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对骨科护生工作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
2017-06-22T13:13:03.2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6期 作者: 周梅梅
[导读] 护生床边综合能力考核能提高骨科护生工作能力,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江苏省中医院北
20病区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生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对提高骨科护生工作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
2014年4月-2015年4月带教的护生45名为对
照组,
2015年5月-2016年5月带教的护生41名为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临床带教路径教学,实验组采取在传统临床带教路径加入床边综合
能力考核,比较两组教学前后护生骨科工作能力的变化。结果:实验组临床综合素质和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护生床边综
合能力考核能提高骨科护生工作能力,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床边综合能力;护生;工作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6-0389-02
床边综合能力是指护士的独立思考能力、护理评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国内护理专业的发展、护理功能的拓展以及优质护理
的推广,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护生的核心胜任力,已成为护理管理的关键环节
[1]。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是指考核者深入病房,考核护士对
护理病例的分析能力和操作能力
[2]。
1.
资料与准备
1.1
对象
我将2014年4月-2015年4月带教的45名护生为对照组;2015年5月-2016年5月带教的41名护生为实验组。年龄19~23(20.52±2.21)
岁;学历:大专
32名,本科54名;两组护生年龄、学历、一般情况、师资等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
1.2
资料准备与实施
1.2.1
带教路径
1.2.1.1
护生轮转我科第一周布置任务,即给实习同学熟悉我科教学方法,详细讲解科室具体病种和专科应急预案。
1.2.1.2
护生实习第二周,专业授课、示范后安排时间,让实习生通过看书、查资料、看录像、小组讨论、分头准备等,对床边综合能
力做充分的准备。
1.2.1.3
实习第三周,护士长、全体护士及全体护生对我科典型病例进行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后讨论分析,总结经验,分析不足。
1.2.2
监考老师准备 监考老师由护士长及总带教老师担任,必须提前熟悉病种,查阅相关资料,掌握专科资料。
1.2.3
考核方法 每位实习护生选择一个典型病例进行床边综合能力考核。事先和病人做好解释沟通工作、以取得患者的配合,护生查
阅相关资料、复习疾病有关生理病理的知识。
2.
实施阶段
2.1
床边评估
护生准备用物携相关用物至病人床边,通过交谈、观察由上而下进行体格检查等准确把握病人的整体状况,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并
适当的给予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指导,操作一般以抽签的方式为专科护理或基础护理一项,要求操作规范不违反原则、操作熟练有效。完
毕,洗手、记录。评估要求:有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敏锐的观察力,护理体检方法恰当、熟练。
2.2
汇报病史
管床护生汇报病人住院期间的情况,包括:一般资料、生命体征、阳性体征、实验室阳性结果、用药、手术名称、本次入院疾病演变
情况,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要求:汇报病史语言清楚、连贯、有针对性,资料组织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护理诊断依据明确、符合病
人病情,体现个体差异及动态性、阶段性。护理计划排序合理,预期目标陈述规范切实可行,措施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病人教育符合病
人需要。护理措施按病人问题的轻重缓急排列要点,病人教育恰当有效,病人突发变化的处理恰当。
2.3
理论提问
护士长会以病人出现的应急情况为切入点由浅入深的进行理论提问,以考察被考核者的应急应变能力及对病人突发变化的处理是否合
理,理论提问包括该病人生理病理分析、用药的注意事项、疾病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功能锻炼指导等。
2.4
总结评价
被考核者先进行自评,对自己本次考核的优缺点进行总结,说出不足,再由指导老师进行补充。最后由两位监考老师通过被考核者护
理评估过程中的人文关怀、操作能力、评估能力、汇报病史的条理性、提出的护理诊断、护理计划的合理性、护理措施的针对性、健康教
育的可行性及理论提问回答的正确性进行总结,指出优点与不足,再综合得分。
3.
结论
由表1可见,两组学生入科时成绩无统计学意义,而出科时观察组出科成绩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
4.
讨论
从表1、表2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床边综合能力考核考核对于骨科实习护
士工作能力的培养显而易见,能够很好地提高实习护士临床处置能力、护理评估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及文件书写、健康教育等综合能
力,培养了实习护士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使实习护士职业成长期缩短、工作能力迅速提高。
实习护士在传统的实习期间授课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临床病例进行深入说明,即“老师说什么,学生做什么”,学生被动接受
知识,形成套路化思维模式,不懂得拓展变通,这种方式不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学生往往将书本内容生搬硬套,容易打消学习的
积极性
。 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是一个系统的学习与培训过程,能够更加深入地提高实习护生的护理评估能力、护患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
力及健康教育的能力。护生通过考核理论联系实际,促进临床综合能力及评判性思维的提高。
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提供真实的情境,有益于提高实习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现自身的潜能,找出自身的不足,从而增强对实际问题的
预测和处理能力。激发护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迅速反应和及时反馈的过程,提高护士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护士独立思考的能力,加强
护士的快速应变能力,培养了护士科学思维的方法,并能有机地将学过的理论知识与操作融合在一起。提高实习护士综合能力
,也提高了患
者的满意度。使实习护士在学校集中所学的知识与临床实践更有效地掌握并运用,成为具有时代化、信息化、科学化的
“全能护士”。[3]同
时,要求带教老师有教学评价和反馈能力,在带教过程中,积极反思,必然提高教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金丽萍,宁永金,何亚娟.金华市二甲综合性医院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的现状调查[J].护理与康复.2012.11(4):315-317.
[2]
张瑞敏,周海燕.PETA培养模式在提高新护士综合能力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0.(1):35-37.
[3]
汪淼芹,苏霖,胡可芹,等.全科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设置初探[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