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省楚雄州大姚一中2019——2020年高二年级备战下学期期末考语文模拟卷四(解析)

云南省楚雄州大姚一中2019——2020年高二年级备战下学期期末考语文模拟卷四(解析)

云南省楚雄州大姚一中2019——2020年高二年级备战下学期期末考语文模拟卷四(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搞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目前,随着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创新弘扬问题现在显得尤为重要。

这里所说的创新弘扬,是把激活中国古代有价值的美学思想资源,加以阐释和发扬光大。

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是当代美学建设的重要资源,这正是我们中华美学精神在当下应当发扬光大的原因。

②美学作为人文价值学科,应当重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价值。

因此,我们不能心存偏见,依然怀抱全盘西化的那种矫枉过正的态度,总是误以为只有古希腊、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传统才对当下的美学思想发展有启示,而中国孔孟老庄、宋明理学以来的思想传统就不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

我们既不能粗率地鄙视和否定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也不能盲目地迷信和简单地移植西方美学。

实际上,即使在西学东渐、甚至有人主张全盘西化的时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并没有被全盘否定,并没有完全断裂。

③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承载着丰富的审美经验,由这些经验归纳和总结出来的理论,乃至审美经验本身,值得中国当代美学和世界美学加以继承。

这些传统的美学思想已植根于我们民族的生活方式之中,千百年来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审美趣味以及艺术心理。

因而,对于它们的继承与弘扬,是当代学人之使命所在。

古代传统与当下发展的关系,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

譬如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在当下依然让我们获得审美的享受;古代的戏曲小说和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可以在当代新媒体艺术中得以再现;古代的器物造型等可以为当下的设计提供启示和灵感,等等。

④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包含着启迪学者智慧、引领未来发展的思想资源。

中国传统思想中有一个重要传统,就是“返本开新”。

这也是我们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追溯中国传统美学的源头,切实把握其中有价值、有活力的资源,从而使当代美学别开生面。

诸如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谐的宇宙观、“立象言意”的传统、物趣人情浑然为一的艺术境界等等,都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

中国艺术的抒情传统虽然不能涵盖全部的艺术作品,但它确实是中国古代艺术具有独特民族特征的贡献,同样也值得我们珍视和发扬光大。

⑤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有优秀的传统,就无限夸大其内容,或者固守中国传统美学中僵死的教条。

中国传统美学资源在学科形态上、研究方法上确有诸多的不足,我们应当客观地对待其中的生机和活力,客观地对待这批遗产。

(节选自朱志荣《中国传统美学的传承弘扬》,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创新弘扬,重在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资源加以激活、阐释和发扬。

B.在有人主张全盘西化的时代,中国的孔孟老庄、宋明理学以来的思想传统被完全否定。

C.优秀的传统美学思想对我们有着长期而深刻的影响,当代学人应当对其加以继承弘扬。

D.“返本开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重要传统,返本溯源有助于当代美学的发展创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证明论点,最后提出我们要客观对待传统美学思想的观点。

B.文章从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价值、审美经验以及其作为思想资源等层面论证了传统美学思想在当下具有重要意义。

C.在论述的过程中,文章列举了一些有一定典型性的事例,具体而有力地证明了论点,使文章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D.文章第③段举唐诗宋词、古代戏曲小说以及古代器物造型的例子,证明了古代传统与当下发展的关系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方的美学思想,诸如古希腊、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传统对我们当下的美学思想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B.不止我们的民族生活受益于传统美学的审美经验,世界美学也能够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审美经验中汲取养分。

C.中国古代艺术的抒情传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民族特色所在,因此继承这一抒情传统是发扬民族传统的必要前提。

D.我们如果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全盘照搬,不加以甄别筛选,势必会给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答案1、C解析A项原文是“激活中国古代有价值的美学思想资源”,并未提及“重在”。

B项文中并未提到“中国的孔孟老庄、宋明理学以来的思想传统被完全否定”。

D项根据原文“中国传统思想中有一个重要传统,就是‘返本开新’”,无法得出“‘返本开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重要传统”的结论。

2、B解析文章并未论及“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价值”。

3、C解析根据原文无法推断出“继承这一抒情传统是发扬民族传统的必要前提”这一结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提笔忘字、书写能力弱化,常用汉字面孔模糊,吃不准的字词就想着求助手机,遇到高难度字词更是望文兴叹……在充分享受互联网时代各种快捷和便利的同时,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弱化,成为日前在京参加“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第四期国家级培训的专家学者们无法回避的“集体焦虑”。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谢坦言,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客现上正造成书法社会交流功能的退化,带来全社会尤其是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不断弱化的问题。

“汉字书写危机”不容忽视。

“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并不是要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书法家,而是让每个孩子都写好汉字,让每个学生达到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以此为基础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说。

由教育部和中国文联共同实施,委托中国教育学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和教育书画协会联合承办的“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自2015年启动至今,目标是用5年左右时间,培训全国中小学书法种子教师和省地县三级书法教研员约7000名,并以此推动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普及和质量提升。

(摘编自柴葳《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6日)材料二:事实上,从技术层面而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手写汉字的功能逐渐被键盘取代是一种难以逆转的趋势,就像当年毛笔和纸张取代了刻刀和木简一样。

但是,从文化角度来说,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化,形成了独特的象形方块字。

在手写汉字被逐渐淡忘的过程中,由汉字衍生出来的相关文史哲知识和信息,也在人们的记忆中慢慢模糊。

学习手写汉字,不仅是在学习一种语言,了解其背后蕴含的丰富知识,更是在领悟一种独特的东方美学和由此衍生出的人生哲学。

不能简单把书写退化现象完全归因于电脑的使用,汉字书写问题与计算机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写字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国人对文化的淡漠、精神的缺失,近年来人们对物质诉求过高,而忽略了精神上的追求。

读书的人越来越少,阅读量的减少带来了识字量的下降及提笔忘字几率的增加。

“中华文明有着良好的健康的基因。

无论键盘也好,其他也好,无论汉字书写方式怎么变,也不能改变汉字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一个载体。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保持我们的文化、保持汉字的规范性使用,是汉字书写和传承的基本途径,也是当代文化工作者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

(摘编自《提笔忘字,是语文教育最大的悲哀!》)材料三: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两千余名受访者逾八成承认写字有困难。

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正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

应当承认,新技术给古老的汉字艺术带来较大的冲击。

美国学者杰茜卡·贝内就曾把电脑称为“手写体的诅咒”。

因汉字象形表意的文字结构,电脑输入对汉字子写的冲击尤为严重。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得到光大,不是取决于它是否吸收了外来的精华,而是决定于这个民族优秀的文化是否得到很好的传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平就提出“学习母语是权利”,法国规定“法产商品的商标使用法文”,韩国主张“立志于国语发展和国语文化”,俄罗新把保护母语纳入了安全战略。

在邻国日本,从小学到初中都有习字和书法课,大学文科里书法也是必修课。

汉字是文化的根,是滋养现实生存发展的血浪。

在网络时代,我们不能“握着鼠标忘了笔杆”,汉字不能沦为失落的文明。

(摘自郭立场《人民日报》2010年8月1l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提笔忘字、书写能力弱化,常用汉字面孔模糊等现象,现在已经普遍存在,尤其是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更为严重。

B. “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实施的目的是培调书法种子教师和教研员,并以此推动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普及和质量提升。

C. 从技术层面来讲,手写汉字的功能逐渐被键盘取代,不可逆转;从文化角度来看,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应该传承。

D. 因为汉字象形表意的文字结构,电脑的拼音输入对汉字手写有较大的冲击,这对于中国人来讲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学习手写汉字,不仅是在学习语言,更是在领悟一种独特的东方美学及其相关的人生哲学,因此说汉字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一个载体。

B. 关于汉字书写危机原因的形成.人们的观点有所不同,尤其是关于电子设备的问题,有人认为它们可以造成书写危机,而有的人则不这么认为。

C. “学习母语是权利”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来的,法国、韩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对于本同语言的使用、学习和保护也分别有自己的规定和要求。

D. 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能够为孩子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这个方面日本做得非常好,他们从小学到初中都有习字和书法课,大学文科里书法也是必修课。

6. 如何解决“汉字书写危机”?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6分)【答案】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真审题,仔细比对选项内容和材料内容的差异。

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

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选项A,“尤其是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更为严重”,无中生有。

根据对原文的理解:提笔忘字、书写能力弱化,常用汉字面孔模糊,吃不准的字词就想着求助手机,遇到高难度字词更是望文兴叹……在充分享受互联网时代各种快捷和便利的同时,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弱化,并没有说“中小学生群体更为严重”。

故选A。

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概括、分析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真审题,注意选项内容的表述和文本的差异。

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