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第一课时学案浙科版必修2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能说出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2.会分析减数分裂中配子的染色体数目。
3.能记住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
重点: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
难点: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
一、染色体1.染色体的成分:主要由蛋白质和DNA 组成。
2.染色体功能:细胞分裂期细胞核内的染色质经高度螺旋化和反复折叠,形成线状或棒状的小体,它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载体。
3.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细胞中的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分裂期:染色体分裂间期:染色质 4.染色体的3种类型:中间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和端着丝粒染色体。
5.对于同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着丝粒位置、数目等都是相对恒定的,它们是人们识别染色体的重要标志。
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用2n 表示),而在生殖细胞中则是成单存在的(用n 表示)。
预习交流人的体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卵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答案: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卵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
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一)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从原始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3.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复制一次。
4.结果: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
5.分段:(二)减数分裂过程(注意染色体行为变化)1.分裂间期:染色体(质)复制(分子水平的变化:DNA 复制、有关蛋白质合成)。
2.减数第一次分裂(1)前期Ⅰ: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常有交叉互换。
(2)中期Ⅰ: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纺锤丝附着在着丝粒的两侧。
(3)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4)末期Ⅰ:形成两个子细胞,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只有母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每个染色体具有两条染色单体。
3.减数第二次分裂(1)前期Ⅱ:时间很短,每条染色体仍具有2条染色单体。
(2)中期Ⅱ: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的两侧都连接着纺锤丝并排列在赤道面上。
(3)后期Ⅱ: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一分为二,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并平均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4)末期Ⅱ:染色体到达两极,两个子细胞各自分裂,最终形成 4个子细胞。
预习交流下列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正确的顺序是()。
①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②同源染色体分离③着丝粒分裂④四分体排列在赤道面上⑤染色体复制A.①②③④⑤B.⑤①④②③C.⑤①④③② D.⑤①②④③答案:B一、染色体1.简要说明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形态。
答案:染色体是真核细胞细胞核内非常重要的结构,它是DNA缠绕蛋白质组成的复杂结构,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形态。
分裂间期为染色质形态,分裂期为染色体形态。
细胞分裂期细胞核内的染色质经高度螺旋化和反复折叠,形成线状或棒状的小体,就是染色体。
2.染色体、染色质、DNA都与遗传有关,那么这三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答案:DNA、染色质、染色体的关系可表示为3.根据染色体上着丝粒的位置,可以将染色体分为哪几种类型?试作图表示。
答案:据染色体上着丝粒的位置,可以将染色体分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
作图如下:4.同一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不变的吗?试以人为例说明。
答案:同一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相对恒定,而不是恒定不变的。
如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一般是46条,但在有丝分裂后期是92条,精子或卵细胞中是23条。
5.染色体(质)是遗传物质吗?为什么?答案:染色体(质)不是遗传物质,而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DNA才是遗传物质。
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一个着丝粒B.一条染色体只有一条染色单体C.每条染色体都有两条染色单体D.染色体是由染色质组成的答案:A解析:染色体的数目等于着丝粒的数目。
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比较(1)染色体与DNA的数目①染色体的条数等于着丝粒数,有几个着丝粒就有几条染色体。
②不含染色单体的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含有染色单体的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
(2)染色单体①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复制之后,着丝粒分裂之前,同一着丝粒连接着的两条相同的染色单体。
②非姐妹染色单体:由不同着丝粒连接着的染色单体。
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1.哪种生物的哪些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答案: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原始生殖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
2.减数分裂发生在什么时候?答案:减数分裂发生在从原始生殖细胞发展为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3.减数分裂的特点是什么?答案: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4.减数分裂的结果是什么?答案:原始的生殖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每个成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
5.在减数分裂的间期,染色体有什么行为?以人体细胞为例,说说在此阶段,染色体、DNA数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案:在减数分裂间期,染色体发生复制。
人体细胞本来含46条染色体、46个DNA分子,复制后,染色体仍是46条,DNA分子92个。
6.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有什么行为?答案: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两侧,同源染色体分离。
7.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有什么行为?答案: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连接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着丝粒分开,染色单体消失。
下图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
A.③—⑥—④—①—②—⑤B.⑥—③—②—④—①—⑤C.③—⑥—④—②—①—⑤D.③—⑥—②—④—①—⑤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和对减数分裂各时期图形的识别。
图①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图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图③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联会形成四分体),图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图⑤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图⑥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
所以该减数分裂过程的顺序是③—⑥—②—④—①—⑤,故选D项。
(1)联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2)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的特殊存在形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才可称为四分体,即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3.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1)同源染色体①来源: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②形态、大小:一般相同(X染色体、Y染色体不相同)。
③关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进行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④同源染色体的识别:a.大小(长度)相同;B.形状(着丝粒的位置)相同;c.来源(颜色)不同。
如上图所示,D、E为同源染色体。
(2)非同源染色体①来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②形态、大小:一般不相同。
③关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进行配对的染色体。
4.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1(25.(1)前期的鉴别:看有无同源染色体及联会、四分体现象。
①无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
②有同源染色体,无联会、四分体现象,为有丝分裂。
③有同源染色体,有联会、四分体现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
(2)中期的鉴别①每对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两侧,为减数第一次分裂。
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为有丝分裂。
③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为减数第二次分裂。
(3)后期的鉴别①着丝粒未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
②着丝粒分裂,每一极无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
③着丝粒分裂,每一极有同源染色体,为有丝分裂。
1.下列关于染色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载体B.染色体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只能在电镜下观察到C.人的肝脏细胞和神经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没有差异D.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着丝粒的位置是人们识别染色体的重要标志答案:B解析:染色体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例如“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通过各时期染色体变化特征判定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哪一时期。
2.玉米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A.20、20 B.10、20 C.10、10 D.20、10答案:D解析:生殖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3.同源染色体是指()。
A.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B.分别来自父本和母本的两条染色体C.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D.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答案:D解析:同源染色体是指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态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而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进行配对(联会)。
4.下列是某种雄性动物睾丸内正在分裂的四个细胞示意图,其中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图像为()。
答案:B解析: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图像判断的依据是: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5.减数第二次分裂中被分开的是()。
A.一对同源染色体B.两条染色体C.一个四分体D.两条染色单体答案:D解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6.下图所示为某雄性动物细胞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属于______分裂的______时期。
(2)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相互分离的染色体是____________。
(3)该细胞完成全部分裂后,可形成______个子细胞。
(4)图中具有的染色体、着丝粒和染色单体的数目依次是__________。
(5)a和a′互称为____________。
它们是在______期经过____________而形成的。
a′和B在____________时期可能发生______现象。
(6)这个细胞在完成全部分裂后,子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
答案:(1)减数前期Ⅰ(2)A和B,C和D (3)4 (4)4、4、8 (5)姐妹染色单体间染色体复制减数分裂前期Ⅰ交叉互换(6)2解析:可根据细胞中染色体行为特征,判定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前期Ⅰ时期,因为图中同源染色体A和B、C和D正在发生联会现象。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将自由组合。
最终该细胞完成全部分裂后,可形成4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来的一半。
a和a′,B和B′,c和c′,d和d′互称为姐妹染色单体。
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有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增加后代的变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