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中心可研报告编制提纲(含任务分工)

数据中心可研报告编制提纲(含任务分工)

监测与数据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提纲2017-5-1目录1概述(是否需要?) (6)1.1建设目标 (6)1.2建设内容 (6)1.3建设原则 (6)2 需求分析 (6)2.1总体需求 (6)2.2数据源 (6)2.3数据存储与管理 (6)2.4数据产品与服务 (6)2.5运行维护 (7)3总体方案 (7)3.1建设思路与策略 (7)3.2总体框架 (7)3.3系统结构 (8)3.3.1逻辑结构(软件平台结构) (8)3.3.2物理结构(硬件平台结构) (8)3.4开发与集成流程 (8)3.5总体技术路线 (8)3.6关键技术 (8)3.6.1大数据采集技术 (8)3.6.2大数据预处理技术 (8)3.6.4大数据分析与智能挖掘技术 (8)3.6.5大数据可视化技术 (8)3.6.6大数据应用与服务技术 (8)3.5.7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价技术 (8)3.6.8海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8)3.5.9三维虚拟可视化技术 (8)3.6.10交互式远程控制技术 (8)3.7建设步骤 (9)4建设方案 (9)4.1数据源与传输协议建设(网络设计) (9)4.2数据存储与管理 (9)4.2.1数据存储规划 (9)4.2.2数据备份方案 (9)4.2.3数据管理方案: (9)4.3应用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10)4.3.1海底观测数据门户系统 (10)4.3.2海底观测基础地理信息平台 (10)4.3.3专题应用信息系统平台 (10)4.3.4 科普教育中心 (11)4.4运行维护平台建设方案 (11)4.4.1数据中心运维监控 (11)4.4.3海底观测网运维监控(监测) (12)4.5安全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12)4.5.1信息(数据)安全(数据访问、数据加密) (12)4.5.2网络安全 (12)4.5.3软件安全 (13)4.5.4硬件安全 (13)4.5.5安全机制与管理制度 (13)4.6标准与规范体系建设 (13)4.6.1数据标准 (13)4.6.2软件标准 (13)4.6.3安全标准 (13)4.7综合业务系统运行大厅设计 (13)4.7.1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展示中心 (14)4.7.2交互式控制中心 (14)4.7.3运行实时监视中心 (14)4.8机房综合设计(基础设施) (15)4.8.1综合业务机房 (15)4.8.2本地备份机房 (15)4.8.3异地备份机房(备份中心) (15)4.8.4涉密机房 (15)4.8.5超算机房 (15)4.8.7机房监控系统 (16)4.8.8机房不间断电源系统 (16)5组织与实施安排 (16)5.1组织结构 (16)5.2建设周期与进度安排 (16)5.3建设任务安排 (16)5.4建设管理与质量保障 (17)6运维保障方案 (17)6.1运行管理机制 (17)6.2服务与技术支持机制 (17)6.3应急维护机制 (17)7预算与投资效益 (17)7.1预算编制依据 (17)7.2经费总预算 (17)7.3预算说明 (17)7.4经费投入计划安排 (17)7.5投资效益评价 (17)1概述1.1建设目标1.2建设内容1.3建设原则2 需求分析2.1总体需求2.2数据源负责人:李江峰、曾国荪、关佶红、吕枫、于洋、海洋专业一名内容包括:传感器状态数据、科学数据、数据接口、数据格式、数据接收(有线、无线)、数据预处理、数据传输等2.3数据存储与管理负责人:曾国荪、李江峰内容包括:数据质量、数据存储、数据显示、数据管理、智能挖掘、安全(安全需求、存储需求……)2.4数据产品与服务负责人:关佶红、喻剑、乔非、覃如府内容包括:数据常规产品、数据特需产品、网络下载(…)、数据处理与分析(实时数据、处理、挖掘与提取)2.5运行维护负责人:乔非、马云龙、吕枫、于洋内容包括:实时显示与远程控制、安全3总体方案负责人关佶红、喻剑、覃如府、曾国荪、乔非、马云龙、李江峰、吕枫、于洋。

3.1建设思路与策略3.2总体框架数据采集层(数据接收)、数据转换层、数据存储层、数据分析层、数据展示(应用)层、监视与控制、标准与规范体系、平台安全体系等。

3.3系统结构3.3.1逻辑结构(软件平台结构)3.3.2物理结构(硬件平台结构)3.4开发与集成流程3.5总体技术路线3.6关键技术3.6.1大数据采集技术3.6.2大数据预处理技术3.6.3大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3.6.4大数据分析与智能挖掘技术3.6.5大数据可视化技术3.6.6大数据应用与服务技术3.5.7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价技术3.6.8海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3.5.9三维虚拟可视化技术3.6.10交互式远程控制技术3.7建设步骤4建设方案4.1数据源与传输协议建设(网络设计)负责人:李江峰、曾国荪、关佶红、吕枫、于洋、海洋专业一名)内容包括:数据源(按数据源分,按平台分,加数据源)、协议建设4.2数据存储与管理负责人:曾国荪、李江峰4.2.1数据存储规划数据存储方案:针对不同的数据内容和类型(参见“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数据管理框架设计”)及应用需求,提出相应的数据存储方案;4.2.2数据备份方案内容包括:协调学校大数据中心、本地备份、异地备份4.2.3数据管理方案:软、硬件需求:硬件配置:存储陈列、服务器等;软件配置:含购置软件、研发软件。

要求提出各项性能指标和预算。

4.3应用服务平台建设方案负责人:关佶红、喻剑、覃如府、乔非、海洋专业组老师4.3.1海底观测数据门户系统1、软、硬件需求:硬件配置:服务器、台式电脑等;软件配置:含购置软件、研发软件。

要求提出各项性能指标和预算。

4.3.2海底观测基础地理信息平台软、硬件需求:硬件配置:服务器、台式电脑等;软件配置:含购置软件、研发软件。

要求提出各项性能指标和预算。

4.3.3专题应用信息系统平台1、(需要和相关专业老师沟通确定建立哪些专业应用系统、开发哪些数据产品、是否可行??),目前可概括大致写。

2、软、硬件需求:硬件配置:服务器、台式电脑等;软件配置:含购置软件、研发软件。

要求提出各项性能指标和预算。

4.3.4 科普教育中心1、设计方案2、软、硬件需求:硬件配置:大屏幕系统、服务器等;VR 软件配置:含购置软件、研发软件。

要求提出各项性能指标和预算。

4.4运行维护平台建设方案负责人:乔非、马云龙、吕枫、于洋4.4.1数据中心运维监控1、数据中心运维监控设计方案2、软、硬件需求:硬件配置:服务器、台式电脑等;软件配置:含购置软件、研发软件。

要求提出各项性能指标和预算。

4.4.2交互式远程控制系统1、远程控制设计方案2、软、硬件需求:硬件配置:服务器、台式电脑等;软件配置:含购置软件、研发软件。

要求提出各项性能指标和预算。

4.4.3海底观测网运维监控(监测)1、海底观测网运维监控设计方案2、软、硬件需求:硬件配置:服务器、台式电脑等;软件配置:含购置软件、研发软件。

要求提出各项性能指标和预算。

4.5安全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内容包括:物理隔离、分级、加密、内外访问控制(包括数据、网络)4.5.1信息(数据)安全(数据访问、数据加密)1、信息安全保障方案设计2、软、硬件需求:硬件配置:防火墙设备、入侵监测设备、漏洞扫描设备、病毒防护硬件设备等等;软件配置:含购置软件、研发软件。

要求提出各项性能指标和预算。

4.5.2网络安全同上4.5.3软件安全同上4.5.4硬件安全同上4.5.5安全机制与管理制度4.6标准与规范体系建设4.6.1数据标准要求提出制定标准所需的工作量计算。

4.6.2软件标准要求提出制定标准所需的工作量计算。

4.6.3安全标准要求提出制定标准所需的工作量计算。

4.7综合业务系统运行大厅设计负责人:马云龙、覃如府4.7.1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展示中心1、设计方案2、软、硬件需求:硬件配置:大屏幕系统、服务器等;软件配置:含购置软件、研发软件。

要求提出各项性能指标和预算。

4.7.2交互式控制中心1、设计方案2、软、硬件需求:硬件配置:大屏幕系统、服务器等;软件配置:含购置软件、研发软件。

要求提出各项性能指标和预算。

4.7.3运行实时监视中心1、设计方案2、软、硬件需求:硬件配置:大屏幕系统、服务器等;软件配置:含购置软件、研发软件。

要求提出各项性能指标和预算。

4.8机房综合设计(基础设施)4.8.1综合业务机房1、机房设计装修工程;2、机房电器工程;3、机房防雷接地工程;4、UPS不间断电源系统;5、精密空调及通风系统;6、机房消防系统;7、机房机柜设备等。

要求提出各项性能指标和预算。

4.8.2本地备份机房同上4.8.3异地备份机房(备份中心)同上4.8.4涉密机房同上4.8.5超算机房同上4.8.6运营商机房同上4.8.7机房监控系统1、软、硬件需求:硬件配置:服务器、交换机、台式电脑、大屏幕等。

软件配置:机房环境参数监控系统、服务器管理软件系统(KVM系统)、机房图像监控系统。

要求提出各项性能指标和预算。

4.8.8机房不间断电源系统1、软、硬件需求:硬件配置:柴油发电机系统及UPS电源系统。

软件配置:要求提出各项性能指标和预算。

5组织与实施安排5.1组织结构5.2建设周期与进度安排5.3建设任务安排5.4建设管理与质量保障6运维保障方案6.1运行管理机制6.2服务与技术支持机制6.3应急维护机制7预算与投资效益7.1预算编制依据7.2经费总预算7.3预算说明7.4经费投入计划安排7.5投资效益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