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师范大学2012环境教育学试卷及部分答案

安徽师范大学2012环境教育学试卷及部分答案

安徽师范大学2012环境教育学试卷及部分答案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或概念辨析:1.探究引导教学策略答:探究引导教学策略是教师在环境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以具体的环境问题为案例,创设能激发学生探究的问题背景,使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究学习,通过开展能推动学生积极思维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取环境知识与技能、领悟科学思想观念、学习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培养科学探究意识与能力,最终使学生得到环境技能方面的训练、环境知识的丰富和环境意识的提高。

2.可持续发展答: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环境友好型社会答: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动态发展和分层次的概念,其基本目标就是建立一种低消耗的生产体系,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持续循环的资源环境体系,稳定高效的经济体系,不断创新的技术体系,一个更加开放的国际贸易金融体系,注重社会公平的分配体系和开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民主体系。

4.讲演并重教学策略答:讲演并重策略是为了解决环境教育问题,实现环境教育教学目标,完成环境教育教学任务,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模型、地图、图片,或者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如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等各种手段,有组织有系统的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环境领域的知识和概念,以此促进学生环境认知能力发展的一种教学策略。

5.学习需要答:学习需要是学生追求学业成就的心理倾向,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主观反映。

6. 档案袋评价答:是指“根据教育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作品及其他证据收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分析与解释,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学生的反思与改进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

简答题:1.探究引导策略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①以问题为中心,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采用探究引导策略的教学的开端,整个教学过程都离不开问题。

②强调自主参与,为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创造空间。

③强调引导作用,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应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适时、适度的引导,以此来保证学生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

④重视合作交流,采用探究引导策略进行教学尤其强调合作交流。

⑤强调思维开放,没有思维开放就不会有创新。

2.比较并认识理科与文科在渗透环境教育途径上的异同。

答:相同点:都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学习内容相联系,让学生在学习中和课堂上树立环保意识。

不同点:在理科中还可利用实验教学强化环境教育,利用实践活动拓展环境教育,以及通过作业测验体现环境教育,而文科注重的则更多的是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3.在采用学科渗透式进行环境教育时,应处理好哪些问题?答:更新教育观念、整合教育目标、把握教学原则、将环境教育目标纳入评价体系、拓展教学资源4.讲演并重策略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答:优点:1、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导控制作用,有利于教师控制教学速度、进度和难易程度。

2、能在较短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大量抽象化、概括化了的内容传递给学生。

3、环境领域涉及面广,层次复杂,对它的理论学习,必须由教师通过课堂讲演来进行科学的分析、概括、整理和逻辑论证。

4、在教师讲授时结合演示可以讲学生难以看到或根本无法看到的环境现象、环境情景、进行直观形象地再现,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环境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环境认识。

5、教师可以有目的的进行环境意识、环境道德、环境行为的教育。

缺点:1、以教师为主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2、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容易使学生因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原因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而导致教育失败。

填空题:1.环境教育的目标要素包括意识目标、知识目标、态度目标、技能目标、实践目标。

2.环境教育的评价方式包括纸笔测验、表现性评定、档案袋评价、和真实评定。

3.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按照过程模式可分为描述解释型、验证假设型和设计发现型等三种类型。

4.环境教育课程资源的构成按物质类可分为课程资源,人力资源,按非物质类又可分为课程知识资源和课程思想资源。

5.环境教育的评价原则包括全面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和定性与定量评价结合原则。

6.环境教育的教学设计对环境教育的效果作用很大,对环境教育进行设计需要遵从一些要求,这些基本要求有:注意设计的系统性;注意设计的程序性;注意设计的可行性;注意设计的反馈性;注意设计的主体性;注意设计的多态性;注意设计的实践性;注意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7.野外观察教学策略是环境教育中重要而有效的一种的策略,它在环境教育中的意义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发展学生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及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

8.环境教育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素质包括组织教育活动技能,组织教学活动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9.环境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很巨大,环境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一些素质要求,这些素质要求主要有:环境意识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职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10.本课程对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轨迹和阶段进行了初步的划分。

按本课程,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阶段划分为:萌芽;奠基;创立;发展;持续发展;深化11.环境教育的原则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准则,我们在进行环境教育时要遵循的原则有:整体性;批判性;生态性;现实性;实践性。

单项选择题:1.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确定世界环境日为:A. 3月12日 B. 6月5日 C. 10月1日 D. 12月25日2.下列不属于以可持续发展为伦理基础的环境教育的基本特征的是:A.发展性B.前瞻性C.改革性D.综合性3. 下列事件中不属于20世纪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的是: A.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B. 水俣病事件C. 印度博帕尔事件D. 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件4.环境教育目标要素不包括:A.知识目标B.态度目标C.意识目标D.情感目标5.二十世纪世界十大环境污染公害事件中,日本熊本的水俣病事件属于()污染A.放射性污染B.有机农药污染C.重金属污染D.微生物性污染6. 环境教育诞生的思想理论基础中,保证了环境教育诞生应具备的所有理论条件的理论基础是: A. 卢梭的自然教育主义 B.杜威的教育思想 C. 英国的自然学习D. 卢卡斯环境教育模式7. 下列不属于空间维度环境教育的是:A.学校环境教育 B.儿童环境教育 C.家庭环境教育 D.社区环境教育8. 在环境教育教学策略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的是:A. 讲演并重策略B. 探究引导策略C. 野外考察策略D. 模拟游戏策略9.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首次明确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该书发表于:A.1949年B.1962年C.1978年D.1987年10.针对环境教育的目标和课程等研究提出了四层次环境教育目的的人是:A. 雷切尔·卡逊B. H.R.亨格福德C. 约翰·杜威D. 卢卡斯11.下列观点中,反映了古人“参天化育”的生态观的是:A.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B. 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

焚蔽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C.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D.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12.下列不属于环境教学策略特点的是:A.可操作性B.启发性C.灵活性D.调控性13. 美国在世界上率先制定了第一部《环境保护法》,这是:A.1948年B.1962年C.1970年D.1978年14.环境教育的内容涉及各个学科,并与之相渗A. 理念相通B. 目标相合C. 内容相依D. 教学方法相同15.下列观点中,具有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天人合一”的生态观的是: A. 人是地球的主人,是自然的主宰 B. 人定胜天 C.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D.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16.不能直接体现高等师范院校担负着中小学环境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职能的优势的是:A.科研优势B.财力、物力优势C.师资培训优势D.业务指导优势17.下列属于空间维度环境教育的是:A. 儿童环境教育B. 中学环境教育C. 终身环境教育D. 学校环境教育18.设立自然保护区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 A.供人们游玩,发展旅游事业 B.保护野生动植物和自然景观 C.供人们狩猎D.更好发展农牧业生产19.目前基础环境教育主要采用学科渗透的环境教育模式。

下列属于环境教育在交叉学科中的渗透的是: A. 环境教育在物理学科中的渗透 B. 环境教育在地理学科中的渗透C. 环境教育在历史学科中的渗透D. 环境教育在美术学科中的渗透20. 《寂静的春天》一书是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

该书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惊世骇俗的预言,强烈地震惊了整个世界。

这本书的作者是:A. 雷切尔·卡尔逊B. 约翰·杜威C. 托马斯·普瑞查D. 卢卡斯21. 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发展的目标是满足人类的发展B. 人类的行为要受到自然界的制约C.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工具,人类可以征服自然D. 要注意代内、代际公平及空间与中间的公平22.下列不属于环境教育的特征的是:A.严密的逻辑性B.广泛的社会性C.跨学科的综合性D.手段的多样性23.首次提出“环境教育”一词,并在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上使用的是:A. 托马斯·普瑞查B. H.R.亨格福德C. 约翰·杜威D. 让·雅克·卢梭24. 率先颁布《环境教育法》,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政府在推动环境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责任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C. 美国D. 中国25. 下列不属于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类型的是:A.野外观察型B.描述解释型C.验证假设型D.设计发现型26.环境教育诞生的思想理论基础中保证了环境梭的自然教育主义 B. 杜威的教育思想 C. 英27.下列不属于环境教育评价类型的是: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反馈性评价28 探究引导策略是环境教育教学重要策略之一,倡导以问题为中心,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具有的特点是:A.挑战性B.严密的逻辑性C.专业性D.全面性29.下列不会直接构成对探究性教学影响的因素是:A.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B.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C.教学场所的选定D.教师的技能水平和引导策略30.下列不属于环境教育原则的是:A.批判性原则B.多样性原则C.整体性原则D.生态性原则31.下列属于200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是:A.只有一个地球B.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C.促进低碳经济D.环境与居住32. 我国学校环境教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重新定向阶段和创建绿色学校阶段,其中发展阶段的时间段为:A. 1949 ~1959B.1963 ~1973C. 1973 ~1983D. 1983 ~1992论述题:1.请分析生态文明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