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有企业员工素质能力提升激励管理办法

国有企业员工素质能力提升激励管理办法

国有企业员工素质能力提升激励管理办法
1总则
1.1目的依据
为进一步激发员工潜能,提高员工主动学习和持续创新热情,建立健全员工岗位成长成才激励机制,培育一支与争创一流战略目标相匹配的高素质员工队伍,依据《集团公司业务竞赛工作管理规定》《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办法》和“人才强企”工程的相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1.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在岗员工。

1.3规定内容界定
1.3.1本办法所称素质能力提升是指员工通过参加业务竞赛、专题培训和学习、跨岗位跨工种技能鉴定、职(执)业资格取证等途径,实现自身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的提升。

1.3.2本办法所称激励是指为鼓励员工提升素质能力而给予的一次性奖励和约束。

1.4管理原则
1.4.1科学性:结合公司实际合理设置激励项目,科学制定激励标准,注重员工素质能力提升效果。

1.4.2激励性:以正激励为主、负激励为辅,不断优化完善激励机制,确保激励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1.4.3规范性:严格程序与标准,严格审核与审批,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1.5管控方式
本办法执行“归口管理、分层负责、过程监督”的管控方式。

2管理职责
2.1人力资源部是本办法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办法制(修)定、材料审核、结果公示、台账记录等工作。

2.2企业管理部负责将人力资源部提供的考核结果提交至公司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审批,并依据审批结果通知人力资源部予以兑现。

2.3审计部、纪委负责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审计与监督。

2.4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员工素质能力提升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材料初审、激励申报与本单位台账记录等工作。

3管理内容
3.1业务竞赛
3.1.1员工参加国家、省市和集团公司业务竞赛获得奖项和荣誉的,在举办方奖励的基础上,公司对员工本人和教练团队进行等额再奖励。

员工初赛成绩排名在倒数25%的,视情况扣减参赛员工和教练团队成员绩效奖500-1000 元/ 人;因单位原因造成员工初赛成绩排名在倒数25%的,视情况扣减单位绩效奖1000-2000 元/ 次。

3.1.2公司技术比武专业(工种)的表彰名额根据参赛人数进行动态调整,参赛人数少于50 人表彰1-5 人、50-100 人表彰
5-10 人、100-200 人表彰10-15 人、大于200 人表彰15-20 人。

员工参加技术比武获得专业(工种)第一名奖励5000 元/ 人、第二名奖励4000 元/人、第三名奖励3000元/ 人、其余
获奖名次奖励1000 元/ 人。

每届评选优秀赛区不超过 4 个,奖励6000 元/ 个;评选优秀组织单位不超过 6 个,奖励4000 元/ 个。

各单位(专业)将技术比武工作纳入月度绩效考核,对拒绝参赛、敷衍应付、竞赛成绩差的员工或单位视情况扣减500-1000 元/ 次绩效奖。

3.1.3各专业组织的非公司级业务竞赛,经人力资源部批准后,对获得竞赛第一名的员工奖励1500-2000 元/ 人、第二名奖励1000-1500 元/ 人、第三名奖励500-1000 元/ 人。

3.2 跨岗位、跨工种技能鉴定及职(执)业资格取证
3.2.1技能操作人员取得本岗位工种高级工及以上资格后,进行跨片区、跨工种(装置片区和工种分类见附录A)学习取证的,公
司给予一次性奖励。

其中每取得一个本单位同片区不同工种的高级工证,主要生产单位员工奖励1000 元/ 人、辅助生产单位员工奖励500 元/ 人;每取得一个本单位跨片区不同工种的高级工证,主要生产单位员工奖励2000 元/ 人、辅助生产单位员工奖励1000 元/ 人。

3.2.2技能操作人员取得所在岗位的高级工及以上资格后,因工作需要转岗至主要生产单位或辅助生产单位的,转岗后在规定年限取得新工种高级工证的奖励1000 元/ 人。

3.2.3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自学取得指定的职(执)业资格证书,经所在单位与人力资源部审核认定后,按证书难易程度给予20005000 元/ (人.次)的奖励(指定证书种类及奖励标准见附录B),
获得奖励后至少在公司服务满一年。

3.3优秀技能人才
3.3.1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省市技能大师和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的,在举办方奖励的基础上公司再给予1000-2000 元/ 人的奖励;举办方无奖励的,公司参照同级别奖励标准给予奖励。

3.3.2根据《公司技能人才评优表彰办法》评选出的公司级技术能手奖励2000 元/ 人,优秀技能人才奖励1000 元/ 人。

3.4优秀学员
3.4.1员工在国家、集团公司和省市专题培训活动中荣获优秀学员、优秀作业等荣誉(以举办单位正式文件为依据,下同),视情况奖励500-800 元/ (人.次);员工培训期间不遵守相关纪律和规定、学习态度差、未按时完成相关作业和任务、被通报批评的,视情况考核500-800 元/ (人.次)。

3.4.2员工在公司专题培训活动(连续脱产培训 5 天及以上或累计培训100 课时及以上)中荣获优秀学员或考试取得优异成绩的,视情况奖励300-500 元/ (人.次);奖励人数不超过参加培训人数的10%;员工培训期间不遵守相关纪律和规定、学习态度差、未按时完成相关作业和任务、被通报批评的,视情况考核300-500 元/ (人. 次)。

3.4.3各单位应将员工参加本单位专题培训活动的情况纳入内部绩效考核体系,视情况给予激励。

3.5其他
3.5.1在公司组织的读书活动等专项素质能力提升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单位,公司将视情况给予2000-3000 元/ 次的物资激励,对表现优异的员工,视情况给予500-1000 元/ 人的物资激励。

3.5.2每季度,公司给予在模块培训系统和中石化网络学院中学习积分排名前十的员工奖励500 元/ 人,在各单位学习积分排名前三的员工奖励300 元/ 人,给予季度积分增幅超过20%的员工奖励200 元/ 人,同季度同一员工不重复奖励,就高执行。

3.5.3每季度培训办班练兵计划完成率低于90%的单位,视情况扣
减300-500 元/ 次。

3.5.4其他有助于员工素质能力提升的项目,经人力资源部审核,视培训效果给予不超过1000 元/ 项的奖励。

4工作程序
4.1业务竞赛、优秀技能人才、优秀学员、读书活动、培训计划完成率及其他需要奖励的项目由人力资源部在月度绩效中兑现。

4.2模块培训系统和中石化网络学院学习积分的奖励,由人力资源部根据IT 服务中心提供的相关数据在月度绩效中兑现。

4.3跨岗位、跨工种技能鉴定及职(执)业资格取证奖励。

4.3.1申报人员提供相关证书原件和复印件交所在单位初审。

4.3.2单位审查证书真实性,填写《公司教育培训工作奖励表》(见《公司职工培训费管理规定》),连同相关证书复印件上报人力资源部审核。

4.3.3人力资源部审核后,对拟奖励人员在人力资源网站上公示5个工作日。

4.3.4公示无异议后,人力资源部在月度绩效中兑现。

5 检查与监督
5.1人力资源部对本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监督。

5.2员工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的,人力资源部将视情节轻重扣减月度绩效500-1000 元/ 人,同时对员工所在单位和当事人进行通报批评。

5.3单位台账记录缺失或资料不全的,视情节轻重扣减单位月度绩效奖100-300 元/ 次。

5.4违反其他相关规定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考核、纪律或组织处分。

5.5外包单位中的原劳务派遣工参照本办法执行。

5.6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本规定发布之前取得的各类证
书不在奖励之列。

6业务职责分工表员工素质能力提升激励管理业务职责分工表见表1。

7附录
附录 B 自学取证种类及奖励标准
表 1 业务职责分工表
业务名称:员工素质能力提升激励管理主管部门:人力资源部
附录 B 自学取证种类及奖励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