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014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这个成语是形容建筑之美。如今,滥用的极为普遍,甚至 连于丹这样大名鼎鼎的文人也会用错,她在提到舞蹈《千 手观音》时,用成语“美轮美奂”来形容其美,立即遭到 网民的非议。
例2.游客正乘车观看一路风景,忽然狂风大作,飞 沙走石,游客十分遗憾,个个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指“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此处误解 为“因为不能继续观看风景(观看停止)而叹息”。
例2. 下列词语的意义最相近的一项是( C ) A.毛骨悚然 心有余悸 骇人听闻 B.稍纵即逝 今非昔比 沧海桑田 C.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 举世闻名 D.老态龙钟 鸡皮鹤发 瘦骨嶙峋
心有余悸 :悸: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危险的事 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毛骨悚然: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 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牟取:谋取(名利),是贬义词;谋取:设法取得,是中性词。 悠然自在:形容悠闲不受拘束,侧重于生活状态; 怡然自得:形容自己感到喜悦、舒适,侧重于心理感受。 “无论……都”表条件关系,“即使……也”下月假设关系。
例5.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①捐赠一本书,提供一份午餐,甚至转发一条微博,爱心 就在你我之间 。 ②看到果实如此 的柚子树,霎时间,我心头充满了 喜悦和新奇。 ③这部长篇小说,形象鲜明,情节 ,具有史诗般的文 化厚度。 ④在年级课本剧汇演中,邻班同学夸张的表演让大 家 地笑起来。 A.传承 丰饶 抑扬顿挫 忍俊不禁 B.传承 丰饶 跌宕起伏 情不自禁 C.传递 丰硕 跌宕起伏 情不自禁 D.传递 丰硕 抑扬顿挫 忍俊不禁
2014年中考总复习之
1.体味、推敲、阐释词语在语境中的 意义和作用。 2.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正确运用常用 词语。
掌握必学课文中要求掌握的常用词语和 作注的疑难词语; 理解关键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根据语境,能准确、得体、连贯地运用 语言。
词汇的理解方面: ①词语(包括成语)的解释; ②多义词的理解; ③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去辨析词义。 词汇的运用方面: 主要是词语的搭配、组合、感情色彩的 变化等。
例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 A.盐渎公园,大纵湖畔,花红柳绿,碧波荡漾,人们在这里或漫步, 或对弈,或垂钓,或舞蹈,怡然自得,其乐融融。 B.网络热词在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针对这一现象,大 家各执己见,争论激烈,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 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D.围绕“科学与文学”的话题,杨振宁、范曾、莫言三位大师引经 据典,侃侃而谈,给大家献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多用于坏事。 如:威胁利诱,无所不至。这句话是想说校长对待同 学非常细心周到,应用“无微不至”才对。
例7.《天下第一楼》演出后,一时间观众趋之若鹜,报刊 好评如潮。
“趋之若鹜”意谓像野鸭成群而往。比喻很多人 争相趋附、前往。用在此句中,感情色彩不合语境。
1.比较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 ) A. 时代的发展异常迅猛,我们要做有志而勤奋的新一代少年,就 必须做驾驭时间的主人。 古人在生产和战争中总结出了驾驭车马的多种方法,把它归纳为 “十八式”。 B. 要想遏制“诈弹”事件频繁发生,就必须强化法律的严肃性与 威慑力。 法院应当化被动为主动,及时公布权威信息,遏制网络谣言漫延。 C.在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上,东城职校同其它职校明显不一样, 他们就分道扬镰,各显特色。 两位曾经朝夕相处的好朋友终因志趣不同而分道扬镳,令人唏嘘 感慨。 D. 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解释“海市蜃楼”、“沙漠魔鬼”这 些光怪陆离的自然现象。 要想不受光怪陆离的现代都市生活的诱惑,就必须培养自己高雅 的情趣。
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再 见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窗,注定要与诗词______的。古诗词中_______, 就有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毛滂的“窗破月寻 人”……因此,人们一般都与窗十分_______。但也有一 种情况例外,那就是绝无半点诗意的“_______”。人如 遭牢狱之灾,失去了自由,那就连窗也变得硬邦邦、冷 冰冰的了,此时的窗,就有了某种_______的意味。 A.相遇 信手拈来 亲密 窗棂 劝诫 B.结识 信口雌黄 亲近 窗户 警告 C.结缘 信手拈来 亲近 铁窗 警世 D.邂逅 信口雌黄 友好 铁窗 劝慰
解析:A项第一句中的“驾驭”指“使……服从自己的意志而行 动”。 第二句中的“驾驭”指“驱使马车行进”。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明确目的、设定目标后,下一步就需要制定严密的计划。 B.我们必须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更加有力的 措施.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决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C.苗族女孩小阿依今年八岁,正值豆蔻年华。在今年凯里国际芦 笙节表演中,她一曲《苗岭飞歌》赢得了观众潮水般的掌声。 D.刚一起跑,九年级(2)班的夏丰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 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了3000米跑项目第一名。
怡然自得: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 涌现出来。褒义词。题干中扰乱正常秩序是贬义的,所以成语在这里褒贬失当。 引经据典: 指引用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或故事作为论据。
①中“卖弄”贬义褒用,比“夸耀”“炫耀”更进一层,表达更强 烈,排除C和D。 ②句中“毋庸臵疑”是“无须怀疑”之意,“不臵可否”是不说对 也不说不对,排除A和D; ③句中“既然……就……”表示推论因果关系,“即使……就……” 和“假如……就……”表示假设关系,排除A和D。
5. 下列各项中, 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A. 毕业了, 初三( 1) 班的同学欢聚一堂, 尽情享受天伦 之乐。 B. 看着4 岁半的小侄女模仿《甄嬛传》中人物的表演, 全 家人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C. 假酒销售团伙气焰嚣张, 锐不可当, 但在我市公安机关 的严厉打击下, 这些团伙被彻底粉碎了。 D. 老师常常给我们讲民族英雄的故事, 我们每次都听得津 津有味。
散发:分散发出;释放出某种东西。焕发:光彩四射,一般是指精神面貌。 承载:承受装载。 承担:承担,担当。 凝结,指气体因为压力增加或温度降低变成液体,或者液体遇冷变成固体,如荷叶上凝 结的露珠、雪花的凝结等。后也用来表示心血等的集聚。 凝聚:聚集;积聚;汇聚
例4.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①近年来,各地出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资本上山热”,个别企业 为 暴利,低价圈进大量林地后,很快就高价转手卖出。 ②爷爷从繁忙的工作岗位上退休后,有时到菜市买菜,有时到河边 钓鱼,有时还到公园下下象棋,打打太极拳,过着 的生活。 ③想通过“钓岛”把钓鱼岛据为己有是滑稽可笑的, 日本怎么 包装,怎么买卖, 改变不了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这一事实。 A. 牟取 悠游自在 无论……都 C. 谋取 怡然自得 无论……都 B. 牟取 怡然自得 即使……也 D. 谋取 悠游自在 即使……也
推崇:指非常重视某人的思想、才能、行为、著作、发明等,给予 很高的评价。 崇拜:就是对那值得敬拜者,给予他当得的颂赞 。 狂妄:狂傲,极端自高自大。 疯狂:发疯、猖狂。 慰问:安慰问候
4.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①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 清脆 的喉咙。 ②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迅速占领了2012年中国作家富豪榜的榜眼 位置。不论诺贝尔文学奖的评价标尺如何惹人争议,但是它的经济 乘数效应却 , 而且不分国界。 ③夏洛克,你自己可以去查查明白。 你要求公道,我 给你 公道,而且比你所要求的更地道。 A.卖弄 不置可否 即使……就…… B.卖弄 毋庸置疑 既然……就…… C.夸耀 无庸置疑 既然……就…… D.炫耀 不置可否 假如……就……
例3.填在下列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B ) (1)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 让生命 出光彩。 (2)传统书信 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 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3)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 了不屈的精神, 了无尽的力量。 A.散发 承载 凝结 B.焕发 承载 凝聚 C.焕发 承担 凝结 D.散发 承担 凝聚
“形容“河堤”,适用对象不对。
例5.刘大妈满心欢喜,又让座又倒水,她多么希望这反目 成仇的兄弟能早日破镜重圆昵。
“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用 于兄弟之间不当。
4.看成语的感情色彩是否与语境相符。
例6. 校长多次察看寝室,深入班级,对同学关怀无所不至。
1.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紧密结合语言环境,品味、揣摩、比较、辨 析,准确推断词语的意义; 3.注意词语之间搭配; 4.要符合文体、语体特点,并注意感情色彩; 5.要符合语法规范及用语习惯。
辨析成语使用正误的方法
1.看成语的意思是否与句意相符。 (导致成语的误用,大都是由于误解成语的语意) 例1 看了这美轮美奂的舞蹈,我惊呆了。
2.看成语与其它词语搭配是否得当。
例3.她想得天花乱坠,仿佛已经征服了砖塔胡同和 四牌楼一带。
“天花乱坠”用来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 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它不能与“想”搭配。
3.看成语的适用对象、范围是否恰当。
例4. 特别是铁路近旁的河堤,更是牢固严实,固若金汤, 简直连个蚂蚁洞的孔隙也没留下。
A严密侧重于严格、紧密; C项豆蒄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龄; D“后起之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B ) ①马可· 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十分 这座桥。 ②看着人类这种 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 ③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 和稳健的判断。 ④对你的痛苦,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 你、鼓励你。 A. 崇拜 狂妄 胆量 慰问 B. 推崇 狂妄 胆识 安慰 C. 崇拜 狂妄 胆识 安慰 D. 推崇 疯狂 胆量 慰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