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动机连续运行的PLC控制 ppt课件

电动机连续运行的PLC控制 ppt课件


❖软继电器
❖ PLC梯形图中的某些编程元件沿用了继电器 这一名称,如输入继电器、输出继电器、内部辅 助继电器等,但是它们不是真实的物理继电器, 而是一些存储单元(软继电器),每一软继电器 与PLC存储器中映像寄存器的一个存储单元相对 应。该存储单元如果为“1”状态,则表示梯形图 中对应软继电器的线圈“通电”,
HL2 HL3
FR
M 3~
❖ 功能分析:
❖ (1)当接通三相电源时,电动机M不转; ❖ (2)当按下正转启动按钮时,电动机M连
续运转 ❖ (3)当按下停止按钮时,电动机M停转
二、基础知识
❖梯形图
❖ 梯形图是PLC使用得最多的图形编程语言, 被称为PLC的第一编程语言。
❖四个概念
❖ 软继电器、能流、母线 ❖ 梯形图的逻辑解算
位操作类指令
1. 逻辑取(装载)及线圈驱动指令
LD(load):常开触点逻辑运算的开始 。
LDN(load not):常闭触点逻辑运算 的开始
=(OUT):线圈驱动指令。
2. 触点串联指令A/AN指令 A (And):与操作,表示串联连接单个常开触点。 AN (And not):与非操作,表示串联连接单个常闭触点。
三、位逻辑指令
1) 输入继电器 I
I0.0=“0”:输入点状态为“断” I0.0=“1”:输入点状态为“通”
2) 输出继电器(输出映像寄存器):Q Q0.0=“0”:输出点状态为“断电”Q0.0=“1”:输出点状态为“通电”
3) 辅助继电器:M
M作为逻辑运算中的中间继电器来使用,暂存中间状态。 M也称为内部标志位(Marker)。
,这一方向与执行用户程序时的逻辑运算的顺序
是一致的。能流只能从左向右流动。利用能流这
一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梯形图
。图a中可能有两个方向的能流流过触点5(经过
触点1、5、4或经过触点3、5、2),这不符合能
流只能从左向右流动的原则,因此应改为图b所示
的梯形图。
母线
❖ 梯形图两侧的垂直公共线称为母线(Bus bar)。在 分析梯形图的逻辑关系时,为了借用继电器电路图的 分析方法,可以想象左右两侧母线(左母线和右母线 )之间有一个左正右负的直流电源电压,母线之间有 “能流”从左向右流动。右母线可以不画出。
可以将PLC想象成是一个控制箱,其外部接 线图描述了这个控制箱的外部接线,梯形图是 这个控制箱的内部“线路图”,梯形图中的输 入位和输出位是这个控制箱与外部世界联系的 “接口继电器”,这样就可以用分析继电器电 路图的方法来分析PLC控制系统。
基本方法 ①了解和熟悉被控设备的工作原理、工艺过程
置位/复位指令 S/R
❖ 置位(S)和复位(R)指令根据逻辑运算 结果(RLO)的值来决定操作数的信号状 态是否改变,
❖对于置位指令(S),
❖一旦RLO为“1”,则操作数的状 态置“1”,即使RLO又变为 “0”,输出仍保持为“1”;若 RLO为“0”,则操作数的信号状 态保持不变。
❖只有复位指令(R)才能把它变为 零
3.2 电动机PLC控制
主讲:
第七周
主要内容
1.电动机运行控制线路 2.置位和复位指令,SR指令 3.根据继电器电路图设计PLC梯形图 4.程序编写 5.控制逻辑仿真
一、电动机连续运行PLC控制
一、电动机连续运行控制线路
L1 L2 L3 N
QF FU1
KM
FR SB1
SB2
KM KM
HL1 KM
梯形图的编程规则
五、根据继电器电路图设计 PLC梯形图
PLC使用与继电器电路图极为相 似梯形图语言。根据控制继电器的 电路图设计PLC梯形图,是系统升级 改造和学习PLC梯形图编程的比较实 用的方法。
基本方法
继电器电路图是一个纯粹的硬件电路图。将 它改为PLC控制时,需要用PLC的外部接线图和 梯形图来等效继电器电路图。
3. 触点并联指令:O(Or)/ON(Or not)
O:或操作,表示并联连接一个常开触点。 ON:或非操作,表示并联连接一个常闭触 点。
网络1 LD I0.0 O I0.1 ON M0.0 = Q0.0
网络2 LDN Q0.0 A I0.2 O M0.1 AN I0.3 O M0.2 = M0.1
❖对于复位(R)操作,
❖一旦RLO为“1”,则操作数的状 态置“0”,即使RLO又变为 “0”,输出仍保持为“0”;若 RLO为“0”,则操作数的信号状 态保持不变。
位操作类指令
网络1 LD I0.0 S …Q…0.0, 1
网络2 LD I0.1 R Q0.0, 1
RS和SR触发器
SR触发器为“置位优先”型触发器(当R和S驱
梯形图的逻辑解算
❖ 根据梯形图中各触点的状态和逻辑关 系,求出与图中各线圈对应的编程元件的 状态,称为梯形图的逻辑解算。梯形图中 逻辑解算是按从左至右、从上到下的顺序 进行的。解算的结果,马上可以被后面的 逻辑解算所利用。逻辑解算是根据输入映 像寄存器中的值,而不是根据解算瞬时外 部输入触点的状态来进行的
起动保持停止电路(起保停电路)
1
I0.0 I0.1 Q0.0
LD I0.0 起动 I0.0
0
()Hale Waihona Puke O Q0.0 停止 I0.1
0
1
Q0.0
AN I0.1
11
= Q0.0
Q0.0
用S7-200仿真演示
四、梯形图的基本绘制规则
❖ 1)NETWORK ❖ 2) 能流/使能 ❖ 3)编辑顺序 ❖ 4)编号分配 ❖ 5)内、外触点的配合 ❖ 6)触点的使用次数 ❖ 7)线圈的使用次数
动信号同时为“1”时,触发器最终为置位状态
);
RS触发器为“复位优先”型触发器(当R和S驱
动信号同时为“1”时,触发器最终为复位状态
)。
RS触发器和SR触发器的“位地址”、置位(S)
、复(S)及输出(Q)所使用的操作数可以是:I、
Q、M、L、D。
回本段
RS触发器指令的真值表
位操作类指令应用实例
❖ 其常开触点接通,常闭触点断开,称这种 状态是该软继电器的“1”或“ON”状态。 如果该存储单元为“0”状态,对应软继电 器的线圈和触点的状态与上述的相反,称 该软继电器为“0”或“OFF”状态。使用 中也常将这些“软继电器”称为编程元件。
能流

如上图所示触点1、2接通时,有一个假想的
“概念电流”或“能流”(Power Flow)从左向右流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