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四)单项选择题第1题: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时,统计地面长期温度气象资料的内容是______。
A.小时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B.日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C.旬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D.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地面长期温度气象资料的内容。
温度是决定烟气抬升的一个因素,温廓线即反映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热力湍流扩散的能力。
通过对温廓线的分析,可以知道逆温层出现的时间、频率、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
逆温层是非常稳定的气层,阻碍烟流向上和向下扩散,只在水平方向有扩散,在空中形成一个扇形的污染带,一旦逆温层消退,会有短时间的熏烟污染。
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需统计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每月平均温度的变化情况,并绘制年平均温度月变化曲线图。
一级评价项目除上述工作外,还需酌情对污染较严重时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做温廓线的分析,并分析逆温层出现的频率、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
第2题:某地大气环境现状监测NO2日均值如下表,按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12mg/m<sup>3</sup>,标态)评价,该区域的超标率是______。
A.28.3%B.50.0%C.66.7%D.75.8%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环境现状监测。
NO2日均值超标率的计算。
其关键是第一个数据0.120mg/m<sup>3</sup>为超标,大气就是这样规定的。
地面水和地下水监测值与标准值相等为达标。
4/6=66.7%。
第3题:某新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内有一个在建的120×104t/a焦化厂,无其他在建、拟建项目,区域污染源调查应采用______。
A.焦化厂可研资料B.类比调查资料C.物料衡算结果D.已批复的焦化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资料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大气污染源的调查与分析对象。
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应调查分析项目的所有污染源(对于改扩建项目应包括新、老污染源)、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建项目等污染源。
如有区域替代方案,还应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的拟替代的污染源。
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分析项目污染源。
第4题:某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目,当地的年主导风向为E,冬季主导风向为NE,拟在1月份进行环境监测,必须布点的方向为______。
A.E、WB.NE、SWC.E、SED.NE、W参考答案:B本题实际考查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
关键是要以监测期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而不是当地的年主导风向。
三级评价项目,以监测期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18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也可根据局地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做适当调整。
各个监测点要有代表性,环境监测值应能反映各环境空气敏感区、各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以及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环境质量。
如果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
第5题:由下面温度廓线图可以确定______。
A.逆温层的厚度为1000mB.逆温层的厚度为200mC.逆温层底的高度为200mD.逆温层底的高度为1000m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温度廓线图的含义。
从图可知,由于逆温从节点(16,200)开始,至(23,1000)结束,因而逆温层底的高度为200m。
逆温层顶的高度为1000m,逆温层的厚度为800m。
第6题:某电厂煤堆场附近监测点处颗粒物的浓度为0.35mg/m<sup>3</sup>(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限值为0.3mg/m<sup>3</sup>,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限值为0.15mg/m<sup>3</sup>),其超标倍数为______。
A.2.33B.1.33C.1.17D.0.17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大气污染物超标倍数的计算。
关键是应清楚煤堆场附近监测点处颗粒物的浓度为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超标倍数为(0.35-0.3)/0.3=0.17。
第7题:某城市的风玫瑰图如下图所示,其主导风向为______。
A.西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参考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风玫瑰图和主导风向的概念。
由题中信息可知,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频率为30%。
第8题: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某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SO2日平均浓度监测结果如下表,现状评价超标率统计正确的是______。
A.57.1%B.42.9%C.28.6%D.14.3%参考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大气污染物超标率统计计算。
其关键是要知道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SO2日平均浓度限值为0.15mg/m<sup>3</sup>(标态);另外,SO2日平均浓度监测值等于浓度限值也属于超标。
超标率为4/7×100%=57.1%。
第9题: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必须进行调查分析的大气污染源是______。
A.区域现有污染源B.区域在建污染源C.区域拟建污染源D.本项目污染源参考答案:D本题实际考查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的大气污染源调查。
显而易见,由于三级评价不需要叠加其他污染源,只需调查本项目污染源。
第10题:某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级别为一级,关于NO2小时浓度监测频次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监测5天,每天02、05、08、11、14、17、20、23时监测8次B.监测5天,每天02、08、14、20时监测4次C.监测7天,每天02、05、08、ll、14、17、20、23时监测8次D.监测7天,每天02、08、14、20时监测4次参考答案:C本题实际考查NO2小时浓度监测频次。
大气监测制度: (1)一级评价项目应进行2期(冬季、夏季)监测;二级评价项目可取1期不利季节进行监测,必要时应作2期监测: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1期监测。
(2)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采样时间应符合监测资料的统计要求。
对于评价范围内没有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项目,可减少监测天数。
(3)监测时间的安排和采用的监测手段,应能同时满足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污染源资料验证及预测模式的需要。
监测时应使用空气自动监测设备,在不具备自动连续监测条件时,1h质量浓度监测值应遵循下列原则:一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应至少获取与地时间02、05、08、11、14、17、20、23时8个小时质量浓度值,二级和三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至少获取当地时间02、08、14、20时4个小时质量浓度值。
日平均质量浓度监测值应符合GB 3095对数据的有效性规定。
(4)对于部分无法进行连续监测的特殊污染物,可监测其一次质量浓度值,监测时间须满足所用评价标准值的取值时间要求。
第11题:某新建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方案内容,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连续监测6天B.布设5个监测点C.必须进行二期监测D.应在监测季主导风向下风向加密布点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等级为二级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方案内容。
连续监测7天,布设6个监测点,必要时可进行一期监测。
第12题:下列方法中,不适用于新建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的是______。
A.类比调查法B.设计资料确定法C.物料衡算法D.现场实测法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新建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的方法。
污染源调查与分析方法根据不同的项目可采用不同的方式,一般对于新建项目可通过类比调查、物料衡算或设计资料确定。
现场实测法为己建项目大气污染源的调查方法。
而新建项目还未建设,无法实测。
第13题:关于收集利用环境空气质量历史监测资料有效性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不大,近五年监测资料有效B.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不大,近三年监测资料有效C.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很大,近五年监测资料有效D.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很大,近三年监测资料有效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环境空气质量历史监测资料有效性的问题。
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收集的资料应注意资料的时效性和代表性,监测资料能反映评价范围内的空气质量状况和主要敏感点的空气质量状况。
一般来说,评价范围内区域污染源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监测资料三年内有效。
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很大,则需要实测。
第14题:莫宁-奥布霍夫长度L是AERMOD模式中表征大气边界层层结的参数,不稳定层结时,______。
A.L=0B.L>0C.L<0D.L→∞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莫宁-奥布霍夫长度L的概念。
莫奥长度(Lmo):莫宁与奥布霍夫认为对于定常、水平均匀、无辐射和无相变的近地面层,其运动学和热力学结构仅决定于湍流状况。
莫奥长度(Lmo)反映了近地面大气边界层的稳定层结的状况。
当Lmo>0,近地面大气边界层处于稳定状态;当Lmo<0,边界层处于不稳定状态;当|Lmo|→∞,边界层处于中性状态。
第15题:在地表水水质评价中,推荐采用标准指数进行评价。
已知饱和溶解氧浓度(DO<sub>f</sub>)为9.1=mg/L,溶解氧浓度实测值为6.0mg/L,溶解氧评价标准限值为5mg/L,应采用公式______计算标准指数(S<sub>DOj</sub>)。
A.S<sub>DOj</sub>=10-9DO<sub>j</sub>/DO<sub>s</sub>(DO<sub>j</sub><DO<sub>is</sub>)B.S<sub>DOj</sub>=|DO<sub>ij</sub>-DO<sub>j</sub>|/(DO<sub>f</sub>-DO<sub>s</sub>) (DO<sub>j</sub>≥DO<sub>s</sub>)C.S<sub>ij</sub>=C<sub>ij</sub>/C<sub>is</sub>D.S<sub>DOj</sub>=DO<sub>j</sub>/DO<sub>s</sub>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溶解氧的标准指数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