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系馆--调研报告

建筑系馆--调研报告

19
教室形式
20
教室与走道结合
21
年级单元设计
考虑教学方式发展
(A)满足目前使用
(B)开放讨论式教学使用
22
公共空间之平台
• 平台是从建筑内部接触自然的一种方式,
• 可以享受阳光、自然,感受空间的延伸、转移表现室内空间与室 外空间的交融、贯通。
• 平台是学生学习持续一段时间后的很好的休息场所,所以应尽量 把休息活动空间朝向开阔的、景致较好的外部环境,创造优雅宽 松的平台空间。
周围建筑
图书馆
4
实验楼 教学楼
图书馆 大学生活动中心
流线分析: N
主 入

广场
基地
主入口
建筑高5度对比:
30m 24m 20m
图书馆
土木学院楼 活动中心
气候分析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 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平均降雨量480毫米左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 一。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 季6、7、8三个月,7、8月有大雨。
A
B B
C
C
11
平面图
系馆南侧主要为教学区 ,系馆北侧主要为办公区。 庭院与建筑相融合,使得 建筑与室外环境相得益彰 每一个区的中庭都是空间 展开的中心,也是建筑交 流的中心。教研区的中央 是一个贯穿三层有着桥和 廊道的内庭,明亮而宁静 。
12
二层主要为公共交流空间和 教学空间,拥有教研室、计算机室 、多媒体教室、设计室、展览评 图区域和大面积平台。教学、教 研和设计院对应着三个明确的建 筑体量,三个体量之间以敞廊、 桥、平台相连,形成三个互相贯 通的室外空间。
17
走道、楼梯处的灰空间
光与建筑相互映衬。在这栋建筑中,光线完全成了塑造建筑形体的
有力武器。雪白的的墙面大面积的阴影,各种穿插的敞廊、桥、平台,
在蓝天的映衬下更凸显建筑的空间复杂多变。垂直贯穿空间相当有特色
,走廊等距排列,用重复的手法避免了空间的单一。
18
实例分析:挪威Ny Krohnborg学校改造
北京,冬季的风向盛行偏北风。 夏季6 盛行东和东南风。
使用人群 —— 建筑系学生
建筑系教学楼室外空间环境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学生在场 所中的体验,强调学生在空间环境中的活动,强调场所的物理特征、 人的活动以及含义的三位一体的整体性。
规划尺度的宜人性,多层次性,增加环境空间的安全感、领域感、归 属感、舒适感和人情化。
7
实例1:深圳大学建筑系馆(2002年)
8
设计基地分析
车流
人流
主要人流从四教过来,但是 农机楼有异味,且道路太小,故 北面不适合做主入口。
建筑场地交通流向图
9
深大建筑系馆位于北校门入口西侧,四周有道路环绕,南侧是网 球场馆,东侧是友谊林。
建筑光照,建筑的西南面有充足 光照。
10
剖面图
B
B A
供一定的交往空间。 有的学生是很愿意在课间时能够就近找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独处、休憩、
交谈,因此,在拓宽整个走道的同时,有意识地在合适的地方挑出一些阳台或是形 成一个较大的空间,例如靠近庭院、共享空间或是走道的尽端布置一些座椅,这样 既提供了学生休憩、交流的空间,不被过往的人所影响,同时又有助于走道的采光。
27
百年纪念礼堂上的绿屋顶
新的建筑,又名马里奥特大厅(Marriott Hall),是一座三层楼的现代大楼。SOM的设计师 在建筑的外立面的大部分区域覆盖上了一层蓝色 的岩石结构,这种结构类似于1909年建筑中所使 用的波托马克河岩石,这在某种程度上拉近了新 的建筑同校园中新哥特式建筑的关系。平台式的 走廊为学生提供了集会之地,这里也是学校一个 非常重要的教学地点。
建筑系馆调研报告
1
基地分析
2
基地位于北京市南
郊高教园区,东、南临 城市主要道路,北临土 木工程学院,西临建筑 展览馆和校园广场,用 地面积15000平方米。
基地西、南侧与 工业开发区、其他学校 隔路相望。东南方向是 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森林公园。新校区 内建筑整体风格简洁现 代,教学楼主色调为暗 灰色,图书馆为白色编 织状外表皮,反映学校 办学理念与建筑类学校 的特点。建筑造型新颖, 校园整体环境和谐。
地理位置,交通,产业
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 区位于大兴区芦城,南 临清源西路,北至清 源北路,西距芦求路 250米,东临西永路, 东距大兴新城中心仅2 公里。
大兴区芦城位于北京 市南部,新城北距市 中心13公里,是距离 北京市区最近的远郊 区,周边著名景点团河 行文宫化3 遗园址、公半园壁、店中 森华 林 公园,经济产业以农 业,工业为主。
• 平台的处理手法,开放性与自由性是其中的关键,为学生在休息
的同时提供广泛交流、对话、沉思等多层次的空间,促进学生之
间知识的交流。
23
实例分析:挪威Ny Krohnborg学校改造
24
实例分析:华盛顿圣奥尔本斯学校(SOM,2006)
25
华盛顿特区的圣奥尔本 斯学校是一所建于1909 年的私立男子学校。 2006年,在它的百年庆 典即将到来之时,学校 决定对校园进行扩建并 对现有的建筑进行翻新。
山,邻近由Frederick Law Olmsted Jr.公司设计的国家大教堂,这里是
D.C.区域海拔最高处。景观设计师将教堂的周围环境设想成了一个封闭
的空间,在其周围设计出了一系列花园通道,他称这些通道为“朝圣者
的道路”。这些道路引导着游客慢慢走到树木丛生的小山上,同时使游
客在到达教堂之前可以欣赏沿路的风光。
SOM受委任完成这项 工程,建造一座25000 (2 323平方米)平方 英尺的新楼,同时对一 座3000平方英尺的建筑 进行翻新,为学生和教 员提供新的中心、办公 室、图书馆和礼堂。
26
地理位置
学校希望设计师可以将新的工程同现有的建筑融合在一起。SOM仔细观
察了圣奥尔本斯学校的周围环境以获得设计灵感,学校坐落于圣奥尔本斯
13
三层包含教研室、材料 室、资料室、设计教室。 资料室放在三层避免了大 量人流在此区域的穿梭,使 资料室能有一个较为安静 的环境。教室南面朝向,14 大面积开窗,使教室有充 足的光照。
剖面图
B
A
教学区
教研办公区域
B
A
15
专业教室
讲课




小组讨论
绘图 展示
交流
16
公共空间之走道
走道是离教室最近的空间,它除了要满足交通疏散的要求,还应该为师生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