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余热锅炉事故预案

余热锅炉事故预案

余热锅炉事故处理
余热锅炉事故处理
第一节: 余热锅炉满水
一.满水现象:
1.汽包水位计指示正值增大。

2.各低地水位表指示正值增大。

3.水位高水位信号报警。

4.给水流量不正常大于蒸汽流量。

5.主汽温度下降,蒸汽含盐量增大。

6.严重满水时,主蒸汽管道发生水冲击。

二.满水原因:
1.运行人员疏忽大意,对水位管理不够、调整不及时或误操作。

2.给水自动调节器失灵,给水调整装置故障,运行人员未及时发现和处理。

3.锅炉负荷增加过快或给水压力突然升高。

4.水位计、蒸汽流量表或给水流量表指示不准,使运行人员判断错误而操作错误。

5.汽包安全阀动作。

三.满水处理
1.当锅炉汽压及给水压力正常,而汽包水位超过最高水位线应采取以下措施:
2.验证各水位表指示的正确性,检查对照与汽包水位计指示是否一致(必要时冲洗汽包水位计)。

3.将给水自动改为手动控制,关小调节门或手动给水门,减少给水。

4. 如水位继续升高时,应开启锅炉紧急放水门或排污门。

4.1.经上述处理后汽包水位仍继续上升且超过+300mm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4.2.继续关小或全关给水门
4.3.停止锅炉上水,并通知汽机开启主汽门前疏水门,必要时应减锅炉部分负荷。

4.4加强锅炉放水,注意水位正常恢复。

5.如汽包水位已超过上部可见水位则应:
51.立即停炉,关闭电动主汽阀,打开主汽管道所有疏水阀。

5.2.加强锅炉放水,注意水位在汽包水位计中出现。

5.3.如在停炉过程中,水位已重新在汽包水位计中出现而主汽温又无明显降低时,可维持锅炉运行,并使汽包水位正常。

6.如因负荷骤增引起水位升高时,应暂缓增加负荷,如因给水压力异常升高而引起汽包水位升高时,应检查给水压力,打开回水阀,维持给水压力,使锅炉水位恢复正常。

第二节:余热锅炉缺水
一.缺水现象:
1.汽包水位低于正常规定值。

2.各水位表指示负值偏大。

3.水位低水位信号报警。

4.给水流量不正常小于蒸汽流量。

5.过热蒸汽温度上升。

二.缺水原因:
1.给水自动调节器失灵,给水调整装置发生故障,运行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2.水位计,蒸汽流量表或给水流量表指示不正确使运行人员误判断、误操作。

3.运行人员疏忽大意、对水位监视不够、调整不及时或误操作。

4.锅炉负荷骤减
5.锅炉给水系统故障或给水压力过低。

6.锅炉排污阀或管道泄漏,排污量过大。

7.锅炉受热面爆管。

8.安全阀动作时间过长或回座压力太低(水位先升后降)。

三.缺水处理:
1.当锅炉汽压和给水压力正常,而汽包水位低于正常水位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1.1.验证各水位表的指示正确性,并与就地水位计相对照(必要时冲洗水位计)。

1.2.若因给水自动调整器失灵而造成水位低时,应立即改为手动调整,开大给水电调阀增大给水量。

1.3.如用给水调节阀不能增加给水时则应投入给水旁路门增加
水量。

1.4.检查排污门,事故放水阀是否漏水,炉管及省煤器管是否破裂。

2.若因给水压力下降,应立即联系汽机提高给水压力:
2.1.如因给水压力迟迟不能恢复,使汽包水位计继续下降时,应降低蒸发量维持水位。

2.2.经上述处理后,汽包水位继续下降至-300mm时,除应增加上水外,要求汽机降负荷,降低锅炉负荷,准备停炉。

2.3.如汽包水位继续下降,且在汽包水位计中消失时,应立即停炉关闭电动主汽门。

3.由于运行人员疏忽大意,使水位在汽包水位计中消失且未能及时发现,而就地水位表指示正确,确认锅炉缺水时,须立即停止锅炉运行,关闭电动主汽门,给水门并按下列规定处理:
3.1.进行汽包水位计的叫水
3.2.经叫水后,水位在水位计中出现时,可增加锅炉给水并注意水位上升情况,当水位在汽包水位计中重新出现时,应尽快恢复锅运行。

3.3.经叫水后,水位未能在水位计内出现时,为严重缺水,禁止向锅炉进水。

3.4.叫水操作程序:
(1)开启汽包水位计放水阀。

(2)关闭汽阀
(3)关闭放水阀,注意水位是否在水位计中出现。

(4)叫水后,开启汽阀恢复水位计的投入。

第三节:余热锅炉水位计损坏
1.当汽包水位计损坏时,应立即将损坏的水位计解列,关闭水阀及汽阀,开启放水阀。

2.如汽包就地水位计损坏一台,应用另一台汽包水位计监视水位,并采取措施修复损坏的水位计。

3.如汽包水位计全部损坏,具备下列条件,允许锅炉继续运行两小时:
3.1.给水自动调整器动作可靠。

3.2.水位报警器正常。

3.3.两台平衡容器水位计指示正确,并且在4小时内曾与汽包就地水位计的指示对照过。

3.4.如给水自动调整或水位警报器动作不够可靠,在汽包水位计全部损坏时,只允许根据可靠的平衡容器位水位计,维持锅炉运行20 分钟。

3.5.如汽包水位计全部损坏,且平衡容器水位计运行不可靠时,应立即停炉。

第四节:余热锅炉汽水共腾
一.汽水共腾现象:
1.汽包水位指示急剧波动,严重时汽包水位计看不清水位。

2.蒸汽和炉水含盐量增大,过热蒸汽温度急剧下降。

3.严重时,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冲击,法兰处冒汽。

4.各地水位表失去恒定指示。

二.汽水共腾原因
1.炉水质量不符合标准,悬浮物或含盐量过大。

2.没有按规定的要求进行排污或连续排污量太小。

3.锅炉升负荷速度过大,使汽压急剧下降。

三.汽水共腾的处理
1.迅速适当降低该锅炉负荷,并保持稳定。

2.全开连续排污门,必要时开启事故放水门,加强放水,维持汽包水位略低于正常水位。

3.停止加药,通知化学人员取样化验,采取措施改善炉水品质。

4.开启过热器和蒸汽管道疏水阀,并通知汽机值班工打开主汽阀前疏水阀。

5.在锅炉水质未改善前,不允许增加锅炉负荷。

6.故障消除后,冲洗水位计。

7.经上述处理无效,汽温降至380℃以下时,应按照锅炉停炉处理,并加强换水工作,等化验人员通知炉水品质改善后,根据水质情况启动锅炉。

第五节:余热锅炉省煤器、蒸发器、过热器等的损坏
一.现象:
1.蒸汽压力和汽水压力下降。

2.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主蒸汽流量
4.损坏严重时有显著的响声,轻微泄漏时有蒸汽喳出的声音。

5.泄露严重时,向外漏灰、水或冒汽。

二.损坏的处理
1.损坏严重时,必须及时停炉,以免扩大影响。

2.如损坏不严重,可适当降低锅炉的蒸发量,在短时间内继续运行,并经常检查泄漏情况,如故障加剧,有损坏设备的危险时,需马上停炉。

3.停炉后关闭主汽门,适当开启对空排汽门。

第六节:余热锅炉管道水冲击
一.水冲击现象
1.给水管道水冲击时,给水压力表指示不稳定,蒸汽管道水冲击时,过热蒸汽压力表指示不稳定。

2.管道内有水击响声,严重时管道振动。

二.水冲击原因
1.给水压力或给水温度急剧变化。

2.给水管道逆止门动作不正常。

3.给水管道进水时,没有排尽空气或给水量过大。

4.冷炉上水过快,给水温度太高。

6.主蒸汽温度过低或蒸汽中带水。

三.水冲击处理
1.当给水管道发生水冲击时,可适当关小给水门。

2.如给水门后的给水管道发生水冲击时,可用关闭给水门,而后再缓慢开启给水门的办法消除。

3.蒸汽管道发生水冲击时,则必须开启蒸汽管道疏水,控制锅炉主蒸汽温度,同时通知汽机开启主汽门前疏水。

第七节: 余热锅炉负荷骤增
一.负荷骤增时的现象
1.锅炉汽压急剧下降。

2.蒸汽流量增加。

3.汽包水位瞬间上升而后下降。

4.过热蒸汽温度降低。

5. DCS发电机功率表的读数突然增加。

二.负荷骤增时的原因
1.汽轮发电机组负荷骤增,
2.汽机值班人员误操作,增加负荷过快,
3.外界影响。

三.负荷骤增时处理
1.根据负荷上升情况,稳定锅炉压力和温度。

维持汽包正常水位。

2.负荷继续上升应立即汇报值班领导,联系汽机运行人员适当
降低发电机负荷,注意维持锅炉正常汽压。

第八节:余热锅炉超压事故
余热炉在运行中,锅内的压力超过规定的值时,就可以定为超压事故。

一.事故原因:
1.汽轮发电机组负荷突然降低或完全甩去。

2.锅炉安全阀失灵,压力表指示错误。

3.运行人员操作不当。

二.处理方法:
1.减少或切断热源系统烟气。

2.迅速开启对空排汽阀,降低锅内压力。

3.校对压力表,加强锅内进水,加强排污。

4.必要时紧急停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