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活动(教案)书写的基本格式
“书写教案”是幼儿教师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但我们老师,尤其是刚刚步入幼教行业的新老师在书写教案时常常会有这样那样的困惑,如:教学目标过于笼统不具备可操作性;教学活动过程过于简单没有指导性等等,所以今天,本人在以往一些专家的指导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前提下,就自己的理解,把教案中的每一个环节做一个简单的说明,也就每一项该怎样写、按什么要求写简单整理了“幼儿园教学活动(教案)书写的基本格式”,希望能与大家一同分享!
一、活动名称:
*题目格式应为:XXX活动:XXXXXXX(注明活动设计的领域和名称)如:社会活动:整理图书。
* 我园还要求:
1、有子领域的要加注子领域。
如:音乐活动:歌唱“买菜”;
2、一些游戏化名称的数学活动要求备注出本活动的具体知识技能是什么。
如:数学活动:玩具找家(颜色分类)
二、设计思路:简单扼要阐述活动设计主题内容选材、生成的背景及对整个教学活动设计的想法等。
三、活动目标:目标的制定要符合纲要的精神,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要,从幼儿发展的角度确定目标。
*如:“能XXXXXX”“会XXXXXXX”“掌握XXX XX”“学会XXXXX”“明白XXXX”“懂得XXXX”;
*目标不宜笼统,要具体明确出现具体的经验,可操作、可衡量;
*目标数量不宜过多,重点呈现新的经验和需要重复的重要经验,以2-3条为宜;
*目标应直接、明确呈现经验不需要先呈现途径和方式(如“通过XXX”或“在XX过程中”)还要避免直接叙事不直接呈现经验。
(如:“让幼儿做一个XXXX”);
*目标的书写按照活动经验获得的相对先后顺序排列。
四、活动准备:包括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
*物质准备包括围绕教学内容为幼儿提供支持其学习的活动环境、活动材料等,必要的教玩具名称,有场地布置的教学活动还需画出场地布置示意图(如体育活动)。
如需要幼儿用书,通常放在活动准备的最后一条,材料也不宜过多过杂。
要从目标和环节的实际需要出发。
*心理准备一般可有可无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一项准备都会在教案中省略掉
五、活动过程或教学过程:
*活动过程中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实际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体现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体验式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要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充分体现师幼互动。
*活动环节中应体现教师干什么,引导幼儿干什么,每一个环节一定要为幼儿发展而设计,教师的言行以调动幼儿学习为目的。
*准备的材料应该在环节中说明什么时候用上,反之,活动中使用的材料应在准备中有交代;
*任何自编自创的游戏、纸工等,必须注明玩法、目标,有故事的需要附故事原文。
六、活动延伸(不需要延伸的可以不写这个环节)
*根据具体活动的情况决定否需要活动延伸;
*活动可向区域活动、生活活动及家庭中延伸;
*活动延伸可以包括重复强调和后续拓展两种类型;
*说明向哪里延伸、做什么和怎么做,可巩固什么经验或让幼儿得到什么新经验。
备注:
1、我园对于活动过程中标题数字的统一使用方式依次为:一、→(一)→ 1、→(1)→ a、。
2、不要用老师的话作为某个环节的标题,老师的话一般只是交代过渡或引导语,标题应该是对于以下过程内容或目的的总结性语言。
七、教学反思(或效果分析):分析教学活动中的成功与不足,并提出有效对策,也就是怎样解决的。
对于以上的教学活动设计(教案格式)的表述,本人认为,是比较规范的书写格式,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幼儿教师来说应该比较实用。
好的书写教案的习惯,不但能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更便于我们积累工作经验,总结不足。
真诚的希望老师们能将自己在工作中的好的见解提出来和大家分享,在我们彼此交换思想的同时,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新收获的!
我园的教育教学文本:
1、教学日计划
2、主题计划
3、周计划
4、观察记录
5、个案观察
6、家访记录
7、班务计划及班级家长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