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汉语》汉字“家”的故事
2010-02-15 22:13:28 来源:广州话广播编辑:华语广东话发表评论进入论坛>>
《每日汉语》
汉字“家”的故事
欢迎走进汉字的故事。
在汉字中,有个很有意思的部首,人们叫它宝盖头(宀)。
用这个宝盖头作部首的汉字有很多,比如文字的“字”,宝贝的“宝”,宇宙的“宇”,守护的“守”,等等。
“宀”是个象形字,它读作mián。
在小篆中,“宀”字的写法就像一座房屋的形状,实际上这也就是它的本义,就是指房屋。
所以,基本上所有带宝盖头的汉字都同房屋建筑有关,今天我要说到的“家”字自然也不例外。
“家”这个字几乎人所皆知,有人说家是社会的最小细胞,还有人
说家是风雨相依的温暖世界。
如果我们从汉字学的角度来看,“家”又是什么呢?“家”是一个会意字,上面的宝盖头表示了“家”与房屋有关,宝盖头下面是一个“豕”shǐ字,也就是古人对猪的称呼。
在原始社会,猪是最早被人们驯化饲养的家畜之一。
人们从游牧、渔猎社会到农耕社会,安了家,养了六畜,是安家的象征,所以家的本义是猪圈。
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一户人家的标志,“家”字也由此被用来指人的住处。
另外,根据《六书故》:“家人所合也。
从乑(?)yín,三人聚宀下,家之义也。
乑,古族字,乑讹为豕,《说文》谓从豭省,无义。
”意思就是现在“家”字下面的“豕”是由“乑”字讹写成而来的。
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宀,房屋;一,在一起;乑,众,三人为众。
意为同住在一个房子里的众人就组成了一个家。
中国人向来重视这个“家”字。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意思就是说:有了国法,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有了家规,家庭才能治家教子。
在过去讲究血缘宗亲的封建家庭中,往往是一个大家族居住在一起,“家谱”、“家法”、“家风”这些都成为每个家庭成员必须要严格遵守的门规戒律。
“家训”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往往通过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形式,向后人传授修身、治家、为人处世的基本方法。
中国古代的名门望族和文人雅士往往都有“家训”流传于世,其中著名的有南北朝时的教育家和文学家颜之推所撰写的《颜氏家训》,它
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部以专著形式出现的教育名作。
明朝末年的文人朱柏庐撰写的《朱子治家格言》,以名言警句的形式向后代讲授中国传统家庭道德伦理,更是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启蒙教材。
除了表示家族、家庭,“家”还可以表示单独的个人。
当某个人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者从事着某种专门活动,我们就可以把这种人叫作“某某家”,比如“行家”、“专家”、“科学家”、“音乐家”等。
我们常说的“大家”一词,除了表示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人之外,也能用来形容知识渊博、博学的人。
家还可以作为谦称。
当和别人谈话时,讲究礼仪的中国人常常称呼自己的父亲为“家父”,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母”,称自己的兄弟姐妹为“家兄”“家姐”等。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种用法只能称呼自己的亲属,可千万不要称呼对方的父亲为“您的家父”哦。
此外,由于家最初就和家畜饲养相关,所以“家”字还可以表示人工饲养或栽培,和“野生的”意义相反,比如家兔与野兔,家猫与野猫等。
好了,今天关于“家”的故事就说到这里,相信听众朋友对“家”一定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我们期待您的来信,和我们分享所知道的有关“家”字的故事,我们的电子邮箱是yy@
中华智慧小故事24
史记故事(1)五帝的故事(下)
到了尧在位的第七十年间,有一天尧问他的部下:“万一哪天我没了,由谁来继承王位呢?”他的部下一听,赶紧说:“按照惯例,应该传给你的儿子丹鑤(音暴)啊。
”尧想了一下说:“我这个儿子太无能了,又很顽劣,怎么能把帝位传给他呢?你们还有什么别的人选吗?”这个时候有人向尧推荐了在民间以孝悌闻名的舜。
舜出身平民家庭。
他的父亲名叫瞽叟,瞽叟的意思就是眼睛瞎了的老人。
舜的生母很早就死了,后来瞽叟又娶了一个妻子,生下了舜的弟弟象。
因为瞽叟的纵容,舜的后母非常凶恶,舜的弟弟也很桀骜不驯,他们两个成天就算计怎么谋害舜,所以舜在这个家里很不好过。
但即便是这样,舜却还是恪守为人子的孝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有一次,瞽叟让舜爬到一个很高的地方去修补谷仓,自己却在下面放火烧房。
好在聪明的舜用两个斗笠做成了翅膀,从谷仓上跳下来,才逃过了一劫。
后来瞽叟又让舜去挖井。
等到舜在底下把井挖得正深的时候,瞽叟和象两个人却一起从井口往下面倒土,填埋水井。
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舜事先已经在井的侧壁先凿出了一条暗道,所以最终还是逃了出来。
尽管遭遇了这么多恶劣的待遇,但是舜依然对父母兄弟恭恭敬敬、和和善善,就这样,他的事迹一传十十传百,孝悌的名声名满天下,最后传到了尧的耳朵里。
尧于是授予了舜司徒的职位,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许配
给了舜,让她们俩来考察舜的为人,这一考察就是三年。
三年后,尧发现舜的为人果然没的说,便决定重用舜,让他参与治理国家。
舜首先完善了各项法律法典,主张慎用各种刑罚,因此很受老百姓的欢迎。
二十年后,尧让舜代理自己的职务。
又过了八年,尧逝世了,天下的百姓有如丧父般的悲痛,为表示对尧的哀悼,整整三年,四海之内无人奏乐。
舜为尧服丧三年之后,又把帝位让给了尧的儿子丹鑤,可是天下人不服气,舜又只得顺应民意,正式登上了帝位。
舜在位期间,重用了很多贤德的人,比如伯夷、彭祖、大禹、后稷等等,这些都是上古传说中的名人,他们各司其职、各尽气力,使得天下安康太平。
其中,大禹的功劳最大,他是尧帝时负责治水的鲧的儿子。
传说鲧因为使用拥堵的方法治水不成功,后来被尧所杀,大禹就毅然接替了父亲的职责,采用疏导的新方法来治理洪水。
他凿开了九座大山,治理了九个大的湖泊,疏通了九条大河,划定了九州的方界,使得滔滔的洪水流入大海,让陆地重新露出了水面。
四方的部落见到这种情景,都前来进贡,臣服于舜。
舜去世前,也没有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禅让给了治水有功的功臣大禹。
大禹即位以后,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在陕西延安的黄陵县,有一座气势恢宏的黄帝陵,从唐代开始,每年的清明、重阳两大节日人们都会在那里举行祭祀黄帝的典礼。
如今,许多海内外华人都会在典礼举行期间到那里寻根问祖,缅怀先贤。
可以说,五帝的时代揭开了中华文明史崭新的一页,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
先,他们的故事不仅验证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更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源头,世世代代激励着全世界的炎黄子孙。
好了,今天的《每日汉语》节目就到此结束,主持人晓婷、家豪感谢您的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