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名录

植物名录

1、法桐:
中文名:悬铃木
别称:法国梧桐、净土树
科:悬铃木科
属:悬铃木属
入药部位:果实
功效:补气养阴,明目平肝,乌须发
其他:著名的行道树
2、泡桐
中文名:泡桐
别称:白花泡桐、大果泡桐
科:玄参科
属:泡桐属
入药部位:根、果,根秋季采挖,果夏季采收
功效:
根:祛风,解毒,消肿,用于筋骨疼痛,疮疡肿毒,红崩白带
果:化痰止咳,用于气管炎
3、杜仲
中文名:杜仲
别称:胶树、丝楝树皮、丝棉皮、棉树皮
科:杜仲科
属:杜仲属
入药部位:皮
功效:补肝肾,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高血压,安胎其他:中国所特有
4、碧桃
中文名:碧桃
别称:千叶桃花
科:蔷薇科
属:桃属
入药部位:桃胶
功效:破血、和血、益气之效
其他:品种众多,多具观赏,文人多称赞。

5、红叶李
中文名:紫叶李
别称:红叶李,樱桃李
科:蔷薇科
属:李属
入药部位:果实
功效:补中益气、润肠通便,止渴,养阴生津。

6、连翘
中文名:连翘
别称:黄花杆,黄寿丹
科:木犀科
属:连翘属
入药部位:皮
功效:清热,解毒,解散,消肿。

其他:
籽实油含胶质,可做绝缘油漆,化妆品。

提取物可抑菌,可做低价天然防腐剂,市场潜力大。

7、雪松
中文名:雪松
科:松科
属:雪松属
入药部位:雪松油
功效:抗脂漏、防腐、杀菌、补虚、收敛、利尿、调经、祛痰、杀虫及镇静。

其他:
是南京市、青岛等城市的市树。

名人多称赞,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象征,高洁、寄予人生积极向上,不屈不挠。

8、西府海棠
中文名:西府海棠
科:蔷薇科
属:苹果属
入药部位:果实
功效:消炎、清凉、解毒
花语代表“单恋”的意义。

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的美称。

9、龙爪槐
中文名:龙爪槐
科:豆科
属:槐属
入药部位:花、荚果、叶、根皮
功效:清凉收敛、止血降压,清热解毒,可治疮毒
其他:寿命长、适应性强
10、榆叶梅
中文名:榆叶梅
科:蔷薇科
属:桃属
入药部位:榆叶梅
功效:
大肠气滞,肠燥便秘,水肿腹满,脚气,小便不利。

泻下,抗炎,镇痛。

润燥滑肠,下气利水。

11、玉兰
中文名:玉兰
科:木兰科
属:木兰属
入药部位:花
功效:消痰,益肺和气,蜜渍尤良。

其他:玉兰花代表着报恩。

玉兰花对有害气体的抗性较强,是大气污染地区很好的防污染绿化树种。

12、银杏
中文名:银杏
科:银杏科
属:银杏属
入药部位:叶、果实
功效:降痰、清毒、杀虫之功能,抗氧化、提升记忆力、促进血液循环。

敛肺定喘,止带,缩尿。

其他:为我国的国树
中文名:桃树
科:蔷薇科
属:桃亚属
入药部位:根
功效:利尿,益气
14、杏树
中文名:杏树
科:蔷薇科
属:李属
入药部位:果实根
功效:平喘,清肺
15、丝棉木
中文名:丝棉木
科:卫矛科
属:卫矛属
入药部位:根,树皮,果实,枝叶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止血
16、紫丁香
中文名:紫丁香
科:木犀科
属:丁香属
入药部位:叶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17、金叶女贞
中文名:金叶女贞
科:木犀科
属:女贞属
入药部位:
功效:金叶女贞具有收敛利尿,兴奋等功效,可以用来治疗肌肉疼痛。

其他:叶女贞耐热耐旱,存活率极高,生命力顽强,可塑性高,具有极高的观赏性。

叶子为绚丽的金黄色,花为银白色,因此有“金玉满堂”之意。

中文名:藤萝、朱藤、黄环
科:豆科
属:紫藤属
入药部位:茎皮、花及种子
功效:花可以提炼芳香油,并可以解毒、止吐泻。

种子有小毒,含有氰化物,可以治疗筋骨疼,还能防止酒腐变质。

皮可以杀虫、止痛,可以治风痹痛、蛲虫病等。

其他:古人多歌咏,唐李白诗:“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19、金叶槐
中文名:金叶槐
科:豆科
属:槐属
种:国槐嫁接变种
其他:主要用于园林绿化,因其彩叶树种,观赏价值较高,抗风性强、成活率好,家乡保定为重要产地。

20、垂柳
中文名:垂柳
科:杨柳科
属:柳属
入药部位:根、枝、叶、皮、花等均可入药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的功效
根及根须可用以治疗痔疮、淋病、白浊、水肿、风湿疼痛、黄水湿疮、烫伤等。

垂柳枝可用于治疗牙疼、黄疸、风湿痹痛、淋病、白浊、小便不通、风肿、疔疮、丹毒等症。

柳叶具有可用于治痧疹透发不畅、白浊、疔疮疖肿、乳腺炎、甲状腺肿、丹毒、烫伤、牙痛等症。

其他:可作庭荫树、行道树、公路树。

亦适用于工厂绿化,还是固堤护岸的重要树种。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1、毛竹
中文名:毛竹
别称:楠竹、茅竹、南竹、江南竹、猫竹、猫头竹、唐竹、孟宗竹
入药部位:竹笋、竹汁、竹沥、竹叶、竹荪都可入药
功效:竹笋,具清热化痰,解毒透疹,健脾益气,助消化增食欲,降血压,防止血管硬化和美容防癌等功能。

竹荪,有益肠胃,理气化痰,降血压,提高人体免疫能力,调整老人血酸及脂肪酸和防癌抗癌等功用。

竹叶凉心缓脾,化痰止渴,清热散郁,解毒清胃。

竹沥、竹茹为中国传统中药。

竹茹清安胃腑,止吐除闷。

竹沥为竹汁提炼加工而成,清瘀解毒,透畅经络,清凉退火.主治筋脉拘挛,皮里膜外之痰,血瘀气阻,经络滞阻诸症。

竹根、竹实:毛竹根具止消渴,散毒补虚功用,作益气止渴,补虚下气及消毒药用。

竹实有通神明,轻身益气的功效,是较好滋补食品。

其他:古人多赞誉“玉可碎不可毁其白,竹可焚不能毁其节”。

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你西南东北风”。

22、月季
中文名:月季花
别称:
月月红、月月花、长春花、四季花、胜春、丹丹红、斗雪红
科:蔷薇科
属:蔷薇属
入药部位:根、叶、花均可入药
功效:具有活血消肿、消炎解毒功效。

月季花的祛瘀、行气、止痛作用明显,故常被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

其他:被称为花中皇后,因四季开花成为月季花,北京、天津、安庆、阜阳等市花
23、冬青
中文名:冬青
别称:冻青
科:冬青科
属:冬青属
入药部位:种子、树皮、叶均可入药
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胎动不安。

种子及树皮药用,为强壮剂;叶有清热解毒作用,可治气管炎和烧烫伤。

24、小檗
中文名:日本小檗
别称:刺檗、红叶小檗、目木、紫叶小檗
科:小檗科
属:小檗属
入药部位:根、茎、枝、叶。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其他:果鲜红色,挂果期长,落叶后仍缀满枝头的观赏植物。

25、国槐
中文名:槐
别称:国槐、槐树、槐蕊、豆槐、白槐、细叶槐、金药材、护房树、家槐
科:豆科
属:槐属
入药部位:槐叶、槐枝、槐根、槐角
功效:清肝泻火,凉血解毒,燥湿杀虫,散瘀止血,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散瘀消肿;凉血止血;清肝明目。

其他:防风固沙,用材及经济林兼用,良好的遮荫树和行道树种,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26、山茱萸
中文名:山茱萸
别称:山萸肉、肉枣、鸡足、萸肉、药枣、天木籽、实枣儿
科:山茱萸科
属:山茱萸属
入药部位:成熟干燥果实
功效:具有滋补、健胃、利尿、补肝肾,益气血等功效
其他:果实去核后即为名贵药材山芋肉
相传战国时期赵王有颈椎病,颈痛难忍,一位姓朱的御医用一种干果煎汤给赵王内服用,很快使赵王解除病痛。

而后赵王问朱御医用了什么灵丹妙药,朱御医回答是山萸果,如若坚持服用,不但可治愈颈椎疼痛,还可安神健脑、清热明目。

赵王听后大喜,令人大种山萸。

为了表彰朱御医的功绩,就将山萸更名为山朱萸,后来人们将山朱萸写成现在的山茱萸,并逐渐流传了下来。

27、金银木
中文名:
金银木
别称:金银忍冬、胯杷果
科:忍冬科
属:忍冬属
入药部位:全株可药用
功效:
其他:果实鲜艳,但有毒,不可食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