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民航法
课程代码:100408
学时:36 学分:2 讲课学时:36上机/实验学时:0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民航概论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航空服务)
开课院系:旅游管理系
教材:郭莉.民用航空法概论.航空工业出版社.2010.4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旅游管理(航空服务)专业的一门职业技能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初步了解国际民用航空运输的组织和法律框架,初步了解航空公法、航空私法、航空刑法、航空多边或双边体制、技术规则以及与航空运输相关的一系列法律规范,注重介绍目前国际国内航空法律的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动向,使学生掌握航空法的基本知识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在工作中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民用航空法概述
教学要求:
了解民用航空法的概念;
理解和掌握航空法特征及调整对象;
了解国际航空法的渊源、国内航空法的渊源;
理解和掌握国际航空法条约概述;
了解航空法的萌芽、形成和现代航空法的发展;
理解和掌握《中国民用航空法》。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航空法的概念、特点、中国民航法制建设;
【本章难点】航空法的调整对象、航空法的主要特征。
教学内容:
民用航空法的概念、民用航空法的特征、调整对象、民用航空法的渊源、民用航空法发展简史、我国民用航空法介绍。
第二章空气空间法律制度
教学要求:
了解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法律性质;
理解和掌握领空的概念、无害通过权;
了解空中交通规则、入境和放行的法律和规章;
理解和掌握禁区、防空识别区;
了解国际空中航行一般规则、过境通行权和群岛海道通过权;
理解和掌握公海和专属经济区的空中航行自由;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领空管理制度;
【本章难点】领空的概念、无害通过权、禁区、防空识别区
教学内容:
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领空主权、空域管理法律制度。
第三章民用航空器法律制度
教学要求:
了解民用航空器和国家航空器;
理解和掌握航空器的概念;
了解航空器国籍的意义、航空器登记的条件、登记国权利和义务;
理解和掌握航空器国籍标志和登记标志;
了解民用航空器所有权、抵押权和优先权的概念;
理解和掌握民用航空器权利登记;
理解和掌握民用航空器租赁的概念;
了解民用航空器的融资性租赁和经营性租赁;
理解和掌握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制度;
了解违反民用航空器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
理解和掌握民用航空器的搜寻援救和事故调查。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航空器的概念、航空器的国籍、民用航空器权利、民用航空器的搜寻援救和事故调查
【本章难点】航空器的概念、民用航空器权利、航空器国籍登记和权利登记的区别
教学内容:
航空器的概念、民用航空器的国籍与登记、民用航空器权利、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民用航空器的搜寻援救和事故调查
第四章民用航空人员法律制度
教学要求:
了解民用航空人员的地位、责任;
理解和掌握航空人员的定义;
了解航空人员的资格、工作时限和体检制度;
理解和掌握航空人员的执照分类;
了解机长的地位和资格;
理解和掌握机长的权力和职责。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航空人员的概念、航空器机长的法律地位
【本章难点】航空器机长的法律地位
教学内容:
航空人员的概念及相关规定、航空器机组法律规定(机长资格、权力、职责)
第五章民用机场管理法律制度
教学要求:
了解机场的定义和分类;
了解民用机场建设过程的几个阶段;
了解民用机场的使用许可、设施管理与联检制度;
了解机场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
理解和掌握民用机场的安全管理制度。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民用机场的法律地位、民用机场的管理体制、民用机场安全管理制度【本章难点】民用机场的安全保卫制度
教学内容:
民用机场的建设使用制度、民用机场净空及环境保护制度、民用机场安全管理制度
第六章民用航空旅客运输合同制度
教学要求:
理解和掌握民用航空旅客运输合同的定义、特征;
了解民用航空旅客运输合同形式、种类;
理解和掌握民用航空旅客运输合同的构成;
理解和掌握民用航空旅客运输合同的成立、生效和完成
了解民用航空旅客运输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理解和掌握民用航空旅客运输合同责任形式;
理解和掌握民用航空承运人的义务。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民用航空旅客运输合同分类、构成、成立、生效和完成、承运人的义务【本章难点】民用航空旅客运输合同构成、成立、生效和完成
教学内容:
民用航空旅客运输合同的基本理论、民用航空承运人的义务
第七章航空运输责任制度
教学要求:
了解旅游运输责任期间;
理解和掌握航空运输归责原则;
理解和掌握航空运输免责事由;
理解和掌握航空运输责任构成;
理解和掌握航空运输损害赔偿范围及标准;
理解和掌握航空运输赔责任限额和例外;
了解航空运输诉讼和管理权。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航空运输归责原则、损害赔偿范围及标准、赔偿责任限额和例外
【本章难点】航空运输免责事由、损害赔偿范围及标准、赔偿责任限额和例外
教学内容:
航空运输归责原则、航空承运人的责任、航空运输损害赔偿范围和标准、责任限额及例外;航空运输诉讼的管理权
第八章对地(水)面第三人损害赔偿责任制度
教学要求:
了解地(水)面第三人概念;
理解和掌握对地(水)面第三人损害责任原则;
理解和掌握对地(水)面第三人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了解我国关于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损害的赔偿责任赔偿范围;
理解和掌握我国关于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损害的赔偿限额;
了解经营人的界定、《罗马公约》主要规定;
理解和掌握我国对经营人责任保险或担保的规定;
理解和掌握对地(水)面第三人损害赔偿的诉讼规则。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对地(水)面第三人损害责任原则、构成要件、赔偿范围
【本章难点】对地(水)面第三人损害责任原则、赔偿范围、限额、经营人责任保险或担保
教学内容:
对地(水)面第三人损害赔偿原则及侵权行为的构成、对地(水)面第三人损害的赔偿范围和免责事由、经营人责任保险或担保、对地(水)面第三人损害赔偿的诉讼规则
第九章航空保险法律制度
教学要求:
了解航空保险的概念和特点;
理解和掌握航空保险的种类;
理解和掌握航空保险的索赔、理赔;
了解航空保险争议的解决。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航空保险的险种、航空保险的实施
【本章难点】航空保险的险种、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联系和区别
教学内容:
民用航空保险概述、民用航空保险赔偿及争议的处理
第十章通用航空法律制度
教学要求:
理解和掌握通用航空的概念和地位;
了解我国通用航空的法制建设;
了解我国通用航空的从业条件和管理制度。
理解和掌握通用航空的法律责任。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通用航空的概念和地位、通用航空的从业条件和管理制度
【本章难点】通用航空的法律责任
教学内容:
通用航空概述、通用航空管理法法律制度
第十一章民用航空行政处罚制度
教学要求:
理解和掌握违反民用航空行政管理的行为;
理解和掌握民用航空行政处罚的种类;
了解民用航空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及程序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违反民用航空行政管理的行为
【本章难点】违反民用航空行政管理的行为、民用航空行政处罚的种类
教学内容:
违反民用航空行政管理的行为、民用航空行政处罚的种类、民用航空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及程序
第十二章民用航空安全法律制度
教学要求:
了解国际民用航空安全保护公约
了解国际民用航空犯罪与刑罚;
理解和掌握空中刑事管辖权;
了解引渡的概念及相关公约的规定;
理解“不引渡与则起诉”的原则;
了解国家的权力和责任;
理解和掌握我国对航空犯罪和刑罚的规定。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国内航空犯罪和刑罚、空中刑事管辖权、引渡与起诉
【本章难点】空中刑事管辖权、“不引渡与则起诉”
教学内容:
国际航空刑事法律制度、国内航空犯罪与刑罚
三、实验(上机、习题课或讨论课)内容和基本要求
讨论课:结合授课内容布置相关讨论,要求同学在课前先查阅相关主题的专业期刊论文,收集有关数据资料,通过分析形成自己的基本观点,在课堂上讨论,引导学生理解、熟记有关民用航空运输法律法规,并能初步运用这些规范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时数分配
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航空法的基本知识,了解航空法在航空领域的应用情况,把握航空法发展的大趋势。
在掌握航空公法、航空私法、航空刑法、航空多边或双边体制等内容的基础上,达到能够针对实际问题,具有分析、研究和提出解决方案的初步能力。
六、说明
1.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与航空运输其他各专业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先修课程为民航概论等,相关专业课程为航空旅客运输管理、航空货物运输管理等,这些课程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形成比较系统的航空运输知识体系。
2.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航空器法律制度、双边航空运输协定、航空运输合同的法律适用、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损害的赔偿责任制度、空中刑事管辖权等。
3.有关课程考核问题:考查课,平时考察与期末卷面考试相结合综合评定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