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组织研究方向

社会组织研究方向

附件2:2011年社会组织理论研究部级课题研究方向参考目录参考目录仅供参考。

申请人应当结合社会组织发展与管理中前沿、重点、难点、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确定更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和题目。

不鼓励直接用课题范围和研究方向的标题作为申请课题题目。

1.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社会组织的功能定位、地位作用研究,分析现状、问题,提出政策建议;2.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社会组织管理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分析现状、问题,提出政策建议;3.在社会组织管理中,如何建立分类发展、分类管理机制,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分析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政策建议;4.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社会组织如何与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共同参与,形成与党委、政府互联互补的社会管理网络,研究社会组织在其中的角色定位、功能作用,提出政策建议;5.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社会组织在做好群众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分析现状、问题,提出政策建议;6.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研究,分析现状、问题,提出政策建议;7.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社会组织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结合我国国情,立足现有政策,研究我国社会组织政治参与的途径、方式和方法,提出政策建议;8.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在反映不同群体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研究;9.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在预防、化解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中的作用与责任研究;10.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研究。

结合各地基层社会组织建设实践,分析社区社会组织的类型、特点、作用、发展态势和规律,完善社区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促进其作用发挥的政策建议;11.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农村社会组织研究。

结合各地探索农村社会组织建设实践,分析农村社会组织的类型、特点、作用、发展态势和规律,提出完善农村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促进其作用发挥的政策建议;12.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研究,结合当前各地加强党对社会组织领导的模式、经验和探索,提出政策建议;13.社会组织党组织在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功能定位研究,提出对策建议;14.扩大党在社会组织中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研究,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提出对策建议;15.社会组织党建带动社会组织工、青、妇组织建设研究,探索路径办法,提出政策建议;16.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研究,分析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和人事政策现状、问题,提出政策建议;17.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研究。

结合部分地方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的经验和国外社会组织职能发挥的情况,研究当前在我国开展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工作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就职能转移的内容、转移方式、法律规制、政策扶持等相关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18.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经验、问题与对策研究,应当在2009年、2010年研究上深入;19.在分析我国社会组织年度检查制度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对社会组织年检的内容、形式、标准、技术要求及制度设计的完善提出政策建议;20.在分析我国社会团体和基金会设立专项基金现状的基础上,吸取国外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对社会团体和基金会设立专项基金的标准、依据、名称、管理规定、登记或备案等提出政策建议;21.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研究。

在各地探索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的基础上,分析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类型、特点、作用、发展态势和规律,提出完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管理体制、促进其作用发挥的政策建议;22.民办事业与公办事业实现公平竞争、共同发展问题研究,分析现状、问题,提出政策建议;23.在现有民办教育机构发展基础上,分析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梳理、评估全国和各地对民办教育机构培育扶持和监督管理的政策,提出民办教育机构改革发展的政策建议;24.在现有民办医疗机构发展基础上,分析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梳理、评估全国和各地对民办医疗机构培育扶持和监督管理的政策,提出民办医疗机构改革发展的政策建议;25.在现有民办社会福利机构发展基础上,分析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梳理、评估全国和各地对民办社会福利机构培育扶持和监督管理的政策,提出民办社会福利机构改革发展的政策建议;26.在现有学术性社团发展基础上,分析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学术性社团改革发展的政策建议;27.在现有体育类社团发展基础上,分析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后奥运时期,单项运动类和群众性体育社团改革发展的政策建议;28.在现有非公募基金会发展基础上,分析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提出非公募基金会改革发展的政策建议;29.在国外经验上,在我国民法等法律框架内,研究法人型社团和非法人型社团在登记管理、权利义务等的区别,为我国开展城乡基层社会组织(非法人型)备案管理提出政策建议;30.在梳理国内外社会组织实践和财务管理基础上,分析我国社会组织的营利性行为和非营利行为,并在管理的技术手段层面和财务会计层面提出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31.在我国现有法规政策和实践基础上,结合国外实践经验,对行业协会、学术性社团、基金会或者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的内部治理进行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32.在国内外基金会实践基础上,在我国法律框架内,对基金会的关联交易进行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33.在国内外实践基础上,在我国民法等法律框架内,对社会团体(法人型和非法人型)清算的法律问题、程序问题、行政管理问题等提出可操作的政策建议;34.在国内外实践基础上,在我国民法等法律框架内,对基金会清算的法律问题、程序问题、行政管理问题等提出可操作的政策建议;35.在考察国内外实践基础上,在我国民法等法律框架内,对民办教育机构清算的法律问题、程序问题、行政管理问题等提出可操作的政策建议;36.在外国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的法规、实践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提出我国对涉外非政府组织的登记、管理的框架、方向和政策建议;37.对我国现行社会团体的整体结构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分析调整和优化社会团体结构布局的可行性、政策建议和可操作措施;38.对我国现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整体结构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分析调整和优化民办非企业单位结构布局的可行性、政策建议和可操作措施;39.对我国现行基金会的整体结构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分析调整和优化基金会结构布局的可行性、政策建议和可操作措施;40.结合互联网的发展特点和趋势,研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社会组织带来的深刻影响(包括积极的与消极的两方面),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社会组织管理的政策建议;41.依据信托法,在各地开展公益信托试点基础上,对我国开展公益信托的路径、政策、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就社会组织建立和开展公益信托提出政策建议;42.在实证和规范研究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对社会团体章程的主要内容、会员代表产生机制、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议事规则等进行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和示范文本;43.在国外行业协会设立、管理经验基础和国内改革实践基础上,对各类、各层级行业协会的设立标准、行业协会竞争机制等进行研究,并结合现有法规政策,提出改革的方向和可操作性政策建议;44.基金会理事会议事规则研究。

通过研究国内外基金会理事会的相关法规政策和国内基金会理事会的运作现状,提出基金会理事会建设(特别是议事规则)的具体建议,使基金会理事会真正成为民主、高效的决策机构;45.社会组织公众影响力研究、社会组织作用发挥的社会环境研究及社会组织与社会创新研究。

需用实证及量化的方式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措施;46.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化,基于国外经验和国内实践,研究民办非企业单位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地位、角色、功能与问题,并提出政策对策。

47.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和管理历史研究。

通过对古代、近代及现当代各时期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情况及管理制度的梳理,理清我国社会组织发展与管理的历史脉络,总结历史上社会组织管理的经验教训。

48.我国行业协会发展历史研究。

通过对近代以来至今各时期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情况、性质地位、功能作用及管理体制的梳理,理清我国行业协会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历史上行业协会发展的经验教训,为当前研究制定行业协会发展政策和开展立法工作提供借鉴。

49.行业协会、商会比较研究。

目前的政策和学术表述中,行业协会、商会这两个概念时而合一,时而区分,但是对于他们的异同尚缺乏详细研究。

有必要通过对国内外行业协会、商会历史实践、法律规制的研究,厘清行业协会、商会这两类组织在法律性质、职能定位、会员范围、组织方式、与政府和企业的关系等方面的异同,并就立法和政策研究中区分这两类组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建议。

50.行业协会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通过对当前我国行业协会内部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结合国外行业协会法人治理经验,研究行业协会法人治理中权力、决策、执行、监督、救济等相关组成部分的关系,就当前我国行业协会健全民主制度、增强决策机构问责力度、提高管理的规范化水平等工作提出具体建议。

51.取缔非法社会组织的法律问题研究。

探讨“非法社会组织”的范围及认定标准,研究“取缔”、“没收非法财产”的法律性质,结合目前非法社会组织的实际情况以及取缔非法民办教育机构的实践,研究《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衔接问题,研究取缔措施、取缔后相关问题处理、对非法社会组织负责人罚则的完善等问题,为修订和完善《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暂行办法》提供立法建议;52.社会组织行政执法电子证据问题研究(证据种类、取证方式、证据效力、技术手段等);53.内地与香港、澳门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区际法律冲突问题及对策研究(包括法律体系、登记制度、政府管理机制、内部治理、行为方式及香港、澳门非营利组织在内地活动的规范问题);54.社会组织违法案件中个人法律责任问题研究(区分已登记社会组织和非法社会组织);55.社会组织行政执法风险防范研究;56.企业捐赠设立非公募基金会的运作、管理模式研究;57.社会组织在减少贫困方面的作用与责任研究;58.社会组织产权基础及其约束机制研究;59.社会组织支撑(支持)体系和社会监督体系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