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江苏省交通运输工作总体要求、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工作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江苏决胜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交通强省建设起步之年。
全省交通运输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今年省“两会”和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省政府召开的2018年度全省交通运输工作座谈会部署,按照娄勤俭书记、吴政隆省长对交通运输工作的一系列批示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行业发展和工作推进中的突出问题奋勇攻坚,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创特色、树品牌,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要“转作风、严管理、强服务”,加快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提升综合运输服务,加快壮大交通运输产业,打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交通运输攻坚战,为交通强省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为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支撑和引领。
2018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是:——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投资1160亿元。
建成铁路项目5个355公里、高速公路项目3个88公里、普通国省干线项目20个500公里、农村公路4000公里及桥梁2000座、干线航道57公里及船闸1座、港口项目12个(万吨级以上泊位数7个)、机场项目3个、综合客运枢纽1个、多式联运站场2个。
——运输生产服务。
主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苏南地区达95%、其他地区达92%以上;开通试运营3条、58.5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新辟、优化城市公交线路100条以上,新购节能环保公交车1000辆以上。
新增80个乡镇开通镇村公交。
新辟民航洲际客运航线2条以上。
新辟近洋航线2条以上。
邮政业务总量达到1100亿元,快递业务量达到43亿件。
——行业转型发展。
道路运输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上年下降5%以上。
基本完成绿色交通示范省示范项目建设任务。
形成1.4万公里交通绿色廊道。
移动支付在公路、船闸、城市公交领域便捷应用。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2018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系统谋划行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科学指导交通强省建设。
着眼长远发展,聚焦三年攻坚,细化年度目标,增强工作的前瞻性、计划性。
一是一季度编制形成《江苏推进交通强省建设工作方案》;开展专题调研,年内编制发布《江苏交通强省发展战略》;结合《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年内编制发布《江苏推进交通强省建设实施方案》。
二是结合“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一季度编制形成《江苏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通运输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及一系列三年行动计划或专项实施方案,明确分年度的重点任务与目标;制定2018年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要点。
三是上半年完成南京以及其他12个设区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战略和规划研究;年内调整完善铁路、机场、高速公路、干线航道、港口及客货运枢纽中长期布局规划(2035年),完成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修编,开展新一轮过江通道布局规划、新时代大运河航运文化建设规划、省际交通运输协作发展规划等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快推进并力争在2019年编制形成《江苏交通运输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
提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超前开展规划线位控制工作。
四是开展重大战略性研究工作。
按照港航运协同发展要求,完成全省水运强省战略研究;按照长三角民航协同发展要求,开展全省机场融入长三角策略研究;着眼于适应自动驾驶、新能源等普及应用,研究新一代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策略;按照推动交通运输融合发展理念,研究“交通+”的发展路径和发展策略;开展交通运输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研究;开展推动江苏交通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
(二)一着不让推进重大工程建设,提升综合交通网供给能力。
加快实施《全省交通重点建设项目三年推进计划(2018-2020年)》。
一是加快铁路建设。
建成连盐铁路、青连铁路和连云至连云港东增二线,完成宁启铁路二期主体工程,配合完成符夹铁路扩能改造项目;续建沪通铁路一期、连淮扬镇铁路、徐宿淮盐铁路、连徐高铁;开工盐通铁路、苏南沿江铁路;力争开工建设沪苏湖铁路、通苏嘉铁路、沪通铁路二期;加快北沿江高铁、宁淮铁路、盐泰锡常宜铁路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
二是加快过江通道建设。
全面开工南京和燕路过江通道,力争开工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加快推进常泰、龙潭、张靖、润扬第二通道等过江通道项目前期工作,争取2019-2020年再开工建设8座。
三是增强综合枢纽功能。
结合南京禄口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工程,积极推动高铁和城际轨道的接入;按照适度超前要求,开工建设连云港新机场;加快推动无锡硕放机场扩容增能;强化机场集疏运体系建设。
推进综合客货运枢纽建设。
四是加强综合运输通道和互联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建设;建成长江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福南水道进港航道治理工程;加快推进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宁合、宁马高速扩建、溧阳至宁德高速等项目,力争开工建设京沪高速公路沂淮江段扩建工程、高淳至宣城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通扬线高邮段、申张线青阳港段等项目,力争开工芜申运河溧阳城区段航道整治工程、魏村枢纽扩容改造工程、通扬线南通市区段航道整治工程。
实施干线公路互联互通工程。
五是提高工程建设和管养质量。
深入推进品质工程创建,推行现代工程管理,全面实施六项质量提升行动,积极开展工程品质攻关行动,打造以绿色化、标准化、信息化为特色的品质工程江苏样板。
加强养护工作,提高养护科学化、绿色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全面做好公路、航道、船闸等交通基础设施养护管理。
启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示范路创建。
实施新扬、盐靖、淮连、宁通广九段、扬州绕城、宁高等路段提速,提高通行效率。
(三)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促进建管养运协调发展。
提请省政府出台进一步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
常州、苏州、南通今年创建成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市,为全国提供江苏新样板,全省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6个(328个乡镇)。
一是打造畅通安全的网络体系。
加快推进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通达比例由2017年底的71%提升至80%。
盐城市实现所有行政村、交通节点、经济节点、旅游节点、教育节点等双车道四级公路通达。
对苏北6个重点片区和黄桥、茅山革命老区以及12个重点帮扶县的精准扶贫项目优先安排计划。
完成6000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二是建立权责明晰的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分级管理体系,加大省级统筹,完善管理制度和规范体系;加强设区市级建管养运补助资金筹措;落实县级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建立县、乡、村三级组织管理体系,强化政策支持、财力保障,推动管养机构正常运行。
三是建立科学专业的养护体系。
大力推动农村公路养护改革;继续开展“建养一体化”改革试点,研究制定行业指导意见和考核办法;完善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标准、预算定额及考核指标体系,结合地区实际制定农村公路小修保养、大中修工程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等。
四是建立便民惠民的运输体系。
合理确定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模式,优化城乡客运服务网络,加强城市公交、市镇班线和镇村公交之间衔接,不断提高运营服务水平。
组织实施镇村公交攻坚工程,镇村公交开通率达到80%。
加快建设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创新农村物流组织模式,重点推进丰县、新沂、如皋、盐都4个农村物流示范县建设,鼓励沭阳等地交通与邮政快递企业充分利用镇村公交等站点与班线资源试点开展小件快递捎带等合作。
鼓励符合条件的县(市、区)积极创建国家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四)着力发展多式联运和国际运输,推动货运物流业转型升级。
多措并举促进货运物流业集约发展、降本增效,服务实体经济振兴和开放型经济发展。
一是实施差异化收费政策。
继续落实原有政策,并从今年起,对进出中欧(亚)班列主要铁路装车点和集货点的集装箱车辆免收公路通行费(暂定三年);将持我省“运政苏通卡”货运车辆公路通行费优惠10%政策延续至今年底。
二是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
积极支持和推进沿江港口集装箱业务一体化经营发展,提升我省港口集装箱运输规模和效益。
推进部省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着力推进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推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建设,统筹推动中欧(亚)国际集装箱铁路班列扩量增效。
完善政策举措,推动内河集装箱运输加快发展,研发标准化船型,打造精品示范航线。
三是努力拓展航空货运能力。
积极培育和引导中邮航、顺丰等货运航空公司加大运力投放。
支持南通机场与上海机场深化空港物流合作。
支持淮安机场建设东部沿海货运机场。
发展与主要贸易国之间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地区)货运航线,力争新开或加密3条以上国际(地区)货运航线。
四是促进道路货运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联合省维稳办等13部门印发《江苏省促进道路货运行业健康稳定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督促落实货车省内异地年审、货车“两检合并”等降本减负措施。
鼓励“互联网+道路货运”新业态发展,支持“运满满”等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无车承运人企业。
会同公安、商务等部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
(五)着力推动客运便捷化、舒适化,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要。
推广“出行即服务”的理念和模式,在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同时,努力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出行需求。
一是提升城市便捷出行水平。
苏州市完成国家“公交都市”创建。
继续推进省级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建设。
鼓励发展毗邻公交、微循环公交、大站快车、通勤班车等特色公交服务。
南京、苏州新开通试运营3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推进南京、镇江国家“综合运输示范城市”建设。
加强对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和驾驶员的监管,引导巡游车与网约车融合发展,维护出租汽车行业稳定。
引导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有序发展。
强化汽车维修行业管理,95%二类以上维修企业纳入电子档案系统。
二是推进城际客运舒适准点。
配合长三角地区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充分依托空域研究三方平台,配合民航部门构建航班正常管理体系,逐步提升航班正常率。
按照功能互补、错位经营的原则,优化机场功能定位,积极整合机场资源。
加强与航空公司的合资合作,培育壮大基地航空公司,加快开辟国际、国内航线。
积极协调铁路运输部门优化运输服务,实现既有线路资源利用最大化。
推动旅客联程运输发展,推进定制客运发展,逐步完善涵盖城乡、城际、商务、校园的定制客运服务体系。
总结试点经验,继续推进一批汽车客运站建设“爱心母婴候车室”。
完成10对以上服务区改造提档和业态提升。
支持“巴士管家”APP向全国推广,优化完善在线支付、扫码进站等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