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优质学案:中国地理分区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优质学案:中国地理分区

第二节中国地理分区西北、考点一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知识整合]1.四大区域的划分(1)具体划分及界线(2)划分的主导因素⎩⎨⎧南方与北方:气候北方与西北:夏季风影响青藏与西北、北方、南方:地形2.北方地区1.近几年,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趋缓,其原因是什么?提示 ①黄土高原地区植树造林,水土保持明显,河流含沙量减少;②黄河中游修建水库,向下游输入的泥沙减少。

3.南方地区(1)地形区:A 江南丘陵、B 浙闽丘陵、D 南岭、E 云贵高原。

(2)河流:长江、珠江、C 澜沧江、M 汉江。

(3)铁路线:京广线、I 宝成线、F 焦柳线、G 京九线、H 浙赣线等。

(4)丰富的水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珠江上游。

(5)工业基地: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洞庭湖面积减小的原因是什么?提示①围湖造田;②山区植被破坏,河流泥沙含量大,泥沙淤积湖泊。

[深度解读]1.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差异【特别提醒】我国区域差异不仅表现在区域之间,而且还表现在区域内部,如北方地区中华北地区、东北地区的差异也非常明显。

3.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秦岭—淮河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南北两侧地理事象差异很大,如下表所示。

命题角度一东北地区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1.(2013·北京文综,1~2)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2)东北平原()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及我国的河流。

日出的早晚与昼长、经纬度位置有关,图中甲地虽然位于我国的最东部,但由于纬度较高,冬季昼短夜长,因此日出较晚,A错误;漠河不在北极圈内没有极昼现象,B错误;图中漠河以北的河流(黑龙江)的众多支流源于大兴安岭西侧,向东注入海洋,完全属于外流区,C错误;松花江干流由西南流向东北且纬度高,有结冰现象,会出现凌汛现象,D正确。

第(2)题,以东北地形图为切入点,考查该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从图中可看出东北平原中部是松花江和辽河的分水岭,因此地势中间高,南北低;东北平原夏季降水较多,不会出现伏旱现象;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水平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而不是商品棉基地。

『答案』(1)D(2)A命题角度二西南地区花椒生产区位条件分析2.(2013·海南地理,4~5)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要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

武都(位置见下图)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

据此完成(1)~(2)题。

(1)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优越的主要原因有()①纬度较高②海拔较高③位于夏季风迎风坡④年温差较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不便B.人力成本上升C.土质退化D.种植面积扩大『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农业区位。

根据题目中的叙述:花椒的生活特征为:喜光,耐寒,耐旱。

四川盆地为盆地地形,云量多,太阳辐射弱。

而武都根据图示: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所以气温较低,光照较强。

所以本题选择A项。

第(2)题,根据题目叙述花椒的果实需人工采摘,所以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的成本上升,花椒的生产成本上升。

所以本题选择B项。

『答案』(1)A(2)B命题角度三东南沿海省区自然地理特征分析3.[2014·福建文综,37(2),11分]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材料二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

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

简述该省发展海洋经济有利的自然条件。

(11分)『解析』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交通、资源等方面分析。

『答案』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滨海平原面积较大;气候温暖湿润;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大陆架宽阔,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丰富。

考点二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知识整合]1.西北地区1.西北地区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有哪些?提示①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合成的有机物多;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储存。

2.青藏地区(1)地形区:图中的a 祁连山脉,b 巴颜喀拉山脉,c 唐古拉山脉。

(2)气候:典型特征:气温低(高寒)。

(3)河流:图中的d 金沙江,e 怒江,f 澜沧江。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

(4)城市:g 拉萨,h 格尔木,i 西宁。

(5)交通①公路运输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②西宁至拉萨的铁路是青藏铁路。

(6)农业①高寒牧业: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优良畜种。

②河谷农业⎩⎨⎧分布:藏南谷地和湟水谷地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点睛】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夏季平均气温为全国最低,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水平差异明显;喜马拉雅山等山地由于海拔高,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显著。

2.为什么青藏高原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 提示 青藏高原上的河谷地带海拔较低,热量较充足。

[深度解读]1.用整体性原理分析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2.用差异性原理分析两地区的内部差异天山北坡森林带以下的草场(山麓地区),冬季气温较上部气温(山腰处草场)高,宜作冬季牧场,森林带以上的草场因冬季气温低,宜作夏季牧场,选择轮流利用草场,可以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

[对接高考]命题角度一新疆西部区域特征分析1.(2014·四川文综,7~8)下图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2)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A.草地>荒地>林地B.耕地>林地>荒地C.荒地>草地>耕地D.林地>耕地>草地【审题突破】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该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 mm。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答案』(1)C(2)C命题角度二河谷地区地理特征分析2.(2011·海南地理,18~20)某考察小组在7月份进入一个海拔3 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

据此完成(1)~(3)题。

(1)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A.昼夜温差大B.年降水量少C.水土流失严重D.地质灾害频发(2)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A.当地降水B.远程调水C.冰雪融水D.地下水(3)该河谷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A.甘B.新C.藏D.滇『解析』第(1)题,山坡植被状况受降水量多少影响。

第(2)题,依据河谷的海拔3 000多米,可判断该地海拔高,位于青藏高原,则河流补给水源为冰雪融水。

第(3)题,唯有青藏高原上才能出现海拔为3 000多米的河谷。

『答案』(1)B(2)C(3)C命题角度三内蒙古地理特征及工业发展3.(2010·广东文综,41(1)、(3)、(4),19分)E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著称。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材料一1990~2005年E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材料二2008年E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

(1)该市2005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1990~2005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

该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是________。

(6分)(2)影响该市“羊”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

2008年该市的支柱工业部门是________。

(4分)(3)该市规划了一个工业园区,拟引进图乙中的三类工业部门,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应选择哪三类?为什么?(9分)『解析』第(1)题,阅读图甲,该市2005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1990~2005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内蒙古西南部地处温带,植被以草原为主,是温带草原带。

第(2)题,内蒙古草原广阔,农业以畜牧业(牧羊)为主,可大力发展“羊”产业;通过图乙可知,2008年该市的支柱工业部门是煤炭开采业。

第(3)题,该地支柱工业部门是煤炭开采业,可发展以煤炭为原料的相关产业和能耗较高的产业,如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供应业、炼焦及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

『答案』(1)草地林地温带草原带(2)原料煤炭开采业(3)三类工业部门: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供应业)、炼焦及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

理由:①充分利用当地资源;②考虑工业部门之间的前后向联系,增加产品附加值;③共享技术及基础设施,降低成本。

考点三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知识整合]1.省级区域——香港和澳门(1)位置与范围①香港:第三产业发达,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

②澳门:第三产业发达,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③与内地联系: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而香港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2.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1)范围:包括台湾岛及图中a澎湖列岛、b钓鱼岛等周围许多岛屿。

(2)城市:台湾主要城市有:c台北、d高雄。

(3)地形地质①台湾岛地形约有2/3为山地,岛上河流湍急,水能蕴藏量大。

②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岛上多火山、地震。

(4)资源: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海盐、水产等资源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亚洲天然植物园”。

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5)经济: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点睛】港澳台与祖国大陆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特别是2013年以来赴台旅游的持续增温,使得这一考点成为命题的焦点,要引起高度重视。

3.跨省区域——长江沿江地带(1)填出图中的河流与城市a岷江,b汉江,c赣江,d攀枝花,e长沙,f南京。

(2)沿江地带的辐射带动作用: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H”形格局。

(3)沿江地带的工业【点睛】长江沿江地带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备考时要结合长江的水文特征、水利水害、开发治理等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深度解读]1.省级区域:北京市、台湾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区域差异热带季风气候,原始热带雨地形多样,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湖密(1)纽带作用:沿江地带与沿海经济带及西部地区构成“H”形格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