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铁经济分析报告

高铁经济分析报告

目录一、高铁对武汉的影响分析(一)高铁对产业的影响分析 .................................................................. (二)高铁对市场的影响分析 .................................................................. (三)高铁对生活的影响分析 ..................................................................二、高铁时代的武汉产业投资机会分析(一)旅游业............................................................................................... (二)住宿餐饮业 ...................................................................................... (三)交通业............................................................................................... (四)房地产业 .......................................................................................... (五)机车零部件制造业 ..........................................................................三、一季度武汉市场主体变动信息披露(一)一季度武汉市场主体变动情况简述 .............................................. (二)一季度武汉市场主体变动情况图表展示 ......................................武汉市场主体投资信息参考——高铁经济分析报告根据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铁路1(简称高铁)1.6万公里以上。

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多的国家,而这其中蕴含的高铁经济让人充满期待。

在规划的“四纵四横”高铁架构中,武汉被置于重要位置,其中有2条高铁大动脉穿过武汉,分别是京港高速铁路(北京—武汉—广州—深圳—香港)和沪汉蓉高速铁路(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

在城际铁路系统建设方面,武汉自身也出台了《武汉轨道交通规1高速铁路,根据UIC(国际铁道联盟)的定义,高速铁路是指营运速率达每小时200公里的铁路系统。

划》,着力打造一小时城市圈。

根据方案,武汉城市圈轨道交通以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天门、仙桃、潜江、咸宁等8个城市为第一级辐射区域,以九江、合肥、襄樊、宜昌、长沙为第二级辐射区域。

未来武汉将形成3条市域快线、6条城际线、总长度达到489公里的武汉城际铁路网络。

最终以武汉为中心,将形成1小时交通圈、3小时交通圈和5小时交通圈,架起武汉与国内绝大部分省市的快速交通网。

高铁时代催生高铁经济,高铁网络上的每个节点城市都孕育着巨大商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武汉是高铁网络上的一个很重要的节点城市,高铁经济对武汉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既有产业影响,也有投资、居住等方面的影响。

武汉投资人要高度重视高铁机遇,抓住投资机会,既为武汉经济发展做贡献,又实现了自身资本的保值增值。

本报告立足于武汉的产业实际,分析高铁经济对不同产业的影响,尤其是对旅游业、住宿餐饮业、运输业、房地产业等的影响,展示高铁经济下这些产业显露出的投资机会,为投资者建言;同时报告也披露2010年一季度武汉全市市场主体变动信息。

一、高铁对武汉的影响分析高铁对一个城市的影响是全面性的,但城市间的产业基础、地理位置、发展阶段等的不同,导致高铁对不同城市的影响是有差异的。

一般意义上而言,高铁对城市的影响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虑:产业影响、市场影响和生活影响。

(一)高铁对产业的影响分析高铁对产业的影响是分层次的,一是高铁的修建对某些关联产业的影响,高铁要运营,就必须先要造火车、建铁路和火车站,这会带动对铁路规划设计业、建筑设计业、建筑业、钢铁业、机车及零部件制造业、水泥制造业等产业的需求,考虑到未来中国要修建1.6万公里以上的高铁,动车组列车数量将突破800列,投入运营的新客运站将有800座,对上述产业的市场需求将是巨大的,这些产业面临着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投资者如果能抓住这个机遇进入其中的行业,盈利的可能性很大。

二是高铁的运营会对一些产业带来影响,如旅游业、交通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等会直接受益高铁的运行,以武广高铁为例,它的开通直接带动了武汉和广州两地旅游业的跨越发展,武汉旅游市场中来自广州的游客明显增多。

间接受益高铁的行业就更多了,如文化产业、物流业、商贸业等也会因高铁的运营而间接受益。

(详情见图一)考虑到武汉本地产业发展格局及产业相对优势,我们认为高铁对武汉的产业影响主要集中于旅游业、交通业、住宿餐饮业、钢铁注:初次影响是因修建高铁而产生的,二次影响和三次影响是因高铁运营而产生的。

(二)高铁对市场的影响分析高铁网络的形成会改变中国的经济格局,一批新兴市场将会随高铁的兴建和运营而崛起,而旧有市场格局下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四大市场要素的流动方向、方式和最终的集聚地会发生改变,高铁节点城市和高铁沿线城市会成为这一改变的受益者。

以武广高铁为例,它的开通极大的缩小了武汉和广州两地的空间距离,密切了两地联系,加速了市场要素在两地的流动,广州过剩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源会转向内陆城市武汉,这有利于促进武汉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从高铁对市场的影响角度来看,武汉较东部沿海发达城市上海、南京和广东等城市有着更大的优势,会从高铁经济中获取更多的发展资源,这是因为武汉地处中国中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凹陷处,一旦高铁网形成,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市场要素将更便利的进入武汉,东部地区的经济管理人才、社会闲散资金、经济发展经验和科技前沿信息等要素会纷纷涌入武汉,这对推动武汉经济发展很有好处,这也可以视为武汉的“后发优势”。

再者,武汉是“1+8”武汉城市圈内的龙头城市,对城市圈内的其他8个城市有着相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如果武汉到黄石、咸宁、孝感等地的城际轨道交通修好,则武汉对圈内城市的影响力将会更大。

一方面,武汉可能会将圈内其他城市的人才和资本吸引到自己这一边来,这种“虹吸效应”会壮大武汉实力,促进武汉发展,但对其他圈内城市的发展是不利的。

另一方面,高铁会密切武汉城市圈内9城市的联系,加速城市圈一体化进程,增强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对武汉也是有益的。

(三)高铁对生活的影响分析高铁对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出行方式和休闲方式两个方面,在高铁之前,长距离出行(间距800公里以上)人们一般会选择乘飞机,否则就要忍受长时间且乘车环境较差的火车;短距离出行(间距300公里以下)人们一般选择长途大巴。

高铁开通后,由于其相比乘飞机更便宜,比普通火车更省时间,比长途大巴更安全,所以会成为未来人们出行的首选,武广高铁开通后高高的上座率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高铁开通之前,人们出去旅游乘坐火车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乘坐飞机又不是一般家庭可以负担的,所以周末和短假人们一般选择呆在家里,只有七天长假才会外出旅游。

但是高铁开通后,人们就完全可以利用周末或者是短假去周边城市旅游,人们外出旅游的次数将增多,旅游将成为未来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内化为一种生活习惯。

以高铁为交通工具,武汉将构筑1小时交通圈、3小时交通圈和5小时交通圈,届时武汉市民无论是到北京、上海,还是到广州、重庆,南京等城市,都可以选择乘坐高铁。

出行的便利必将刺激武汉市民外出旅游的热情,外出度假休闲将成为大部分武汉市民的一种生活和休闲方式。

二、高铁时代的武汉产业投资机会分析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高铁经济对武汉的旅游业、住宿餐饮业、交通业、房地产业、钢铁业、机车零部件制造业、铁路规划设计业和建筑业等有重大利好影响,其间蕴藏着无限商机。

考虑到钢铁业、铁路规划设计业和建筑业的企业数量较少,市场上只有有限的几个大型企业,社会民间资本很难进入,所以我们不对这3个产业进行分析,而把分析的重点放在旅游业、住宿餐饮业、交通业、房地产业和机车零部件制造业5个产业。

(一)旅游业截止2010年一季度,武汉全市共有旅游业市场主体2038户,注册资本金总额385073.49万元。

从市场主体类别来看,私营占比最多,超过70%,共有1439户;其次是内资,共有382户,占19%;再其次分别是个体和外资(详情见图二)。

从旅游业市场主体的企业类型来看,有限责任公司的占比最多,共有1241户,占比为61%;其次是分公司/分支机构,共有512户,占比为25%;再次是个体工商户,共有202户,占比为10%;其他的为国有经济、股份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它们的市场份额都很小,都低于4%。

(详情见图三)图二武汉全市旅游业市场主体的主体类别信息/户图三武汉全市旅游业市场主体的企业类型分布信息/户从旅游业市场主体的区域分布来看,中心城区的旅游业市场主体分布多,注册户数排在前五位的有4个是中心城区,分别是江岸区(415户)、武昌区(375户)、江汉区(237户)、东西湖区(182户)和洪山区(177户),前五位共有旅游业市场主体1386户,占总体的68%。

边远城区的旅游业市场主体比较少,汉南区、新洲区和蔡甸区的注册户数都少于50户,旅游业强区黄陂区的注册户数也仅有96户(详情见表四)。

旅游业作为一种服务业,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区更能获得发展前途,中心城区市民的收入普遍较高,旅游意愿和支付能力都远远的高于边远城区,这就决定了旅游业市场主体更青睐于中心城区。

图四武汉全市旅游业市场主体的区域分布信息/户;% 从对旅游业市场主体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旅游业市场是一个发育比较成熟、竞争相对充分、企业个体充满活力的市场,私营市场主体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个体工商户也超过200家,这是市场上最活跃的成分。

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依赖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这在旅游业市场主体的区域分布中就可显现出来,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中心城区旅游业发展的好,而经济相对落后的边远区旅游业发展的要差一些。

高铁开通对武汉旅游业发展是个机遇,会推动武汉旅游业大跨步发展。

高铁开通后,武汉与外地城市的空间距离缩小了,外出旅行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大大减少,这就刺激了人们的外出旅游热情,武汉市民也就更愿意到外地去旅游,而外地人也能更方便的到武汉游玩,可以说,高铁开通第一个影响的行业就是旅游业,而且是非常积极的正面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