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课堂PPT)
昏黑迷住了山林, • 昏黑催眠了海水; • 这时候有谁在倾听 • 昏黑里泛起的伤悲。
32
• 4)从读者接受的角度看,儿歌适合于儿童 歌唱嬉戏,有娱乐和游戏的实用价值,增 添了玩乐的趣味。儿童诗更适合于欣赏, 能够陶冶孩子的性情,使他们在情感、心 灵和精神上得到享受和提升。
33
• 颠倒儿歌 • 《东西街》
• 就扶着小树哭哭啼啼。/
• 我要送它上医院,/
• 它又摇头说没啥,/
• 它还有一双翅膀,/
• 可以去做别的游戏。/
• 说着,便扯住风筝的飘带,/ 哈哈笑着高高飞起。/
• 你看它,/
• 摇摆着身子,/
• 显得那么得意。//
29
• (3)从情感表达来看,儿歌情感率真、朴 实,多幽默诙谐的风格;儿童诗情感含蕴、 高雅,多优美抒情忧郁的风格。
跟着它上学校。 • 不知道和小问号,
• 小问号,
• 做个朋友很要好。
• 以后怎么啦?
• 不知道改名叫都知道。
8
• 4、有独特的语言特点。
• 1)准确、精炼、经过提炼的语言;
• 2)流畅、优美,情趣与情感相交融;
•
例《月光幻想曲》
• 3)陈述性语言特点。儿童诗的叙述性语 言是精炼优美的叙述语,创造出可观可 感的诗歌形象。
儿童诗
1
• 儿童诗是诗,具有诗的特点——高度凝炼地反映 生活,有丰富的想象,强烈的感情,美的意境。
• 儿童诗是属于“儿童”的诗——有特定的读者对 象和表现对象,抒写儿童独特的内心情感,表现 出浓郁的儿童情趣。
2
• 一、儿童诗的含义
• • 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练、有韵律但又
具有陈述性特点的文学语言来抒写儿童情 感的文学形式,也包括儿童自己为抒怀而 创作的诗。
• 臭鱼放在狗的眼前。 • 两位朋友
•
• 争得几乎翻脸。
•
• 其实,他们只要想想自己的行为
• 就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25
四、儿歌、儿童诗异同辨
•
儿童诗与儿歌相比:儿歌是歌,儿童
是诗,前者用来念唱,后者用来吟诵。
• (1)从词语的运用上,儿歌词语通俗自然,
多用口语;儿童诗注重炼字,追求意象的
选择和语言的清新。
14
• 1、生活诗 • 特点——高度凝炼地摹写儿童的生活情景和
浪漫情怀;表现出爱与美的主题;具有叙事 的风格。
• 例:圣野《神奇的窗子》
15
• 《神奇的窗子》
•
白天,
我画了一扇
很大的大窗子
大窗子一开呀 歌声进来了 阳光进来了 凉风进来了 花和树木的香气 也都进来了……
晚上
我凭着这扇
•
神奇的窗子
和遥远的
还不知道名字的
明亮的星星对话
• 于是 • 我做了一个 • 关于大窗子的 • 美丽的梦 • 我梦见 • 我这开向明天的 • 神奇的窗子 • 变成了 • 什么都能看见 • 什么都能听见 • 什么都能感觉到的 • 我的嘴巴 • 我的鼻子 • 我的耳朵 • 我的眼睛……
16
• 这首诗看上去明白如话,内里所含的感情却十 分丰富,诗人极写窗子的神奇,使白天画的窗 子能打开,让歌声、阳光、凉风、花树的香气 都能进来,晚上还能过它和星星对话。更神奇 的是这是一扇通向明天的窗子,而且在梦中又 变成无所不能的嘴巴、鼻子、耳朵、和眼睛。 奇特的想象,显示出儿童的浪漫情怀。
6
《不知道和小问号》鲁兵
• 有个小朋友, • 名叫不知道, • 一天大清早, • 碰见小问号。 • 小问号问这问那, • 不知道都说:“不知
道!”
• 问他一百个“为什 么”,
• 他说一百个“不知 道”。
• 小问号, • 好心焦: • “你是怎么啦, • 尽说不知道?” • 不知道, • 笑了笑: • “我的名字嘛 • 就叫不知道。” • 小问号, • 皱眉头:这可怎么好?” • “你呀,啥也不知道,”
20
• 5、讽刺诗。 • 针对儿童生活中某些不良习惯和现象,用夸张
的手法写成的诗。 • 特点——讽刺手法;幽默感 • 例 《下巴上的洞洞》
21
• 下巴上的洞洞
•
从前有个奇怪的娃娃,娃娃有个奇怪的下巴,
下巴有个奇怪的洞洞,洞洞谁知道它有多大。
瞧他一边饭往嘴里划,一边从洞洞往下洒。
如果饭桌是土地,而且饭粒会发芽。
26
• 《月儿弯弯挂树梢》
• 月儿弯弯挂树梢,/ • 好像一把小镰刀,/ • 我要借它用一用,/ • 割把青草喂羊羔。//
• 《月光幻想曲》
•
杜荣琛
• 月光流尽池塘里发亮,/
• 我口渴了/
• 想舀一杯月光来喝/
• 让肚子里藏着嫦娥的微笑//
• 月光躺在院子里发亮/
• 我的口袋破了/
• 想剪一片月光来补衣衫/
•
例 金波的《小鹿》 P121
9
•
《小鹿》
• 花的影,叶的影, • 然而你还像一株飞跑的树,
• 给你披一件
• 高昂着你枝枝丫丫的角,
• 斑谰的彩衣。
• 闪进密密的大森林里。
• 你站在那儿, • 和无边的森林 • 融合在一起。
• 一会儿和这棵树, • 一会儿和那棵树, • 交谈着春天的消息。
10
11
• 几部门最重要的工作。
• 陈列着各种的小石子和细沙,
• 她保管着矿物、植物和动 物,
• 都是由暴风雨带来的, • 从高山的崖石上冲洗下来的。
23
• 7、寓言诗 • 诗体寓言,用诗的形式讲述生动简短的
故事,其中寄托一定的讽喻意义。 例《猫和狗的会餐》
24
猫和狗的会餐
• 狗带来了一锅子汤,
• 几张菜叶浮在上面。
• 让口袋里装着桂树的花香//”
• (这首诗用词凝练、清新, 一幅美丽意趣的画面展现在 读者面前。)
27
• (2)从韵律来讲,儿歌注重合口押韵,旋 律短促紧密,语音层的音乐性很强,易诵 易唱,琅琅上口。
• 儿童诗注重旋律的优美、语音的起伏变 化,节奏舒缓和急促相伴,既有高音部的 铿锵有力的语辞,又有低音部语句和过渡 部语音的低缓,是音乐美和意境美的结合。
7
• 不知道,
• 一看见不知道把头摇,
• 把头摇:
• 就知道,
• “你问这可怎么好? • 不知道要说:“不知道!”
• 我也不知道。” • 连忙深处小脑袋,
• • • • •
小跳跳进问一不号 跳知, ,道的小书包,•• 跟着它到处跑。 •
问这问那问个没完没了。 不知道越听越有味, 把人家的问答统统记牢。
28
• 《风婆婆》
•
金近
• 风婆婆,送风来,/
• 送东风,桃花开,/
• 送北风,雪花飞,/
• 送来南风太阳晒。//
《爱玩的风》
•
高帆
• 风是我的朋友,/
• 春游时,/
• 和我寸步不离。/
• 只是它太让人操心,/
• 到处喧哗吵闹,/
• 顽皮淘气。/
• 有时在草地上打滚,/
• 有时在树丛钻来钻去,/
• 不小心扭伤脚,/
月光躺在院子里发亮/ 我的口袋破了/ 想剪一片月光来补衣衫/ 让口袋里装着桂树的花香//
5
• 3、诗歌形象的生动 性与儿童的想象特 点相吻合——活泼、 天真、有趣的想象。
• 例:林焕彰《妹妹的
红雨鞋》
• 《妹妹的红雨鞋》
妹妹的红雨鞋,/ 是新买的。/ 下雨天,/ 她喜欢穿着/ 到屋外去游戏,/ 我喜欢躲在屋子里,/ 隔着玻璃窗看它们/ 游来游去,/ 像鱼缸里的一对/ 红金鱼
• 猫和狗
• 他把菜和清汤盛给小猫,
• 进行一次友谊会餐。 • 下面的肉——留给自己方便。
• 他们各自带来了佳肴, •
• 准备大吃一番。
• 猫说:今天的鱼太鲜美,
•
• 至于汤,实在一般;
• 猫带来了两条鱼,
• 狗说:今天的汤油水足,
• 一条有臭味,一条挺新鲜•。至于鱼,难以下咽……
• 新鲜的鱼自己享用, •
• 切里嚓啦/ • 切里嚓啦
• 分析:全诗末几句全是拟
声词,它们虽然没有意义,
但是能传达一种感觉,而
这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觉又传达出内在的
意义——轻快感,动感。
但这种感觉是建立在前四
句的诗句上,且显出火车
的生命感。
13
三、儿童诗的分类
(一)从表现手法分 叙事诗 抒情诗
(二)从内容分 生活诗 自然诗 童话诗 科学诗 讽刺诗 故事诗 寓言诗
3
• 二、儿童诗的特点
1、单纯的情感抒写儿童眼中的世界,表现儿童的 内心体验。 赏析《乡下的孩子》(教材112)
2、表现出富有儿童特点的情趣美。 赏析《月光幻想曲》 《水果们的晚会》《夏日雨景》 (教材113)
4
《月光幻想曲》
月光流进池塘里发亮/ 我口渴了/ 想舀一杯月光喝/ 让肚子里藏着嫦娥的微笑//
• 谢武彰《梳子》(教材115)
17
2、自然诗
特点——将自然现象进行形象化的诠释。
• 《谁看见过风》教材
•
• 《我看见了风》
•
高帆
• 我在楼上看见了风,
• 请你一定相信——
• 我看见风从草地上走过
• 踩出了溜清晰的脚印。
•
• 风是一个胖子, • 钻进了对面的树林, • 挤得小树摇摇晃晃, • 树缝里冒出了它气喘
那么一天三餐饭,它呀餐餐种庄稼,
可惜啥呀没种出来,只是粮食白白糟塌,
如果你听了这个笑话,都要摸摸自己的下巴。
要是再有个洞洞,那就赶快塞住它。
22
6、科学诗
• 还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 • 她改造物质,发展生命,
• 特 点 —— 将 丰 富 的 科 • 经营着无机和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