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质量管理制度

1质量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品管部质量管理制度目录第一部分:品管组织架构及主要岗位职责一、组织架构图 (1)二、主要岗位职责 (2)第二部分:原料、包材标签的品质控制制度一、原料品质验收流程图 (4)二、原料取样验收标准 (5)三、添加剂原料的验收流程标准 (9)四、包材、标签品质验收流程图 (10)五、包材、标签的取样验收标准 (11)六、原物料不合格的处理标准 (16)第三部分:成品的品质控制制度一、成品品质验收流程图 (17)二、成品取样标准 (18)三、成品不合格的处理制度标准 (19)第四部分:化验室的品质管理制度一、化验室的工作守则 (21)二、检验数据、报告单的管理 (21)三、原料、成品留样及观察记录的管理 (23)四、化验室的卫生管理 (25)五、化验室的安全、危险品的管理 (26)六、标准试剂的配置、储存管理 (29)七、检测方法标准(具体内容见“检测方法操作标准书”) (30)八、仪器操作方法标准(具体内容见“仪器操作方法标准书”) (32)第五部分:现场品控的品质控制制度一、现场质量巡查制度 (34)二、原料现场品控的职责 (35)三、生产现场品控的职责 (36)第六部分:计量管理制度一、总要求 (37)二、品控部计量器具管理 (37)三、生产部计量器具管理 (38)四、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保养制度 (38)五、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 (39)六、计量器具的采购、入库、流转、报废管理制度 (39)七、计量原始数据、技术档案和资料的保管、使用制度 (40)第七部分:附件一、品管部表单记录名称汇总表 (41)第一部分:品管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一、组织架构图二、主要岗位职责1、在总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全公司原料、成品、半成品、包装物料、标签等质量监督管理,定期不定期对本公司原料、成品、半成品、包装物料、标签等质量进行检查,其工作不受生产部门的干涉。

2、抽检当日购进的原料、包装物料、标签等和当班生产的成品、半成品。

并做好样品的编号、记录、留样等工作。

3、取好及收到原料、成品、包装物、标签样品后,依原料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并根据检测结果情况通知仓管员是否接收及成品是否可发货。

4、对原料、成品、半成品、包装物料、标签等进库,产品出库有决定权,对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有权停止生产、停止销售并及时提出处理办法,并向上级主管汇报。

5、对添加剂原料要查核其名称、规格、有效成份、生产企业、生产批号、有效期、检验合格证、批准文号、进口登记证号、包装及外观质量等(并要求供应商提供检测报告),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入库。

6、严格按标准对成品、半成品、包装物和标签进行检验,并根据检测结果开具检验报告。

7、进行原料、成品、半成品、包装物、标签等的检、化验分析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结论应具备准确性,不得随意作结论,不允许做假,原始记录应整洁完整。

8、做好化验室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以防质量事故、安全事故的发生。

9、对所有检验数据的准确性、错检、漏检负责。

10、包材、标签的设计及入库的验收。

11、生产许可证的每年的年审备案及一切与上级饲料管理部门的联络、沟通工作。

12、企标的申请备案办理。

13、全公司强检计量器具的管理及周期检定的工作。

14、负责公司的原料及生产的现场品管监督工作。

15、负责对原物料验收标准、检测方法、仪器操作方法的制订、修订工作。

16、做好质量档案工作。

内容包括原始记录、留样观察记录、质量抽查报告、检化验报告、品质异常不合格通知单、客诉抱怨处理单、计量器具检定证书、化验室设备说明书及相关的质量管制标准书等。

第二部分:原料、包材、标签的品质控制制度一、原料品质验收流程图(一):原料取样原则1:取样时注意安全。

2:取样必须携带抽样钎样品袋、记号笔等工具。

3: 样品的采取应力求随机、广泛、以具有代表性。

4: 抽取样品不可太少,尽量减少误差,并且留样以备检查。

5: 若每批原料数量太大,应酌予分批并分别取样。

6: 视供应商及运送者的信誉,实际的品质及运送状况弹性调整抽样次数。

7: 抽样过程中应用眼观、手抓、鼻嗅等感官检查品质,发现品质异常应时立即处理并知会相关部门的主管。

8: 雨、雪、雾天气到公司未盖篷布的及包装袋上无标签的原料(原粮例外,如玉米、大麦、小麦、高粱等)不予取样,通知采购部门一律退回。

(二): 30%取样检验及监控1:固体原料(1)包装原料,应对外围包装袋抽取样品,取样点在车辆四周平均分散抽取不少于30%包装袋,抽样方法:抽样钎槽口向下,沿包装袋的对角线插入,然后转动抽样钎至槽口向上,倾斜抽样钎使样品从底部孔中流入样品袋中,样品重量不少于1公斤,抽样完毕后应在样品袋上注明原料名称、产地(供应商)、进货日期、车号或收货通知单号。

(2)散装原料散装的原料。

取样时根据车的大小不同选取的取样点的数量也不同,一般至少是5个、8个、11个点。

按长方形四个顶点和对角线的交点作为取样点。

但是四周的取样点必须离边缘约在0.5m处。

抽取样品倒入取样袋。

样品重量不少于1.5公斤,抽样完毕后应在样品袋上注明原料名称、产地(供应商)、进货日期、车号或收货通知单号。

对于散装原料也可用取样钎在卸货过程中边卸货边取样,取样时要考虑在不同的点上取样,取样点也按照原料数量的吨位要求来进行取样。

图例:散装原料取样点参考图及取样工具30吨以上 10--30吨以下 10吨以下2:液体原料对液体原料则按来货总桶数的30%数量取样。

抽样工具:口径2—2.5cm、长度不低于桶高的玻璃管或PVC管子。

抽样方法:手执抽样管向下(上口用大拇指压住)将管子缓慢插入桶内所需的位置(一般分上、中、下三层),放开大拇指待样品流入抽样管后用大母指紧按住管子的上口,抽出管子后将管子下口对准盛样器(至少能存放2升的容器),再放开大母指将样品放入盛样器。

将所抽样品混合均匀,取其中的500ml,装入留样瓶,贴上标贴,并在标贴上注明原料名称、产地(供应商)、进货日期、车号或收货通知单号,用于成份分析。

油罐车转运之液体原料应自上方开口取样,取样方法与桶装的一致。

对于液体原料在取样中发现原料有异常怀疑时应加大取样点。

(三):样品检测和标示1: 对于原料品控员取样后对其检则外观指标(颜色,气味,霉变,掺杂、细度等)或快侧水分,合格的则入库。

达到退货标准的则通知采购部门退货处理,在允收扣款标准内的则填写“不合格通知单”知会采购部且在供应商同意的前提下也可签字入库。

2: 其它营养指标依规定尽速送化验室进行营养成分化验分析。

3: 每车原料中所抽取样品,外观品质若无异常,则将样品混合好,并用油性记号笔在袋上记录原料名称、供应商、进货日期、车号或收货通知单号。

若发现部分包装袋内原料异常(如颜色,气味,霉味等)且数量大于10%的则退货,在10%以内的则用记号笔在异常袋上作记号,在监控卸货时将其不卸由驾驶员带回去。

同时将正常与异常原料分装在不同的样品袋中,并用油性记号笔在样品袋上做好记号等,样品全部带回化验室,以备进一步检化验。

4: 从车上取回的30%原料样品送到检验室后,由化验员进行成分分析,必要时配合检则外观(颜色,气味,霉变,掺杂等)及快侧水份等检测。

5: 营养成分经复测不合格的原料,有化验员填写“检验报告单”通知采购部(注明扣款或退货),并有原料品控员或知会仓管员在相应的桩位上挂上“不合格”标示。

化验室应保留样品,以备查核。

(四):100%卸货检查及监控1:100%卸货检查系在卸货过程中实施,原料品控取样人员在卸货中应全程在现场监视。

2:原料进入卸货区域在卸车时,取样员应依照30%样品之品质检查结果(如水份,杂质等)进行卸货时的监控。

3:在卸货的同时进行100%检查,取样员要上车检查,主要针对30%取样时未采到的原料进行感观检查。

发现不合格的原料,必须挑出,并填写“不合格通知单”通知采购部,视不合格情况作扣款或退货处理并标示。

4:100%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而不能立即决断时,可令暂停卸货,并取样后知会主管,以作出决策。

5:对于弄虚作假,故意把品质低劣、不合格的原料码放里层或底部进行蒙骗的供应商,应当场退货,留样知会部主管及采购部,必要时知会总经理。

6:100%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品质异常原料,需要取样,并送回化验室进行检测分析,并以100%样品化验结果为该批原料最终结果。

7:100%检查取样化验结果如不合格,有检验员填写“不合格通知单”通知采购部(注明扣款或退货),并有原料品控员或知会仓管员在相应的桩位上挂上“不合格”标示。

化验室要保留样品,以备查核。

三、添加剂原料的验收流程标准1.目的:为使进公司的添加剂原料都符合公司采购标准,且要满足国家农业部的规范要求。

2. 范围:所有进公司的添加剂之原料。

3. 作业内容3.1 品控部接到《原物料入库通知单》后,对添加剂原料及时查核其:产品名称、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号、批准文号、进口登记证号、有效期、有效含量、检测报告等。

3.2 如查核到相关证号有不符合的添加剂原料,或外包装破裂、受潮、二次缝包等异常应及时通知采购部作退货或换货处理,并知会仓库管理员该批货物禁止入库。

3.3 将查核的信息填入《添加剂原料证号查核汇总表》,月底汇总发部门主管且存档。

3.4 进货时暂时无检测报告的原料,则提供给采购部当天进货添加剂的生产日期或批号,以便采购通知供应商提供该批原料的检测报告。

3. 5 所有添加剂原料的供方检测报告全部有品控部存档以便追溯。

4.备注所有添加剂原料品种要符合《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中的规定。

四:包材、标签品质验收流程图五:包材、标签的取样验收方法及验收规格标准 (一):包材(二):标签1、标签的标准要求22.1抽样计划:依每天每品种进厂数量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其抽样数为进货数量的1%。

2.2 允收水准:2.2.1外观a.色泽:同标准色,色泽均匀,无色差。

b.涂塑:涂塑平整,均匀。

c.印刷:字迹清晰、无错字、无污染色。

2.2.2尺寸、重量规格验收以上表为准。

2.3入厂检验:尺寸测定:以钢卷尺或塑料直尺测量其长度与宽度。

2.4处理:2.4.1色泽明显差异拒收。

2.4.2印刷有错误拒收。

2.4.3扣款:尺寸:低于标准规格0.5cm以上拒收,在0.5cm以内扣款。

扣款公式:规格值-实测值扣款金额 = ————————×数量×单价×2.5规格值2.5备注:2.5.1品质规格除须符合有关以上之规定外,仍须符合买卖双方所定之契约相关品质规定。

2.5.2不符合规格之标签拒收后,供应商应立即送入新标签,不得延误生产部的正常使用。

六:原物料不合格的处理标准2. 范围:所有不符合采购规格之原(物)料。

3. 工作内容知会供应商3.1 作业流程:品管部门 原料仓库 品管部门(确认)必要时知会生产、技术经理及总经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