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古诗文阅读 (共4题;共42分)1. (10分)(2017·青岛) 根据提示默写。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2) ________ ,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3)采菊东篱下,________。
(《饮酒》陶渊明)(4)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
(《登楼》杜甫)(5) ________ ,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刘禹锡)(6)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
(《如梦令》李清照)(7) ________ ,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李白)(8)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
(《约客》赵师秀)(9) ________ ,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诸葛亮)(10) ________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2. (10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下面两小题。
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最后两句子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3. (16分) (2019七下·惠来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学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 ②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③既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2)翻译下面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学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用原文内容填空。
孙权劝学的原因是:________孙权劝学的办法是:________(4)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他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4. (6分)(2020·玉林模拟)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乙】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卿今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当权B . 但当涉猎涉猎:涉及猎取C . 吴下阿蒙阿蒙:吕蒙的小名。
阿,名词词头D . 烨然若神人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2)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学的学官吗?B .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知晓事物这么晚啊!C .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已经戴上帽子,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D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因此,人们都(或“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甲乙两文都洋溢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古人在称谓方面很讲究,有时同一种称谓就有很多说法,如“我”,在甲文中称“孤”,而乙文中则称“余”,这是由人物身份确定的。
B . 甲乙两文都用“自身学习经历”来“现身说法”劝导其勤奋学习的。
甲文孙权以“自以为大有所益”来劝吕蒙加强学习,乙文以宋濂借书求教、从师求学的事例来教导马生勤学。
C . 甲乙两文劝学的目的不同。
甲文中孙权劝学的目的是使吕蒙“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乙文中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是鼓励马生勤奋学习。
D . 甲乙两文的写法不同。
甲文主要用对话表现人物个性;乙文以生动形象地事件描写来感染马生,情真意切揭示主题。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3分)5.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足球也能发电徐娜①2012年欧洲杯大幕落下之际,正是发电足球在南非的学校操场上腾空而起之时。
课余时间尽兴踢足球,天黑了抱着足球点灯看书。
这并非天方夜详,而是一些非洲少年的现实生活。
他们踢的那个足球并非是传说中的阿拉丁神灯,而是美国几名大学生发明的可以发电的足球。
②发电足球的发明者是美国哈佛大学4名女生,她们认为这项发明可以帮助偏僻地区的人们在夜晚照明。
目前,利用运动的能量发电的发明越来越多,其基本原理都是差不多的,就是把运动时的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
当杰西卡•马修斯提出足球发电的设想后,她的3名好友也十分赞同。
大家一起查找资料,并利用零花钱购买一些材料在业余时间进行研制。
③女生们利用感应线圈发电技术,把金属线圈、磁铁和蓄电池安装在足球内。
当足球无论是在脚下滚动还是腾空飞行时,线圈都会在球中不停地转动发电,所产生的电能被储存在蓄电池内。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让发电机正常工作,要合理安排发电线圈与磁铁的位置,并让发电装置无论足球怎么剧烈运动都不会脱落而乱晃。
这花费了女生们不少心思,才让发电线圈固定在一个合适的角度上。
④这款足球由12块六边形的弹性泡沫面板组成,耐用性强,95%的材料都能回收重复利用,且防水防潮,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都照样发电。
在足球的表面有一个隐形的插座,类似于耳机接口。
这个插座安装在一个哑铃形揭盖下,可以为LED灯、手机、MP3 等小电器提供电能。
⑤目前,这款足球已经在南非一些学校进行了实验,效果还不错。
一群少年按照通常的方法玩了半个小时足球,结杲让一盏10瓦的LED灯亮了3小时。
可见,学生们下午的足球运动完全可以为晚上的学习提供照明。
由于安装在足球内的发电装置很轻,额外增加的质量约为150克,不会影响正常的足球运动。
少年们拿到这款足球后只是注意到隐藏在一块皮面上的插座,没有感觉它比其他球重,玩起来感觉也和其他球没有什么差异。
⑥哈佛女生的足球发电创意甚至引起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关注,他评价说:“面对电力资源紧缺的问題,这是一种另辟蹊径的解决办法,它能给缺电地区的人们带来电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其实,发电足球除了能给缺电地区送去光明外,也是户外活动和野外探险的好工具,一场激烈的足球赛之后,夜晚的帐蓬就可以靠它照明了。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2年第09期)(1)简要概括选文②③段的主要内容。
(2)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第⑤段中“额外增加的质量约为150克”划线的“约”字能否删去?为什么?(4)哈佛女生的足球发电创意有何实用价值?这给了你什么启发?6. (23分) (2019七下·遂宁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宗月大师老舍在我小的时候,我因家贫而身体很弱。
我九岁才入学。
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教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的欺侮,更因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
说不定,我会一辈子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
因为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可是每月间三四吊钱的学费,实在让她为难。
母亲是最喜脸面的人。
她迟疑不决,光阴又不等待着任何人,荒来荒去,我也许就长到十多岁了。
有一天刘大叔偶然的来了。
我说“偶然的”,因为他不常来看我们。
他是个极富的人,尽管他心中并无贫富之别,可是他的财富使他终日不得闲,几乎没有工夫来看穷朋友。
一进门,他看见了我。
“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他问我的母亲。
他的声音是那么洪亮,(在酒后,他常以学喊俞振庭的《金钱豹》自傲)他的衣服是那么华丽,他的眼是那么亮,他的脸和手是那么白嫩肥胖,使我感到我大概是犯了什么罪。
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的震动。
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大叔马上决定:“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钱、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我的心跳起多高,谁知道上学是怎么一回事呢!第二天,我象一条不体面的小狗似的,随着这位阔人去入学。
学校是一家改良私塾,在离我的家有半里多地的一座道士庙的大殿里。
大殿里很黑、很冷。
神像都用黄布挡着,供桌上摆着孔圣人的牌位。
学生都面朝西坐着,一共有三十来人。
西墙上有一块黑板——这是“改良”私塾。
老师姓李,一位极死板而极有爱心的中年人。
刘大叔和李老师“嚷”了一顿,而后教我拜圣人及老师。
老师给了我一本《地球韵言》和一本《三字经》。
我于是,就变成了学生。
自从作了学生以后,我时常的到刘大叔的家中去。
他的宅子有两个大院子,院中几十间房屋都是出廊的。
院后,还有一座相当大的花园。
宅子的左右前后全是他的房屋,若是把那些房子齐齐的排起来,可以占半条大街。
此外,他还有几处铺店。
每逢我去,他必招呼我吃饭,或给我一些我没有看见过的点心。
他绝不以我为一个苦孩子而冷淡我,他是阔大爷,但是他不以富做人。
在我由私塾转入公立学校去的时候,刘大叔又来帮忙。
这时候,他的财产已大半出了手。
他是阔大爷,他只懂得花钱,而不知道计算。
人们吃他,他甘心教他们吃;人们骗他,他付之一笑。
他的财产有一部分是卖掉的,也有一部分是被人骗了去的。
他不管;他的笑声照旧是洪亮的。
到我在中学毕业的时候,他已一贫如洗,什么财产也没有了,只剩了那个后花园。
不过,在这个时候,假若他肯用用心思,去调整他的产业,他还能有办法教自己丰衣足食,因为他的好多财产是被人家骗了去的。
可是,他不肯去请律师。
贫与富在他心中是完全一样的。
假若在这时候,他要是不再随便花钱,他至少可以保住那座花园,和城外的地产。
可是,他好善。
尽管他自己的儿女受着饥寒,尽管他自己受尽折磨,他还是去办贫儿学校、粥厂等等慈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