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防水材料抽查实施规范(doc 11页)

建筑防水材料抽查实施规范(doc 11页)

建筑防水材料抽查实施规范(doc 11页)2008-7-22发布 2008-10-1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建筑防水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国家及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建筑防水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其它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及针对特殊情况的监督抽查可参照执行。

监督抽查产品范围包括建筑防水卷材和建筑防水涂料。

本规范内容包括产品分类、术语和定义、企业规模划分、检验依据、抽样、检验要求、判定原则及异议处理复检。

2 产品分类2.1 产品属性2.2产品种类3 术语和定义3.1 胎基材料:用于沥青防水卷材中间部位,作为增强层的材料。

3.2 聚酯胎(毡):以涤纶纤维为原料,采用针刺法经热粘合或化学粘合方法生产的非织造布。

3.3 玻纤胎(毡):以中碱或无碱玻璃纤维为原料,用粘合剂湿法成型的薄毡或加筋薄毡。

3.4 聚酯毡、网格布:以聚酯毡与中碱或无碱玻纤网格布复合成的胎基。

3.5 玻纤毡、网格布:以玻纤毡为基毡,用中碱或无碱玻纤网格布复合成的胎基。

3.6 无纺布、网格布:以涤纶纤维及植物纤维采用化学粘合制成的非织造布与中碱或无碱玻纤网格布复合成的胎基。

4 企业规模划分5 检验依据下列文件凡是注明日期,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328 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GB/T 328.3-1989 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不透水性GB/T 328.5-1989 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耐热度GB/T528-199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测定GB/T529-1999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eqvISO34-1:1994)GB/T1690-2006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ISO1817:2005,MOD)GB/T3186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GB/T3512-200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eqvIS0188:1998) GB/T7762-2003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IS01431-1:1989,MOD) GB12573 水泥取样方法GB12952-2003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GB12953-2003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GB/T13022-1991 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16777-1997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18173.1-2006 高分子防水材料第1部分:片材GB18242-2000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3-2000 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T18244-2000 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试验方法GB/T19250-2003 聚氨酯防水涂料JC/T690-1998 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JC/T894-2001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国家质检总局第13号令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6 抽样6.1 抽样产品品种及型号、规格6.1.1 建筑防水卷材6.1.1.1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按不同胎基,不同上表面材料分为6个品种:6.1.1.2 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按复合胎体及上表面材料的不同可分为16个品种:6.1.1.3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执行GB12952-2003、GB12953-2003标准的产品,按有无复合层分类:无复合层的为N类、用纤维单面复合的为L类、织物内增强的为W类。

按物理力学性能分为I型和Ⅱ型。

执行GB18173.1-2006标准的产品,分类分别为均质片JS1、JF3;复合片分别为FS1、FF;点粘片DS1。

6.1.1.4 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片)材、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硫化橡胶类JL1、JL2;非硫化橡胶类JF1、JF2。

6.1.1.5 聚乙烯防水卷(片)材、乙烯乙酸乙烯防水卷(片)材、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均质片树脂类JS2、复合片树脂类FS2、点粘片DS2。

6.1.2 建筑防水涂料6.1.2.1 聚氨酯防水涂料产品按组份分两种:单组份S、多组份M;按拉伸性能分为I、Ⅱ两类。

6.1.2.2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产品分为I型和Ⅱ型。

6.2 抽样方法、基数及数量在企业的成品库内或市场随机抽取经企业检验合格或以任何方式表明合格的产品,所抽取的产品应在产品贮存期内。

6.2.1 建筑防水卷材6.2.1.1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同一类型、同一规格10000m2为一批,不足10000m2时亦可作为一批,最少抽样基数不低于300m2。

在批中随机抽取一卷作为物理力学性能试样卷。

将该卷材切除距外层卷头2500mm后,顺纵向切取长度为800mm的全幅卷材试样二块(其中一块为备用样)。

在该批产品中再随机抽取一卷用同样方法切取800mm的全幅卷材一块作为单项复验样品。

6.2.1.2 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以同一类型、同一规格、同一等级1000卷为一批,不足1000卷时亦可作为一批,最少抽样基数不低于30卷。

在批中随机抽取一卷作为物理力学性能试样卷。

将该卷材切除距外层卷头2500mm后,顺纵向切取长度为800mm的全幅卷材试样二块(其中一块为备用样)。

在该批产品中再随机抽取一卷用同样方法切取800mm的全幅卷材一块作为单项复验样品。

6.2.1.3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执行GB12952-2003、GB12953-2003标准的产品,以同类同型的10000m2为一批,不足10000m2时亦可作为一批,最少抽样基数不低于300m2。

在批中随机抽取一卷作为物理力学性能试样卷。

在距外层端部500mm处顺纵向切取 1.5m全幅卷材试样二块(其中1.5 m为备用样)。

另外在该批产品中再随机取一卷顺纵向切取0.5 m的全幅卷材一块作为单项复验样品。

执行GB18173.1-2006标准的产品,按6.2.1.4执行。

6.2.1.4 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片)材、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聚乙烯防水卷(片)材、乙烯乙酸乙烯防水卷(片)材、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聚氯乙烯防水卷材、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以同品种、同规格的5000m2片材(如日产量超过8000 m2则以8000 m2)为一批,最少抽样基数不低于300m2。

在批中随机抽取一卷作为物理力学性能试样卷。

在距外层端部300mm处顺纵向切取1m的全幅卷材试样二块(其中一块为备用样),按同样方法取二卷分别顺纵向切取0.5m全幅试样各一块作为单项物理性能复验样品。

6.2.2 建筑防水涂料6.2.2.1 聚氨酯防水涂料以同类型、同规格15t为一批,不足15t亦作为一批(多组分产品按组分配套组批), 最少抽样基数不低于0.5t。

在批产品中按GB/T3186规定取样,总共取6kg样品(其中3kg为备用样品,多组分产品按配比取)。

再按同样的方法取3kg样品作为单项复验用样品。

6.2.2.2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以同一类型的10t产品为一批,不足10t也作为一批,最少抽样基数不低于0.5t。

在批中产品的液体组分抽样按GB3186的规定进行,配套固体组分的抽样按GB12573-1990中袋装水泥的规定进行,两组份共取10kg样品,其中5kg为备用样品,再按同样的方法加倍抽样,取二个1kg样品作为单项复验用样品。

6.3 样品处置卷材样品在裁好时应及时用记号标识该样品的状态(试样、备用样、单项复验样),样品宜采用硬质芯卷取包装;涂料样品中液体组份应放入不与样品发生反应的干燥密闭容器中密封包装, 固体组份包装应密封防潮,试样和单项复验样包装在一起,备用样单独包装。

并用封样单封存样品,由抽样人在封样单和样品包装上骑缝签名。

标明“试样”、“备用样”和“单项复验样”。

6.4 抽样单应按有关规定填写抽样单,并记录被抽查产品及企业相关信息。

同时记录被抽查企业上一年度生产的建筑防水材料产品销售总额,以万元计;若企业上一年度未生产,则记录本年度实际销售额,并加以注明。

7 检验要求7.1 检验项目及重要程度分类(见表1、表2)项目。

7.2 产品实物质量检验项目和标签质量检查项目产品实物质量检验项目为:除标签项目外的所有检验项目;标签检查项目包括标签中的防水材料名称、产品标记、生产日期或批号、生产厂名和地址。

7.3 检验应注意的问题7.3.1 检验机构接收样品应当有专人负责检查、记录样品的外观、状态、封条有无破损及其他可能对检测结果或者综合判定产生影响的情况,并确认样品与抽样单的记录是否相符,对检测、单项复验和备用样品分别加贴相应标识后入库。

7.3.2 若企业标准中缺少相关推荐性标准规定的重要检验项目,应按照推荐性标准规定检验该项目。

7.3.3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必须正确判别使用的胎基并与其标记进行比较,若不相符,则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7.3.4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低温柔度检测,优先采用A法。

8 判定原则8.1 产品实物质量判定原则经检验,所检项目中任一项或一项以上指标不符合检验依据规定(见本规范第5条款),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当产品存在A类项目不合格时,属于严重不合格;当产品仅有B类项目不合格时,属于较严重不合格。

反之判定该批产品实物质量合格。

8.2 标签判定原则所检防水材料标签存在以下五种严重情况中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判定该批产品标签不合格,属于较严重不合格;反之,判定该批产品标签合格。

1、无产品名称,或者产品名称不能反映产品真实属性且存在欺骗性的;2、无产品标记,或者缺少能反映产品真实属性的标记;3、未标注产品执行标准,或者所标示的执行标准与产品实物属性严重不符;4、未标注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5、未标注生产日期或批号;除上述情况外,标签其他项目按相关标准规定进行检查,不作判定。

将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写入检验报告附页(注明:仅进行检查,提示更正,不作综合判定)。

8.3 产品检验结果综合判定原则经检验,所抽取样品实物质量和标签均合格时,综合判定该批产品合格。

反之,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当产品存在A类项目不合格时,属于严重不合格;当产品仅有B类项目不合格或标签不合格时,属于较严重不合格。

9 异议处理复检对判定不合格产品进行复检时,按以下方式进行:9.1 核查不合格项目相关证据,能够以记录(纸质记录或电子记录或影像记录)、或与不合格项目相关联的其它质量数据等检验证据证明,并得到被检方认可的,作出维持原检验结论的复检结论。

9.2 需对不合格项目复检时,采用备用样检验。

当复检结果仍不合格,维持原检验结果不变。

当复检结果合格,以复检结果为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