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省情

浙江省省情

浙江省省情
热点一、浙江省情
浙江以浙江(又称钱塘江)得名,简称浙,省会杭州市。

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2008年末常住人口5120万。

行政区域内下辖杭州、宁波2个副省级城市,温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台州、丽水、舟山9个地级市。

自然条件
浙江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
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耕地面积仅
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


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
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
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

省内有钱塘
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京
杭运河(浙江段)等八条水系;有杭州西湖、绍兴
东湖、嘉兴南湖、宁波东钱湖四大名湖及人工湖泊
千岛湖。

资源特色
浙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中,四季分
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
量为937亿立方米,按单位面积计算居全国第4
位,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2004立方米,低于全
国人均水平。

浙江是我国高产综合性农业区,茶叶﹑蚕丝﹑水产品﹑柑橘﹑竹制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森林覆盖率达59.4%,居全国前列。

树种资源丰富,素有“东南植物宝库”之称。

浙江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

石煤﹑明矾石﹑叶蜡石﹑水泥用凝灰岩、建筑用凝灰岩等储量居全国首位,萤石居全国第2位。

浙江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

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3061个,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其中面积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岛为我国的四大岛。

海岸线总长6486.24公里,居全国首位,东海大陆架盆地有着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前景。

2008年11月15日下午,杭州风情大道地铁施工工地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事故,截至23日中午,已造成17人死亡4人失踪。

专家痛惜地指出:“这是中国地铁修建史上最大的事故。

”并据分析称是杭州流沙地质导致基坑坍塌。

据此回答1—2题
1、杭州的流沙地质,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A.风力的侵蚀作用B.风力的沉积作用
C.流水的侵蚀作用D.流水的沉积作用
2、下列有关杭州地铁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铁的建设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B.杭州地铁的建设是为了缓解浙江省内交通道路拥挤状况
C.地铁主干道应与地上城市道路保持一致
D.地铁线路选择,应考虑尽可能避免从大型建筑物的地下穿过
6008001000120014001400 1200 1000 800 600 30 40 50 60 70 118° 122°
32
30°
杭州 图9
上海
苏州
无锡 南京
嘉兴市 1—2 DD 3.(34分)唐代以来,嘉兴一直为富庶繁华之地,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现在嘉兴市的“零资
源经济”又响誉中国。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嘉兴“零资源经济”现象
嘉兴没有发达的畜牧业,却造就了“皮革之都”—海宁,拥有全国最大的羊毛衫市场—桐乡;嘉兴没有茂密的森林,却成就了木业大县—嘉善;棉花和化纤资源并不丰富,却涌现了服装大县—平湖市。

嘉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了生产资料和销售市场“两头在外”的产业,崛起了一批在省内外乃至国内外都有一定知名度和竞争优势的区域规模经济和特色产业,诞生了这种被经济界称作“零资源经济”的现象。

材料二
嘉兴市的地理位置图和交通图(图9)
材料三
(1)试分析嘉兴市历史上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6分)
(2)改革开放以来,嘉兴市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
(3)试分析嘉兴市出现“零资源经济”现象的社会经济原因。

(12分)
(4)目前嘉兴市经济发展中还存在哪些不足?请指出今后嘉兴市经济的发展方向。

(10分)
3.(本题34分)(1)嘉兴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水热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每点2分,共6分)
(2)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2分)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波动上升;(2分)从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向工业化阶段转变。

(2分)
(3)优越的地理位置,嘉兴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消费市场的扩大;把握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

(答出任意四点即可。

每点3分,共12分)
(4)不足:利用廉价劳动力,发展资源消耗型工业,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产品的技术附加值低。

(2分)第二产业比重过大;(2分)第三产业过低,速度过慢。

(2分)发展方向:向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

(2分)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2分)
杭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东起杭州,
贯浙江、江西、湖南三省。

浙江段工程
计划2009年动工,目前正处于方案论
证阶段,读图回答4-5题:
4.浙江段两方案中,铁道部推荐沿既有
线方案,以便节省投资并有更大的客流
量,但杭州更倾向考虑中线方案,其原
因是中线方案:
①有利于与既有浙赣铁路、金温铁路的衔接并发挥整体效益②对提升杭州西部旅游、对富阳、桐庐、建德三县(市)经济及社会发展有较大带动作用③可为今后杭州至黄山的铁路经过淳安打下基础④沿线地势平坦,工程施工难度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5.假如选择中线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有
①水土流失②地下水缺乏③红色荒漠④物种灭绝⑤耕地破坏
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③④D.①③⑤
4—5 BD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6分)
材料一:据报道,2007年6月26日,全长36千米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线贯通,这使上海到宁波的陆路距离缩短了120千米。

材料二: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评价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对
区域发展的影响。

(6分)
(2)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贯通对杭州湾
以南地区的商业网点产生哪些影响。

(6分)
(3)图示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相比在发展工业方向的优势有哪些。

(6分)
(4)图中城市等级有级,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有什么差异。

(8分)
(5)从自然资源条件考虑,该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我国已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 10分)
6.(36分)(1)将进一步完善苏浙沪区域交通网络;对于浙江省接轨上海,扩大开放,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全国的合作和交流,具有重大的意义。

(2分一点,共6分)(2)规模扩大;密度增大;沿交通线集聚(2分一点,6分)
(3)产业基础好;腹地大,市场广阔;科技水平高。

(共6分,每点2分)
(4)3 (上海是直辖市,最高级别;杭州是省会,级别低于上海;宁波是地级市,级别再低一些;像余姚、奉化比宁波级别更低,属于县级市)(2分)大城市服务范围大、种类多、服务等级高;小城市反之。

(6分,答3点即可)
(5)能源资源不足(2分)开源:北煤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从国外进口资源;修筑核电站(或开发新能源)(共4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如果仅答“从国内其它地区调入”或“跨区域资源调配”得1分)节流: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意识。

(共4分,答出其中2
点即可)
7.阅读材料,结合区域图,回答问题。

(29分)
材料1: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就制定了政策鼓励开发小水电,解决地区用电问题,并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浙江水电资源的开发速度,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材料2: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
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中国克服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战胜了恶劣的自然条件,为
嘉兴、宁波甚至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便利。

(1)浙江省发展小水电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现实意
义,请对此做出评价。

(12分)
(2)分析材料2中“恶劣的自然条件”的具体所指。

(8分)
(3)分析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社会经济意义。

(9分)
7.(1)江浙省境内河流众多,水量较为丰富;丘陵地形为主,有一定落差;浙江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但缺少矿产能源;小水电同时具体防洪搞旱的重要意义
(2)台风(风大浪高)、海水侵蚀、潮差大、水流急且不稳定、两岸滩涂范围广,泥质层厚、
施工期间经常遇到暴风雨、大雾等天气
(3)缩短嘉兴、宁波;宁波与上海的交通距离,提高运输效率促进和带动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完善了长三角地区的交通网络,拓展通达度,改善了宁波做为交通终端的格局,利于进一步对外开放和贸易往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