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原理(含答案)

数据库原理(含答案)

【考试形式】笔试,闭卷,120分钟【复习内容】一、基本概念的掌握。

1. 什么是数据?数据就是对_______客观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记录。

2. 数据与信息有什么关系?数据是信息的____载体______,信息是对数据的____加工_____。

3. 数据库是____长期存储在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_____的数据集合。

4. 数据库技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科学地___组织和存储数据____,如何高效地_______获取、更新和加工处理数据_______________,并保证数据的_____安全性、可靠性、共享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______用户和操作系统____________之间的一层__数据管理软件____________,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_____数据库的方法_____________,是用来管理数据库的__计算机应用软件________________。

6.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有:______定义数据_________、__组织和管理数据____________、______数据库创建________、________维护____________等。

7. 数据库系统是实现__________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__________,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

8. 在数据库系统的组成中,____数据库管理系统__________是核心和主体。

9. 计算机的数据管理主要经历了______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________3个阶段。

10. 数据库中用_______数据模型___________来抽象、描述和实现现实世界中的数据。

11. 在数据库系统中,通常按照_____数据结构________来命名数据模型,常用的数据结构模型有____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________________。

12. ___层次模型__________模型采用树型结构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

13. 域是一组________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____________。

14. 关系是____笛卡尔积__________的有限子集。

15. 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____候选码______。

16. 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_______主码(primary key)_________。

17. 候选码的诸属性称为主属性。

______不包含任何候选码中属性__________称为非主属性。

18. 视图表是由基本表或其它视图表导出的表,是虚表,不对应实际存储的数据。

19. 关系模型中的三类完整性约是指______实体完整性约束_______、______参照完整性约束______和______用户自定义完整性_________。

其中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是关系模型必须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被称为关系的两个不变性,应该由关系系统自动支持。

20. 设F是基本关系R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R的码。

如果F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相对应,则称F是基本关系R的____外码(foreign key)_____,并称基本关系R为参照关系,基本关系S为被参照关系或目标关系。

21. 关系规范化的目的在于____控制数据冗余_________、避免_插入和删除异常的操作_______,从而增加数据库结构的___稳定性和灵活性_______。

22. 关系规范化的过程实质上是_____以结构更单纯、更规范的关系逐步取代原有关系_____的过程,或者说,是由一个低级范式通过____模式分解_______逐步转换为若干个高级范式的过程。

23. 设R(U)是一个关系模式,X和Y是U 的子集。

对于关系模式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如果r中不存在两个元组,它们在X上的属性值相同,而在Y 上的属性值不同,则称Y _函数依赖于__________X,记为____X---->Y______。

24. 设X为R(U, F)中的属性或属性集,若_____X--->U_____,则X为R的候选码。

25. 说某个关系是某个范式,是指该关系满足___某些确定的约束条件______,从而具有一定的性质。

26. 如果关系R的_____每一个属性值是不可再分的最小数据单位____________,则称R为第1范式,简记为1NF。

27. 若关系R是1NF,且R中的__________每个非主属性都完全依赖于R的任一候选码________,则R是2NF。

28. 若关系R中的______任何一个非主属性不传递函数依赖于它的任何一个候选码__________码,则R是3NF。

29. 关系模式R(U, F)是1NF,若函数依赖集合F中的所有函数依赖___的决定因素都包含一个候选码__________,则R是BCNF。

30. 数据库设计的特点有两个方面。

一是将_______技术和管理__________相结合;二是强调______结构(数据)设计的行为(处理)设计_______相结合。

31. 需求分析就是分析___________用户对数据库的具体要求_________,它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___起点_____。

32. 需求分析的重点是____通过调查、收集和分析________,获得用户对数据库的___________信息要求、处理要求、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______________。

33. 概念结构设计是指______将需求分析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及概念模型__________的过程。

34. 概念结构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所在,描述概念模型的常用工具是__E-R模型_______。

35. 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就是_____把概念结构设计阶段产生的系统基本E-R图转换为某种具体的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_____________。

36. 物理结构设计根据具体的DBMS的特点和应用处理要求,将逻辑结构设计的关系模式进行___物理存储安排_____,建立___索引_____,形成数据库的_____内模式_________。

37. 数据安全性是指____保护数据库以防止非法使用造成数据泄漏、更改或破坏_______。

38. 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____正确性和相容性_______,它检查和控制的对象是_____是不合语义的、不正确的数据__________,防止它们进入数据库。

39. 事务是用户定义的_____一个数据库操作的序列__________。

40. 事务必须具有4个特性,即______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_____________,简称为事务的__ACID____特性。

二、简述和应用1. 数据模型有哪3个要素?各是什么含义?答:一般而言,数据模型是严格定义的一组概念的集合,这些概念精确地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征(数据结构)、动态特征(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条件,这就是数据模型的三要素1。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

这些对象是数据库的组成成分,数据结构指对象和对象间联系的表达和实现,是对系统静态特征的描述,包括两个方面:(1)数据本身:类型、内容、性质。

例如关系模型中的域、属性、关系等。

(2)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的,例如关系模型中的主码、外码联系等。

2 。

数据操作对数据库中对象的实例允许执行的操作集合,主要指检索和更新(插入、删除、修改)两类操作。

数据模型必须定义这些操作的确切含义、操作符号、操作规则(如优先级)以及实现操作的语言。

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3 。

数据完整性约束数据完整性约束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规定数据库状态及状态变化所应满足的条件,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

2. 关系模型有哪3类完整性约束?每种约束的定义是什么?答:1实体完整性:规定表的每一行在表中是惟一的实体。

2参照完整性:是指两个表的主关键字和外关键字的数据应一致,保证了表之间的数据的一致性,防止了数据丢失或无意义的数据在数据库中扩散。

3用户定义的完整性:不同的关系数据库系统根据其应用环境的不同,往往还需要一些特殊的约束条件。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即是针对某个特定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它反映某一具体应用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3. 解释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的概念。

答:1.函数依赖设X,Y是关系R的两个属性集合,当任何时刻R中的任意两个元组中的X属性值相同时,则它们的Y属性值也相同,则称X函数决定Y,或Y 函数依赖于X。

2.部分函数依赖设X,Y是关系R的两个属性集合,存在X→Y,若X’是X的真子集,存在X’→Y,则称Y部分函数依赖于X。

3.完全函数依赖设X,Y是关系R的两个属性集合,X’是X的真子集,存在X→Y,但对每一个X’都有X’!→Y,则称Y完全函数依赖于X。

4.传递函数依赖设X,Y,Z是关系R中互不相同的属性集合,存在X→Y(Y !→X),Y→Z,则称Z传递函数依赖于X。

4. 数据库系统和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文件系统管理的是文件,这是一种大粒度且无结构的数据形式.数据库管理的是结构化数据,是细粒度的数据形式,且支持在这些数据上的高效访问等操作.5. 名词解释:关系、关系模式、主码、外码、关系代数、元组关系演算、域关系演算、函数依赖、范式、1NF、2NF、3NF、BCNF(只解释关系代数)答: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每个关系都是一个关系名。

关系模式:在二维表格结构表示的关系中,每个表格的表头那一行称为一个关系模式,关系模式就是关系的框架。

主码:在一个关系的若干候选关键字中,被指定作为关键字的候选字称为该关系的主关键字或主码。

外码:在一个关系的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合)不是该关系的关键字的一部分,却是另外一个关系的关键字,则称这样的属性为该关系的外部关键字或外码。

关系代数:是一种抽象的查询语句,用对关系的运算来表达查询,作为研究关系数据语言的数学工具。

元祖关系演算:以元祖为变量的关系演算。

域关系演算:类似于元祖关系演算,并且具有相同的运算符,所不同的是公式的变量不是元祖变量,而是表示元祖变量各分量的域变量。

函数依赖:设X,Y是关系R的两个属性集合,当任何时刻R中的任意两个元组中的X属性值相同时,则它们的Y属性值也相同,则称X函数决定Y,或Y函数依赖于X。

范式:利用某种约束条件对关系模式进行规范化后,就会使该关系模式变成一种规范化形式的关系模式,这种规范化形式的关系模式就称为范式。

1NF:设R是一个关系模式,如果R中的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分解的,则称R是第一范式(1NF)。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