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总则15 基本要求26 评定37 复核与处理4附录A(资料性附录)乡村旅游特色业态评定审查表 5前言DB11/T 652《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分为以下九个部分:——第1部分:通则;——第2部分:国际驿站;——第3部分:采摘篱园;——第4部分:乡村酒店;——第5部分:养生山吧;——第6部分:休闲农庄;——第7部分:生态渔家;——第8部分:山水人家;——第9部分:民族风苑。
本部分为DB11/T 652的第1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北京市旅游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北京市旅游局组织实施。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市旅游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慧光、安金明、谷慧敏、赵广朝、张伟、刘玲、牟晓婷。
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1部分:通则1范围DB11/T 652的本部分规定了各“乡村旅游特色业态”应具有的共有要素的基本要求及评定规则。
本部分适用于“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的乡村旅游接待单位。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B11/T 6522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 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GB/T 18973—200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指通过以乡村为依托,以乡村空间环境为活动场所,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及风俗、农民生活场景等主要旅游吸引物,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娱乐、求知、体验等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3.2乡村旅游接待单位rural tourism household指由乡村环境、若干建筑物和附属设施等组成,形成一定规模的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独立经营主体。
3.3乡村旅游特色业态special rural tourism categories指通过开展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经营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特定产业形式,它具有类型独特性和空间分布集群性。
4总则4.1“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的确定,应达到本部分所列评定条件,否则不具备参评资格。
4.2由若干建筑物或者若干部分组成的接待单位,如果以整体设施申评,则不因各区域财产权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4.3乡村旅游接待单位的建筑、附属设施、服务项目和运行管理应符合安全、消防、卫生、环境保护等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4.4“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的接待单位应具备合法经营证照,如营业执照、税务证、卫生许可证等。
4.5从业人员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无不良嗜好,持卫生部门统一颁发的健康证上岗。
5基本要求5.1总体环境环境优美,绿化面积应不少于占地面积的30%。
5.1.1居住建筑周围无污染性工业企业,水源没有受到工业及生活污染。
5.1.2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1996的二级标准;环境噪声限值应符合GB 3096—2008的1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5.1.3游客公共休息设施布置合理,数量充足。
5.1.4地面平整、无杂物,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
5.2住宿设施5.2.1可供出租的客房3间(套)及以上。
5.2.2门锁为暗锁,有防盗装置,显著位置张贴应急疏散图及相关说明。
5.2.3装修良好,有软垫床、桌、椅、床头柜等配套家具。
5.2.4备有饭店服务指南、价目表、住宿须知。
5.2.516小时提供冷热饮用水。
5.2.6有符合环保标准的采暖、制冷设备。
5.2.7有供客人独立使用的卫生间,洗浴设施齐全。
5.2.8客房、卫生间每天全面整理一次,隔日或应客人要求更换床单、被单及枕套,并做到每客必换。
5.3餐饮设施5.3.1餐厅5.3.1.1餐位数应达到10个。
5.3.1.2餐厅餐台摆设整齐美观,餐桌/椅、餐具、饮具、台布、餐巾等完好无破损,保持洁净。
5.3.1.3有设计美观、明码标价的菜单。
5.3.1.4有空调及通风设备。
5.3.1.5有标识明显的吸烟区和非吸烟区。
5.3.1.6地面经过防滑处理、便于冲洗。
5.3.2厨房5.3.2.1各类设备、器皿完好、洁净,应有单独的冷荤准备空间与厨具。
5.3.2.2有防蚊、蝇、虫、鼠和预防传染疾病措施。
5.3.2.3有使用明火、电、气的安全防火措施。
5.4基础设施5.4.1所处位置交通便利。
5.4.2主要道路平整干净,可以通行机动车辆,配有路灯。
5.4.3主要道路及路口有指示牌(图),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符合GB/T 10001.1和GB/T 10001.2的规定,各种指示和服务文字应使用规范的中英文同时表示,各种公共信息资料如全景图、标识牌、景物介绍等与整体坏境协调。
5.4.4有方便游客停车的场地,标识清晰,卫生整洁,与周边环境协调。
5.4.5有稳定的供水供电供气系统。
5.4.6有固定公用电话,并配备市内电话簿。
5.4.7可以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讯正常。
5.4.8可以提供宽带网络服务。
5.4.9存放垃圾的设施设备和场地清洁、无异味,垃圾清扫、清运及时,分类处理。
5.4.10公共厕所5.4.10.1便器、洗漱台、面盆(水池)、镜面、水龙头等设施完好。
5.4.10.2有挂衣钩、卫生纸托架、纸篓、洗手液或香皂等客用设施与物品。
5.4.10.3地面有防滑提示或标志,墙面有防滑扶手。
5.4.10.4卫生符合GB/T 18973—2003一星级旅游厕所标准要求。
5.4.10.5地漏排水畅通。
5.4.11应具备坡道、安全扶手等基本的无障碍设施。
5.5安全要求5.5.1安全通道、疏散楼梯保持畅通,安全标志明显,应急灯完好。
5.5.2配备灭火器材并保持完好有效。
5.5.3危险区域有专人管理和醒目的相关警示。
5.5.4交通、游览、娱乐等各项设施的防护设备齐全,维护及时;能为游客提供及时的旅游救助。
5.5.5有应对各种紧急事件如地震、食物中毒、恐吓电话及可疑爆炸物等的安全预案,并及时上报。
5.5.6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紧急事件处理技能培训。
5.6服务要求5.6.1服务人员上岗着统一服装,且服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文雅大方。
5.6.2服务人员注意个人卫生,严格执行岗位卫生工作程序。
5.6.3服务人员能够用普通话服务,使用礼貌用语。
5.6.4服务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本岗位的相关服务知识。
5.6.5尊重游客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5.6.6定期对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5.6.7及时合理地处理游客投诉。
5.6.8明码标价、计量准确,无强买强卖。
5.7社会贡献要求5.7.1促进本地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创业,吸纳本地及周边地区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
5.7.2保护和弘扬本地传统文化,促进本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5.7.3提高社区居民素质与对外交往能力。
6评定6.1评定组织乡村旅游特色业态评定委员会负责对“乡村旅游特色业态”进行评定和管理,评定委员会由政府相关部门、科研部门和企业的专家代表组成。
6.2评定程序评定程序为申报、受理与评定、批复与公告、颁发标志牌四个步骤。
6.2.1申报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的评定采取自愿原则。
凡自愿申报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的单位,须填写“乡村旅游特色业态评定申报表”,并提交相关文件与证明材料,“乡村旅游特色业态评定申请表”见附录A。
每个乡村旅游接待单位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一种最能反映本单位特色的业态申请评定。
6.2.2受理与评定乡村旅游特色业态评定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单位相关申报材料的1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单位的基本条件进行现场评判。
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的确定,应满足本部分第5章要求。
对达到本部分第5章要求的申请单位,按照其所申请“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的对应标准进行现场评分,全面考核,综合评定。
6.2.3批复与公告乡村旅游特色业态评定委员会对通过现场评定的乡村旅游接待单位做出批复,并发出公告,公告期为10天。
6.2.4颁发标志牌公告期满,乡村旅游特色业态评定委员向申请单位颁发其所申请的“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志牌和证书,标志牌和证书的有效期为三年。
7复核与处理7.1复核7.1.1乡村旅游特色业态实行年度复核制度。
已获得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志牌和证书的乡村旅游接待单位应自觉接受乡村旅游特色业态评定委员的复核。
7.1.2乡村旅游特色业态评定委员会复核工作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向被复核的“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申请单位出具书面的报告。
7.2复核结果的处理7.2.1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的接待单位在经营接待过程中有消费者投诉,经乡村旅游特色业态评定委员会查实后,根据情节和影响程度给予警告直至撤销“乡村旅游特色业态”资格。
7.2.2“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的接待单位在经营过程中发生安全、消防、食品卫生等重大责任事故或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乡村旅游特色业态评定委员会直接取消其“乡村旅游特色业态”资格,收回标志牌及证书。
7.2.3被取消“乡村旅游特色业态”资格的接待单位,自被取消资格之日起一年后方可重新申请“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的评定。
附录 A(资料性附录)乡村旅游特色业态评定申请表表A.1 乡村旅游特色业态评定申请表单位名称申请业态类型负责人姓名地址开业时间联系电话邮政编码E-mail网址所在乡(镇)村区域范围面积平方米建筑形式服务人员总数人有卫生证人数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人客房总数间特色旅游项目有餐位总数个上一年营业总收入万元上一年接待游客总数人上一年接待团队总数个曾获奖(或受处罚)情况说明:备注:需提交的其他文件和证明材料:1、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2、曾获得精神文明建设先进称号等荣誉的证明;3、获得北京市、国家或国际组织颁发和认定的生态环境、独特资源方面的证书;4、规划、建设和产品的创新性证明;5、能够辅助说明其达标的其他证明材料。
DB11/X XXX—XXXXDB11/T 652.1—20091IIIDB11/T 652.1—2009DB11/T 652.1—2009II5DB11/T 652.1—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