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读中悟情明理《去年的树》教学案例四会市东城街道陶冲小学李焕梅课文简析:本文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
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
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
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整篇童话的语言朴实无华,全文没有华丽的词句,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以朗读代替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教具准备:投影仪幻灯片。
学情分析:童话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它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学习这一篇童话,带领学生再次进入童话世界,了解课文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认识作者。
导入课题,揭示学习重点。
二、概览课文,掌握故事大意。
想一想,这篇课文先讲的什么?接着讲的什么?最后讲的什么?1. 学生自由朗读,读懂课文讲什么?1)课文中的鸟儿和树是好朋友。
2)文中的鸟儿是一只重友情、讲信用的鸟值得我们学习。
3)友情是与信用联系在一起的。
……2、学习第一自然段师:是呀,鸟儿和树是好朋友,课文中有哪些句子能反映出它们是好朋友的呢?请你找一找,读出来。
(学生找句子,大声读句子。
)“一棵树和一只鸟是好朋友。
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书唱歌。
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大家读得真好听!请想一想,小鸟可能唱了什么歌呢?生A:“好大一棵树……”生B:“朋友一生一起走……”……师:此时的大树会怎样?生A:大树侧耳倾听,陶醉极了!生B:大树充满了憧憬,充满了快乐。
师:是的,他们天天在一起,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讲到这里,老师就有一个疑问:你们和好朋友平时会做些什么呢?(答生)你们和好朋友能做这么多事情,那小鸟和大树呢?他们平常除了唱歌之外,到底还会做什么?你们和隔壁的同学说一说:你觉得他们平常还会做什么?(老师随意走动,学生自由发言)生A:在树上做鸟巢。
生B:说一些什么高兴的话。
跟人一样。
可能会对话。
生C:跟鸟聊天,谈一些事情。
心事。
生D:鸟给树唱歌,树给鸟诉苦。
生E:就是我觉得鸟儿会在树上搭一个窝会产卵。
等鸟儿孵出小鸟来的时候,树就会很高兴,因为又多了几只小鸟来给他唱歌。
师:真的,老师的心情也很快乐,请你用最温柔的声音读一读这段话。
(过度)多愉悦、欢快的相处呀,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要告别亲爱的大树朋友,到南方过冬去了,来年春天再回来。
三、指导感情朗读四次对话并领悟课文深意。
1、分别找出课文中鸟儿的四次对话。
2、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
3、品读第一次对话(鸟儿与大树):指名读一读鸟儿与大树的对话。
师:大家听他们的朗读,你感受到这对好朋友在分别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生:树希望小鸟回来给他唱歌,小鸟也愿意回来、给树唱歌。
师:请你找个好朋友读一读他们的对话,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师:我听出来了,树说“一定回来”,它在向好朋友保证。
你们还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生A:他们都不想让对方走。
生B:他们难舍难分。
师:是啊,他们难舍难分,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男女生对读)鸟儿在向大树保证,能读得更坚定一些吗?(小组合作读)师:如果你是大树,如果你拥有象小鸟一样的朋友你有什么感觉呢?生:我会觉得很幸福。
师:朋友再相逢,一定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一个快乐的场面,春天来了小鸟信守诺言又飞回原来的森林里,找她的朋友——大树。
鸟儿有找到她的朋友吗?4、品读第2、3、4次对话。
1)自由朗读5-14自然段,思考:鸟儿回来找她的好朋友,她们相逢了吗?她是怎么找的,你能用什么词来说说?(历尽艰辛、千辛万苦、不顾一切、千里迢迢……)师:对,心急如焚地找。
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鸟儿在寻找的过程中,有许多次急切询问的话语,请你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生自读鸟儿问树根、大门、小女孩的三句话。
)2)指名读鸟儿的三句话。
师:从这三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当她一次又一次找不着时,鸟儿的心情是一次比一次焦急。
生:她的内心越来越忧伤。
师: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小鸟的话呢?生:一次比一次焦急,一次比一次伤心的语气。
师:好,请你来读读。
师:我确实感受到鸟儿的焦急与忧伤了,请小组同学进行赛读。
师:我看到有的同学眉头都皱起来了,语速也加快了,我体会到了你们心中的焦急。
在对话里,还有其他几个角色,请大家同桌分角色练读。
3)指名分角色朗读。
你能读好谁的回答,用怎样的语气,评一评?(学生赛读,评议。
)生:我觉得读树根的话应该用同情、伤心的语气,毕竟树根也是树的一部分。
生:我刚才听同学读大门的回答时,觉得好象这棵大树跟它没关系似的,它瞧不起小鸟的问题,本来就应该这样,把大树砍来做东西。
生:它是对这种事情见得多了,麻木了,一点都不同情树。
师:是啊,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那份焦急、担心、急切,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深厚的友情。
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部分课文。
4、学习15-17自然段,理解小鸟两次“看”灯火。
1)自由朗读,鸟儿会想些什么,说说自己的体会。
师:故事里的小鸟,它会为实现对朋友的诺言,克服了那么多的困难,他算不算是树的好朋友呢?生:算!师:他真不愧是树的好朋友。
那故事接着发展下来。
我们再来看看小鸟最后有没有信守诺言?到底找到树了吗?觉得找到了好朋友的请举手。
哦,很多人!有没有觉得没有找的呢?也有少数几位。
我们先来听听。
生:他不是最后变成火柴了吗?只有那么一点痕迹,不是那么的大一棵树。
不是一棵完整的树了。
师:所以你认为那不是鸟的朋友了。
生:只剩下一个树根了,不是一棵完美的树了,只是一根细细的火柴了。
所以我认为树不在了。
师:还有没有?生:树始终没有见到鸟。
但是我不认为鸟没有守诺言,树知道了也会很感动的。
师:老师好奇有没有认为鸟找到好朋友呢?生:我认为找到了。
鸟还是唱歌给树听了。
灯火是火柴变成的,火柴是树变成了。
对灯火唱歌就是对树唱了。
师:哦,你把关系一层一层往回推。
所以你认为那盏灯火还是代表那个树朋友。
是不是这样呢?生:我认为是找到树了。
那时候树变成了火了。
不过他们的友谊在。
对着火唱歌,变成灰了再唱歌也没迟。
师:烧成灰了还在唱歌给这个树听。
生:鸟守承诺了。
虽然树被砍了做成了细条条的火柴,但是毕竟火柴和灯火都是树变过来的。
所以我认为鸟儿给灯火唱歌也没迟。
师:你们都认为灯火就是树一层一层变过来的。
生:我认为一个东西不在乎她的外表是什么样的,而在于她的心。
就是如果树一直想听到鸟儿唱歌,鸟儿给他唱歌也是实现诺言了。
师:哦,这个同学讲的大家有没有听清楚?他认为重要的不是形体,心还在嘛!他觉得这盏灯火就好象看见他的朋友一样,所以他最后决定信守承诺。
他的承诺是什么?生:他要给去年的树唱歌。
师:回到最后三行,看看他如何履行他的承诺。
“鸟儿盯着灯火唱”念(学生读书)师:请问这时候小鸟是怎样的心情呢?对着灯火来唱歌,你觉得是什么心情呢?生:我觉得鸟儿会很失望。
师:失望。
生:我觉得鸟儿很悲伤。
师:悲伤。
生:我觉得鸟儿很高兴。
师:为什么呢?生:因为鸟儿信守诺言,找到了树并且唱歌给他听。
师:这个想法跟刚刚同学的不一样,老师也很想问问刚才的同学。
为什么觉得很悲伤呢?生:因为自己的朋友已经变成了灯火,他们以后可能见不到面了。
师:完全不同的想法,是不是?还有谁想说一说?生:我觉得第一次他睁大眼睛看灯火很惊奇,因为他睁大眼睛嘛。
第二次也是有些忧伤的。
师:所以你觉得他两次睁大眼睛看灯火的心情是不一样的。
生:他很怀念树,感到很孤独。
因为以后就他一个人。
因为前面说他天天跟树唱歌,我都觉得除了树,他就没有其他朋友了。
师:好孤单哦!就一个人了!生:小鸟又高兴又悲伤。
高兴的是他守承诺了,伤心的是树变成了灯火,灯火总会灭的,就失去了树朋友。
就这样又高兴又悲伤。
(两个“看”字饱含了鸟儿对树无比的深情与留恋,是朋友间的深厚情谊跃然纸上。
)2、此时此刻,你想对小鸟说些什么呢?四、分角色朗读,回顾全文,总结感悟。
《去年的树》为友情编织了一首动人的歌,让我们一起来赞颂友情:五、课后作业。
课文已经学完,作为读者,你肯定深有感触,还有很多话想说,请发挥你的想象,对以下对象说说:对大门说:对伐木工人说:对小鸟说:对大树说:板书设计:树根小鸟工厂村子去年的树((唱歌)信守诺言友情深厚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