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检验程序确认和验证

7.检验程序确认和验证

检验程序确认和验证(2)测量区间定义•measuring interval•又称工作区间working interval•在规定条件下,由具有一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测量仪器或系统能测出的一组同类量的量值(VIM)。

–注1:在某些领域,也称“测量围”。

–注2:测量区间下限不应与“检出限”相混淆。

线性、线性围定义•线性:linearity•指待测标本中能直接按比例关系给出分析物浓度结果的能力。

注1:线性代表整个测量系统的反应。

注2:一个测量系统的线性由不同已知浓度的分析物测定得到。

•线性围:linear range•指测量系统所能覆盖的可接受线性围,非线性误差小于设定标准。

分析测量围定义analytical measurement range 患者标本未经任何处理(稀释、浓缩或其他预处理),由测量系统直接测得的可靠结果围,在此围,一系列不同标本分析物测量值与实际浓度呈线性关系。

临床可报告围定义clinical reportable range是定量检测项目向临床能报告检测围,患者标本可经稀释、浓缩或其他预处理。

区别线性评价-CLSI文件•EP6-A,Evaluation of the Linearity o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Procedures,2003•EP10-A3,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Quantitative Clinical Laboratory Measurement Procedures,2006 EP6-A方案和要求1.设备熟悉阶段–检验人员应熟悉检测系统的操作、正确的质控和校准、恰当的标本制备。

2.线性评估实验–实验室验证厂商声明:5~7个浓度*重复2次。

–厂商建立新方法:9~11个浓度*重复2~4次。

–实验室改良已建立的方法:7~9个浓度*重复2~3次。

–时间:最好一天完成。

EP6-A方案和要求•样品准备:可接受的基质1.病人混合标本:1份标本的分析物浓度应接近可报告围上限,另1份标本的分析物浓度应接近检出限。

2.用推荐稀释液稀释病人混合标本:标本中分析物浓度应为高浓度,稀释液应按厂商推荐。

3.病人混合标本添加分析物:若没有干扰的话,含分析物的添加物无需高纯物质。

4.病人混合标本用低浓度经处理的材料稀释或经处理的混合材料稀释。

5.商品质控品/校准品/线性材料。

6.病人混合标本用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稀释。

7.不稀释或过度稀释的商品质控品。

8.水溶液。

EP6-A方案和要求•实验要求–测量顺序:应随机。

如存在明显携带污染或漂移,选择对后续标本影响最小的顺序进行。

–分析围:应接近或等于最低和最高厂商声明的性能围。

EP6-A方案和要求•样品制备:足量混合血清。

–X1:低值混合血清。

–X2:3份X1+1份X5。

–X3:2份X1+2份X5。

–X4:1份X1+3份X5。

–X5:高值混合血清。

–更多水平:X4+X1 、X3+X2 、X2+X3 、X1+X4。

EP6-A方案和要求•数据处理和分析:1.初步数据检查–有无极端明显差异或错误;–X-Y图上有无离群值;–每组数据有无漂移或趋势性变化。

2.离群值检查–单个测定结果明显偏离其他检查结果; –单个离群值可删除,不用增加数据; –提示存在非线性或系统误差。

3.确定分析测量围 –作一元一次(直线)、二次(抛物线)或三次(S 形)多项回归分析。

阶别 回归方程 自由度 一次 Y=b0+b1X 2 二次 Y=b0+b1X+b2X2 3 三次 Y=b0+b1X+b2X2+b3X3 4–一元一次:直线,是判断某种方法是否为线性的最适方程。

–一元二次:抛物线,有增加趋势或减少趋势。

–一元三次:S 形,呈非线性,b2和b3做t 检验证明非线性。

4.非线性程度:计算线性偏差(DL )。

–用户定义线性程度要求或非线性允许误差围,取决于偏移目标或测量误差。

5.考虑随机误差–是否因随机变异导致非线性,用方差来估计,即S r 。

线性评价:Westgard混合物 记录 均值1 2 3X1(0%) 6 6 6 6X2(25%) 138 138 138 138 X3(50%) 278 277 279 278 X4(75%) 410 411 411 411 X5(100%)545 546 543 545混合物 均值(Y) 理论值(X) 偏倚 误差% X1 6 0(X3均值×0) +6 N/A X2 138 139(X3均值×0.5) -1 -0.7% X3 278 278(X3均值) 0 0 X4 411 417(X3均值×1.5) -6 -1.4% X5 545 556(X3均值×2.0) -11 -2.0%验证:临床可报告围• 实验方法:尚无公认方法。

• 实验结果与分析–计算回收率:回收率=(实测值/预期值)*100% –按厂商说明书要求判断结果。

举例(最高)稀释倍数 实测值 预期值 回收率 1:10 6688.9 6688.9 100.0 1:20 7193.8 6688.9 104.9 1:100 7509.3 6688.9 112.3 1:200 7560.8 6688.9 113.0 可报告围上限:20*6688.9=133778举例(最低)稀释倍数 实测值 预期值 回收率 1:10 92.5 85.70 107.9 1:40 23.6 21.42 110.2 1:50 19.6 17.14 114.4 1:100 11.3 8.57 131.9 1:200 6.75 4.29 157.3 可报告围下限:85.70/5=17.14测量系统的灵敏度定义• sensitivity of a measuring system • 简称灵敏度 sensitivity•测量系统的示值变化除以相应被测量的量值变化所得的商。

•注1:测量系统的灵敏度可能与被测量的量值有关。

•注2:所考虑的被测量值的变化必须大于测量系统的分辨力。

检出限定义detection limit,limit of detection•在给定测量程序获得的测得值,其声称的物质成分不存在的误判概率为β,声称物质成分存在的误判概率为α。

•注1: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推荐α和β的默认值为0.05。

•注2:有时使用缩写词LOD。

•注3:不要用术语“灵敏度”表示“检出限”定量检测限定义 limit of quantitation,LoQ 在规定可接受精密度和正确度条件下,能定量测出标本中分析物的最小量。

也称为确定低限、检测围的低限。

空白限定义limit of blank,LoB•在规定可能条件下,空白标本被观察到的最大检测结果。

•注:①LoB不是实际检测到的浓度,是在实际浓度处的阳性信号,同样,LoB是在规定可能条件下,含有分析物等于LoD水平样品的预期最低值。

②是检测下限、最小可检测浓度。

概率分布曲线检出限评价-CLSI文件•EP17-A,Protocols for Determinationof Limits of Detection and Limits ofQuantitation,2004确认:EP17-A方案和要求•检测限(LoD)确认方案–对某一检验项目,用空白标本和非常低浓度系列标本进行多次重复检测,得到各自结果。

–空白标本的检测结果:用于确定某个响应量的临界点,高于该临界点的值被认为含有分析物,即为阳性结果。

–该临界点结合低浓度标本的标准差:用于确定可能的超过预期最高空白值的分析物浓度。

EP17-A方案和要求–空白限(LoB):•在规定水平Ⅰ类错误和Ⅱ类错误。

α=β=5%•空白限(LoB)方法:–空白值呈正态分布,空白限:LoB=μB+1.645σBμB:空白检测均值;σB:空白检测标准差。

–空白值呈非正态分布,空白限:估计95%位数:P X=N B(95/100)+0.5,LoB=Pct B100-α如:ρ=95,N B=60,P X=57.5,LoB=(X57+X58)/2检出限(LoD)方法:–一种为实际标本等于LoB;–一种为实际标本浓度检测结果估计5%位点等于LoB。

LoD=μB+1.645σB+1.645σsμs:低浓度标本检测均值;σs:低浓度标本检测标准差。

空白限&检出限•实验标本–来源:天然标本。

•空白标本:应为去除组分的标本,如抗体沉淀、酶降解、活性炭吸附。

•低浓度标本:配成有分析物标本,最好一组几个不同个体标本。

–数量:最好对5个以上标本。

–测定次数:标本数量越多,重复测定次数越多,估计的LoD越小,结果越可靠。

•LoB测定步骤:–建议至少60次测定,对1个或数个空白标本进行重复检测(NB)。

•LoD测定步骤–建议至少60次测定,对多个低浓度标本进行重复检测,浓度围从LoB到4×LoB之间,至少4~6个标本。

举例LoD=LoB+1.645σs=0.01+1.645*0.011=0.03•LoQ测定步骤:–建议测定3~5个浓度标本,每个至少测定8次,共40个结果。

–计算标准差和差值均值,总误差=偏移+2*s。

若小于规定目标,则LoQ=LoD。

–LoB≤LoD≤LoQ。

举例WBC:允许误差围为±15%。

验证:EP17-A方案和要求•LoB、LoD测定步骤:–使用厂商提供的LoB值(1份空白样品重复测定20次)和LoD值,不同天不同样品测定数据不少于20个;如有必要应验证LoB。

•LoQ测定步骤:–建议测定3~5个浓度标本,每个至少测定5次,至少25个结果。

–每个标本的测定结果与总允许误差目标进行比较,符合要求即可。

定量结果报告图示•定量结果的报告:–结果≤LoB:报告为不能检出。

–LoB<结果<LoD:报告为检出分析物,但浓度<LoQ。

–LoD≤结果<LoQ:报告为检出分析物,但浓度<LoQ;或报告结果,并告知有高不确定度的可能。

–结果≥LoQ:可直接报告结果。

定性检验•定义:–是仅给出阳性或阴性实验结果的试验。

真正定性是基于唯一医学判定值;某些定性检验源于二分类定量或顺序等级。

•分类:筛查试验(具有高敏感性以确保检出真阳性结果);诊断试验、确认试验(具有高特异性以确保检出真阴性结果)。

48定性检验评价-CLSI文件•EP12-A2,Protocols for Evaluation ofQualitative Test Performance,2008确认:EP12-A2方案和要求•实验熟练阶段:–人员应熟悉和经培训,能正确掌握标本处理和保存、试剂处理和保存、实验操作、结果解释和质控操作。

•测定质控物:–若使用厂商提供质控物时,应按厂商要求做质控。

使用时应注意基质效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