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各国二氧化碳排放历史和现状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

世界各国二氧化碳排放历史和现状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


80.0 70.0
y = -0.78.0
30.0
20.0
10.0
0.0 1956 1960 1964 1968 1972 1976 1980 1984 1988 1992 1996 2000 2004 2008
全国平均冷夜(tn10p)频数 变化.1956-2008年
降水距平百分率(%) 1906 1916 1926 1936 1946 1956 1966 1976 1986 1996
海河流域近百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变化 (1906-2002年)
海河区降水距平百分率曲线 60 40 20
0 -20 -40 -60
时间(年)
前50年有上升趋势;近50年有明显下降趋势,但 近100年不存在明显趋势变化
感谢以下同事
周江兴、周雅清、陈 峪、 张 莉、张爱英、邹旭恺、 唐国利、赵春雨、任玉玉、 郑景云、郝志新
主要内容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极端气候指数和全球分析结论 中国极端气温、极端降水变化 其他极端气候事件变化 历史时期极端气候变化 结论与问题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每年造成重大损失
60
55
y = -0.2804x + 45.551
50
45
40
35
30
25
20 1956 1960 1964 1968 1972 1976 1980 1984 1988 1992 1996 2000 2004 2008
全国平均冷昼日数(Tx10p)变 化.1956-2008年
1959-2008年我国年降水量变化趋势
1951-2008年我国年均气 温变化趋势 单位:℃/10年
2010年春季(3月1日-5月 26日)中国地面平均气温 距平值分布
80
70
y = 0.6967x + 20.447
60
50
40
30
20
10
0 1956 1960 1964 1968 1972 1976 1980 1984 1988 1992 1996 2000 2004 2008
降水量(mm)
750
年降水量
700
标准值
线性 (年降水量)
650
600
550
500
450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年份
1961-2009年东北三省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
1961-2009年降水量趋势系数
1961-2009年,东北三省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8.9mm/10a。除黑龙江西部等部分地区增加外,其他大部地区 呈减少趋势。
a
b
c
d
1951-2003年全球 陆地冷夜(a), 冷 昼(b), 暖夜(c)和 暖昼(d)日数变化 趋势 (单位:日/10a).
曲线是全球平均年日 数距平时间序列
(IPCC AR4, 2007)
亚太地区1955-2007年冷夜(日最低气温小于10分位数)和暖日 (日最高气温大于90分位数)频率变化趋势.实心三角代表通过 了0.05显著水平检验. (Choi, et al., 2009)
极端事件变化
20世纪后期出现变化趋势的可 人类活动对观测到的变化 能性(以1960年之后为代表) 趋势产生影响的可能性
多数地区冷昼/冷夜偏暖/偏少 多数地区热昼/热夜偏暖/偏多 多数地区暖事件/热浪发生频率增加 多数地区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或强 降水占总降水的比例)增加
受干旱影响地区增加
强热带气旋活动增加
为什么关注趋势变化?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中国 主要类型的极端气候事件是 否已增多、增强?
回答这个问题,有助于检测 人为和自然因素引起的区域 气候变化;
解决这个问题,也有助于评 价区域气象灾害对于全球变 化的响应。
与气温和降水相关的部分极端气候指数
霜冻日数:日最低气温<0ºC的全部日数; 结冰日数:日最高气温<0ºC的全部日数; 月极端最高气温:每月内日最高气温的最大值; 月极端最低气温:每月内日最低气温的最小值; 冷夜(昼)日数:日最低(高)气温< 气候参考期10%分位值的日数; 暖夜(昼)日数:日最低(高)气温> 气候参考期90%分位值的日数; 1日(3日或5日)最大降水量:月、季、年1日(连续3日、5日)最大 降水量; 暴雨日数:日降水量>=50mm的日数; 持续干期:日降水量连续<1.0mm或0.1mm的最长时期; 持续湿期:日降水量连续>=1.0mm或0.1mm的最长时期; 强降水量:日降水量>气候参考期90%或95%分位值的总降水量;
很可能 很可能 可能 可能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地 区)可能
(自1970年以来某些地区)可 能
可能 可能(夜) 多半可能 多半可能
多半可能
多半可能
注:几乎确定 表示发生概率大于99%,极有可能 大于95%,很可能 大于90%,可能 大于66%, 多半可能 大于50%,很不可能 小于10%;极不可能 小于5%。
50
45 12
9(
40
6单
位 3:
35 0
%/10
-3
30
-6


-9
25
20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近50年来,西部地区降水约增加15%—50%;东部地区频繁出现“南涝北旱”, 华南地区降水约增加5%—10%,而华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约减少10%—30%。
1956-2008年中国年24小时最 大降水量变化趋势图(站点 圆圈大小代表趋势大小,蓝 色为增加,红色为减少)
全国平均暖夜(tn90p)频 数变化.1956-2008年
80
70
y = 0.4048x + 29.62
60
50
40
30
20
10
0 1956 1960 1964 1968 1972 1976 1980 1984 1988 1992 1996 2000 2004 2008
全国平均暖昼日数(Tx90p) 变化.1956-2008年
世界各地雨季强降水(大于 90%)和总降水量变化趋势. 单位是%/10a. (Easterling et al., 2000)
全球陆地强和极端 强降水量相对总降 水量呈明显增加的 地区(+) (Easterling et al. 2000, updated in IPCC AR4).
全球陆地主要极端气候事件变化趋势和人类活动对 其影响的可能性(据IPCC AR4,20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