地穿衣,下地。

“把我一个人撇屋里?我也
去!” 老大和媳妇拧开门,一头扎进暴雨里。

老大和媳妇跌跌撞撞来到自家门前,一切安好。

媳妇说:“我说没事,你偏不信。

这回安心了
吧?” 老大和媳妇磕磕绊绊地原路返回。

刚到院门口,眼前的一幕把他们惊呆了
屋子塌了⋯⋯刺眼的一道闪电;震耳的一个响雷。

雨还在下⋯⋯
15、小说中三次写到雷雨,分别传达出主人公什么心情。

(4 分)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本文构思上起什么作用。

(4 分)
17、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 分)()
A.主人公在雷雨交加之夜担心爹娘的安危,表现出孝敬、关爱父母的深情。

B.媳妇几次反对老大去看爹娘,是因为她始终坚信爹娘是安全的。

C.本文主要借助对话描写推动情节发展。

D.本文情节紧凑,语言简约。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40 分)
18、生活中,我们常收藏一些看似寻常,但却有特殊意义的物品,如一本书,
一只笔,一朵制成书签的小花⋯⋯因为它们背后往往有着动人的故事,能唤起我们的记忆、情感。

请自选一物,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450 字的文章,可叙
事,也可描写抒情。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BCACD BADBC
二、综合题
11. 我所认为的宝物的标准与大王您的不同
12.一棵棵挺拔的青松静静地伫立在山岗上,像守边战士一般;一棵棵挺拔的青松仿佛守边的战士一般伫立在山岗上,静静的;一棵棵挺拔的青松伫立在山岗上,静静地,仿佛战士一般
13.天闷热的厉害,四周没有一丝儿风,只有火辣辣的太阳照着,即使在树荫下,人们也会感到一股股热气在蒸腾,就像在蒸锅里一样难受。

14.(1)描写了一位日夜思念牵挂、关爱体贴远征丈夫的妇女形象(2)作品通过写一位思妇邮寄书信和征衣给丈夫的具体事例,反映了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
15.第一次描写雷雨,引发主人公对爹娘安危的担忧;第二次描写雷雨,加深了这种担忧;第三次描写雷雨,烘托了主人公看到老屋坍塌而感到惊恐、后怕、庆幸等复杂心情。

16.为“屋子塌了”埋下伏笔,与结尾形成呼应,让读者感到结局虽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17. 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