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华南沿海红树林海岸沉积物特征分析
华南沿海红树林海岸沉积物特征分析
Fig. 4 Triangular diagrams of surfacial sediment components along mangrove coasts 表 1 香港汀角 、 广西北海 、 广东深圳红树林 海岸沉积物机械组成 Tab. 1 Mechanical compositions of mangrove sediments on three sites
图1
香港汀角红树林海岸沉积物粒度曲线图
a. 频率曲线 ; b. 频率累积曲线
Fig. 1 Grain size curves of sediments along mangrove coast of Ting Kok, Hong Kong
图 2 广西北海大冠沙红树林 海岸沉积物粒度曲线图
a. 频率曲线 ; b. 频率累积曲线
林外白滩 4. 47 69. 74 17. 51 2. 61 中间林带 30. 30 14. 10 37. 40 3. 20 向海林带 73. 70 20. 00 4. 00 0. 20 潮滩平均 40. 07 16. 30 18. 50 4. 90 林外白滩 49. 50 32. 82 13. 54 0. 48
i
( %) ( %)
SKi
粉砂 粉砂 41. 80 3. 43 5. 97 48. 39 8. 45 5. 11 46. 98 14. 26 4. 41 45. 72 8. 71 5. 16 2. 04 9. 14 37. 62 45. 23 8. 01 3. 26 5. 75 29. 04 56. 84 8. 37 2. 99 5. 73 25. 63 61. 24 7. 41 2. 76 6. 87 30. 76 54. 44 7. 93 1. 15 4. 52 4. 47 87. 25 3. 76
1) 张乔民 , 红树林防浪效益定量计算初步分析 , 南海研究与开发 , 1997, ( 3) : 1 6。
1) [ 3]
20
热
带
海
洋
第 18 卷
陆粉砂和粘 土含量 愈多。由 表 1 可 知, 大于 0. 063mm 粒 径的 沉积物 含量 占总 含量 的 82% 92% , 且由海 向 陆减 少 , 各 带 分 别为 91. 72% , 86. 87% , 85. 88% , 82. 85% ; 小 于 0. 063mm 粒径的沉积物含量则由海向陆增加。但是由于砾的含量在该潮滩中所占比例较 大, 且由海向 陆 增加 , 所 以 平均 粒 径由 海 向陆 是 渐次 变粗 , 依次 为 0. 39mm, 0. 57mm, 0. 63mm 和 0. 80mm, 即红树林潮滩平均粒径( 0. 66mm) 比白滩 ( 0. 39mm) 要粗。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平均海平面以上、 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 常绿灌木和乔木所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林生态系与珊瑚礁生态系、 海洋 上升流生态系以及沿海盐沼生态系并称为世界四大高产海洋生态系, 在护岸固堤、 发展滩 涂养殖与近海渔业、 维持生物多样性、 净化环境、 提取海洋药物、 美化景观、 发展旅游及维 持海岸带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由于人类对海岸带的不合理开发, 全球 红树林面积急剧减少 , 种群衰退 , 海岸环境日益恶化。红树林的造林、 恢复、 发展和保护已 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影响红树林初级生产力和红树植物种类分布的环境因子有许 多, 底质( 包括沉积物类型及其化学状态) 即是直接影响红树植物生长发育的最重要的环 境因子之一 。红树林树种与沉积物类型、 有机质含量之间的关系至今仍不清楚 , 只有 [ 3] [ 4] [ 5] 毛树珍 、 谭晓林 、 范航清 等少数学者进行了部分相关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 对香 港汀角、 广西北海大冠沙以及广东深圳福田的红树林海岸沉积物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综合 比较, 以便了解红树林及其沉积物的分布规律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并尝试找出有利于红 树植物生长发育的沉积物类型 , 为红树林造林和恢复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香港汀角红树林是香港除深圳湾南岸米埔、 Nut Chau 、 尖鼻咀之外面积最大的红树林 区, 位于吐露水道一掩护很好的海湾内, 有几条季节性小河注入该湾。海湾周围多山地丘
香港大学太古海洋研究所第九届香港及华南动植物区系国际研讨会资助。
18
热
带
海
洋
第 18 卷
陵 , 砂砾岩广泛分布。广西北海大冠沙红树林位于开阔海岸 , 无河流注入。广东深圳福田 红树林则位于掩蔽较好的深圳湾内, 而深圳湾是受珠江东部 4 个口门来沙影响的淤积性 海湾。另外 , 汀角及北海大冠沙红树林是目前文献中仅见的两处砂砾质红树林海岸, 深圳 福田红树林则是华南常见的淤泥质红树林海岸之一
[ 3, 6]
。
1
研究方法及样品分析结果
在香港汀角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红树林岸段 , 设置 4 个横向剖面, 由陆向海共采取沉
[ 7]
积物样品 21 个1) 。依据 森林土壤分析方法
[ 8]
GB7833~ 7858- 87 标准, 采用筛析法与比
重计法相结合的综合方法测沉积物机械组成 , 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测有机质含量 , 沉积物 命名则依据林克沉积物分类三角图 。样品分析结果见图 1。广西北海、 深圳福田红树 林沉积物原始数据主要据文献 [ 4] 和 [ 5] , 分析结果见图 2、 图 3。
1998- 10- 13 收稿 ; 1998- 11- 13 收修改稿。 第一作者简介 : 隋淑珍 , 女 , 1972 年生 , 在读硕士 , 主要从事生物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 项目批准号 : 96- 007- 03- 04) 、 广东省 自然科学 基金项目 ( 项目批 准号 : 970270) 及
稍上 ) 与大潮平均高潮位之间[ 9] 生长有红树林的海滩 , 由海向陆可将其划分为向海林带、 中间林带及向陆林带 3 个带。在红树林潮滩外缘平均海平面至大潮平均低潮位之间是林 外白滩, 是红树林向海扩展地段 。本文就按照林外白滩、 向海林带、 中间林带和向陆林 带这 4 个带来探讨红树林与其沉积物的机械组成及有机质含量之间的关系。 沉积物机械组成包括 4 个主要粒径组 , 即大于 2mm 的砾 , 0. 063 2mm 的砂 , 0. 004 0. 063mm 的粉砂, 及小于 0. 004mm 的粘土。其中 0. 063mm 是粗粒的砂砾 ( 砂和砾合称为 砂砾 ) 与细粒的泥( 粉砂和粘土合称为泥 ) 的分界线 , 是一个很重要的粒径界限。 香港汀角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 ( 图 1a) 基本都呈多峰型, 说明原地沉积受改造程度低。 频率累积曲线( 图 1b) 都呈前陡后缓的上凸状 , 说明粗粒的砂砾占优势。由图 1, 4 及表 1 可知, 香港汀 角红树 林潮 滩总 体来看 是砂 占优 势, 平均 含量为 54. 44% ; 细 砾其 次, 为 30. 76% ; 粉砂和粘土平均含量都很低, 分别为 7. 98% 和 6. 87% 。由海向陆 , 细砾含量增 加, 由白滩 最低值 4. 47% 增至 向陆林 带最 高值 37. 62% ; 砂含 量降 低, 由白 滩 最高 值 87. 25% 降至向陆林带最低值 45. 23% ; 粉砂、 粘土的含量则由海向陆增加 , 分别由 3. 76% , 4. 52% 增至 8. 01% , 9. 14% 。即白滩具有砾少砂多粉砂和粘土少的特点, 而红树林潮滩总 体上是砾多砂少粉砂和粘土多 , 这是以砂、 砾占优势的原地海岸陆相沉积物与当地水动力 条件及红树林共同作用的结果。林外白滩因无红树林掩护, 水动力作用较强, 所以水中挟 带的粗颗粒的砂首先在此大量沉积下来 , 只有悬浮细颗粒泥沙可继续向林内输移 ; 而红树 林潮滩因有红树林的发达根系及树枝的阻挡 , 使潮汐、 波浪的能量大大消耗 , 其作用越向 岸越弱, 直至完全消失, 如张乔民等曾在海南、 广东红树林海岸测得林内流速为林外白滩 流速 的 1/ 3 1/ 4[ 10] , 林带 宽度 50m, 100m 与 150m 时 的消 波系 数分别 为 72% , 85% 与 90% , 因此悬浮的粉砂和粘土不断沉降下来。所以, 愈近海的沉积物中砂含量愈多, 愈近
图 4 红树林海岸表层沉积物组分特 征三角形图
a. 以砾、 砂、 泥为组分的三角形图。 A 为香港汀角 , B 为广西北海大冠沙 , C 为广东深圳福田 ; b. 以砂砾、 粉 砂、 粘土 为组分的三角形图 1) 。 A 为广东廉江车板镇那腮村 , B 为海南东寨港林市村 , C 为广东深圳福田 , D 为香港汀角
地 红树林带 细砾 粗砂 细砂 点 向陆林带 37. 62 香 中间林带 29. 04 港 汀 向海林带 25. 63 角 潮滩平均 30. 76 广 西 北 海 大 冠 沙 粗 细 粘土 细砾 砂 粉砂 粘土 > 0. 063 < 0. 063 mm 9. 14 5. 75 5. 73 6. 87 4. 52 82. 85 85. 88 86. 87 85. 20 91. 72 mm 17. 15 0. 800 3. 68 0. 37 14. 12 0. 630 3. 00 0. 30 13. 13 0. 570 2. 94 0. 38 14. 80 0. 660 3. 21 0. 35 8. 28 0. 390 1. 86 0. 20 54. 90 0. 030 4. 17 - 0. 12 18. 20 0. 290 3. 42 0. 00 2. 30 4. 10 0. 970 1. 61 0. 39 0. 850 1. 82 0. 26 25. 13 0. 260 3. 07 0. 09 70. 14 0. 015 3. 92 - 0. 23 75. 27 0. 018 3. 75 - 0. 14 92. 68 0. 006 2. 56 - 0. 06 79. 36 0. 011 3. 54 - 0. 18 88. 69 0. 008 2. 73 - 0. 04 Mz
第 18 卷
第4期
热 带 海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