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研究报告

农村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研究报告

农村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研究报告
摘要以359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从四个方面研究农村初中生听力现状及提高的对策。

研究表明:1.学习动机方面的问题2. 学习策略方面的问题3. 语言知识方面的问题4. 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问题等影响了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本课题还介绍了相应的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英语听力问题训练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口语、会话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被广大师生所接受。

但作为交际前提的听力,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

许多教师对听力的处理,内容几乎是一个模式:放两遍录音,检查答案,再听一遍。

于是造成听力好的同学越来越好,而相当一部分听力有困难的同学是越来越没信心。

甚至你放你的录音,我做我的白日梦。

教师根本没有听力技巧的解释或是听力技能的训练,更不用说开设专门的听力课了。

即使是那部分听力得高分的同学,也常发现离开了字幕的提示,自己完全听不懂或看不懂英语原声影片或节目。

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已成为势在必行。

英语在农村中学一向是一门薄弱的学科,听力更是老问题。

现在英语教学内容多,信息量大,难度相对也较大。

所以,清除学生听英语时的畏惧心理、帮助他们排除语音、语速和理解等给听力造成的障碍,探索行之有效的听力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是中学英语教师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通过调查,分析学生听力水平形成的规律及影响其能力高低的可能原
因.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调查了学生对英语听力所持有的态度,学习动机,自我评价及对目前课堂听力教学的评价等几个方面;并进一步探索对策,探索一条适合农村英语听力教学的切实有效的方法。

三.课题的研究过程
课题组成员分工协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分两阶段进行。

1.调查分析
这一阶段的研究内容是:设计调查问卷、探讨影响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可能因素,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得出各个因素与学生听力水平的相关性。

以下是对初中生做英语听力状况的抽样调查时所设计的十个问题。

本课题抽样调
多数学生不满意自己的英语水平;(2)7%的学生认为听力与读写说一样重要或比读写说更重要。

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听力非常重视;(3)有45%的学生认为掌握良好的听力技能技巧有助于提高英语听力能力,31%的学生认为观看英文节目、收听英文广播对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有帮助;(4)只有24%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听力技巧有所了解;(5)44%的学生认为自己是通过老师讲解来了解听力技巧,29%的学生认为自己是通过摸索来获得听力技巧。

由此可见,
老师应该多讲解一些听力技巧;(6)35%的学生对平时所用的听力材料满意。

比较有趣的是,同样比例的学生认为平时所用的听力材料速度太快或太慢。

2.剖析其中的原因
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剖析其中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学习动机方面的问题
动机是一种激发行动,指明方向的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至关重要。

众多研究者将学习者的动机分为两类:即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当采取某种行为纯粹是为了获得该行为以外的某种东西时,如父母、社会的赞同、奖惩、考试取得的分数、经济报酬等,这种动机就是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则来自个人对所做事情本身的兴趣,为了在该行为中得到满足,如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对提高听能,掌握知识的满足感、成绩感。

众多研究表明,两者对学习均有利。

相对而言,外在动机与短期成功有关,而内在动机与长远的成功联系密切,能有更大的促进只有。

在各种听的因素中,学习者动机与听力成绩相关系数最大,即对听力学习影响最大。

在初中学生中,关于英语成绩有这样一句话:"初一朵朵红花,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初一的学生普遍英语成绩较为理想;初二开始两极分化,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初三的成绩好差悬殊,可用天上与地下来形容。

农村初中学生刚一开始接触英语时,兴趣浓厚,积极性特别高。

但随着课文内容的加深以及新生词的增多,学生的畏难情绪就出现了。

他们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外在动机的降低。

(二)学习策略方面的问题
听力主要考察学生以下几种技能
1.捕捉主要细节,尤其是时间、数字和价格等。

2.理解谈话要点
3.听辨指令
4.判断人物的角色或推断人物的关系
5.分辨人物的态度与感受
6.推理判断
听力考试时,不仅考查学生听的能力,而且也考查学生短时记忆的能力。

很多学生根本没有记笔记的习惯,即使当时听清楚了,但到答题时也可能遗忘或记不清了。

即使有记笔记的习惯,但由于没有速记的技巧,结果不能把重要信息记下来,即使是记下来的东西在答题时也不一定能帮上忙。

也有些学生一听到听力磁带开始播放,心里就紧张起来,这是由于平时对英语听力接触不多的原因。

另外有些学生在听听力时,试图想听清楚每一个单词,结果磁带放到了下面的内容,他脑子里还想着上一句放的是什么,因小失大,反而什么也没有听懂。

(三)语言知识方面的问题
1.发音不准,辨音能力差,造成听音困难
许多学生初学英语时没有掌握准确的发音。

缺乏听音训练,辨音能力差,主要表现为不能辨别相似的音素。

以至于影响了对句子的理解。

也有学生不能辨别单词的重读和弱读等,以至于连简单的词也无法听清。

如kite这个单词,很多学生念成Kate或是cat,这主要是因为无论方言还是普通话里都没有[ áÍ]这个音。

另外,有些学生在起始阶段,还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喜欢注“汉字”,这是造成发音不准,辨音能力差的一个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