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安全技术措施完整版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安全技术措施完整版

编号:TQC/K997防止继电保护事故安全技术措施完整版Through the proposed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common types such as planning scheme, design scheme, construction scheme, the essence is to build accessible bridge between people and products, realize matching problems, correct problems.【适用制定规则/统一目标/规范行为/增强沟通等场景】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止继电保护事故安全技术措施完整版下载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合用于解决各类问题场景,通过提出的方法与对策来应付,常见种类如计划方案、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本质是人和产品之间建立可触达的桥梁,实现匹配问题,修正问题,预防未来出现同类问题。

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为了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发生,应认真贯彻新颁布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现场保安规定》、《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监督规定(试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反事故措施管理规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及相关规程。

根据原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1 继电保护专业管理1.1 充分发挥继电保护专业管理的职能作用,明确责任、权限和防止重大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防止由于保护不正确动作而引起系统稳定破坏和电网瓦解、大面积停电等事故的发生。

1.2 高度重视继电保护队伍建设,充实配备技术力量,加强继电保护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训,保持继电保护队伍的相对稳定,并不断培养新生力量。

1.3 继电保护技术监督应贯穿电力生产的全过程。

在工程初设审查、设备选型、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阶段,都必须实施继电保护技术监督。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依法监督、分级管理、专业归口的原则实行技术监督、报告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度。

1.4 不符合国家和电力行业相关标准的以及未经技术鉴定和未取得成功运行经验的继电保护产品严禁使用。

所有入网运行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型和配置,从初步设计阶段至投产运行前都必须经过相应各级调度部门的审核。

1.5 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及反事故措施,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措施,防止继电保护“三误”事故发生。

1.6 认真搞好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定期检验、调试工作。

调试工作的质量是保护正确动作的必要保证,通过调试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消除事故隐患,避免事故发生。

2 继电保护监督管理2.1 保护定值管理:严格按“四统一”要求进行定值管理。

2.1.1 维护电气班应有完整的保护定值资料,以备保护校验调试及现场保护定值核查。

2.1.2 定期对现场保护定值进行核查,防止因保护误整定造成保护误动、拒动。

2.1.3 在流域各电厂中控室应存放最新的保护定值薄,以备运行人员检查定值和检修人员更改、核查定值。

运行人员对现场保护定值若有疑问,应及时通知继电保护人员核查、校验。

运行人员接到电话命令更改保护定值,应及时准确记录,及时通知继电保护人员按命令修改定值,并修改定值卡。

2.1.4 保护定值应实行微机管理,变动情况应及时记录,保证定值为最新定值并与现场一致。

2.1.5 重视继电保护配置和整定计算,特别是与系统运行关系密切的保护,应认真校核这些保护与系统保护的配合关系。

应根据《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DL/T684-1999)的规定,定期对所辖设备的整定值进行全面复算和校核,每年对全厂的短路电流进行计算,复核开关遮断容量及保护定值灵敏度。

2.2 设备异动管理有关继电保护设备异动,按照公司设备异动管理办法执行,并及时修改图纸资料和规程。

2.3 图纸资料管理2.3.1 保护及自动装置有关图纸,应与现场实际相符。

2.3.2 二次回路接线有变化时,应严格执行设备异动制度,立即对相关图纸资料进行修改,以保证图纸资料的准确性。

在每次改动后,应由工作负责人将改动后的图纸资料交技术员,由技术员将改动后的图纸资料整理后存档,并通知继电保护有关人员及时更换图纸,防止发生二次回路及保护回路接线改动后,除当时的工作人员外,其他继电保护有关人员不知情,在以后的工作中误动造成事故。

2.3.3 加强图纸资料的微机管理,将各电厂二次图纸资料输入微机,便于管理和修改。

2.4 保护校验管理2.4.1 严格执行继电保护措施票,以保证安全措施的审核及正确性。

2.4.2 在作业中,不得为赶工期减少调试、检验项目。

2.4.2.1 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特别是线路快速保护、母差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等重要保护的维护和检修管理工作,要特别重视新投运保护装置运行一年后的全部检验工作,严禁超期和漏项。

2.4.3 严格执行失灵、母线保护的定期检验规程,以保证保护装置的正确、可靠性。

在进行220kV失灵、母线保护的校验及维护工作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在工作过程中保护误动,引起全厂停电事故发生。

2.4.4 失灵、母线保护、机组、线路等重要保护设备在定期检验及维护工作开工前,应制定严密的安全技术措施,防止在工作中误碰引起全厂停电事故,保证主保护设备不留隐患地投入运行。

2.4.5 失灵起动压板及母差失灵跳闸压板:定期检查各开关失灵起动压板及跳闸压板是否氧化,接触是否良好,标志是否清晰,以保证保护的可靠性。

2.4.6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应将校验记录进行微机管理,以备校验周期管理和查证,校验项目应齐全完整。

现场记录应真实地记录在有关现场记录簿上。

2.4.7 设备的跳、合闸回路中的继电器,保护出口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应缩短检验周期,在设备停运时,进行绝缘检查,防止因继电器故障引起开关误跳、拒跳。

3 继电保护双重化配置3.1 继电保护双重化配置是防止因保护装置拒动而导致系统事故的有效措施,同时又可大大减少由于保护装置异常、检修等原因造成的一次设备停运现象,但继电保护的双重化配置也增加了保护误动的机率。

因此,在考虑保护双重化配置时,应选用安全性高的继电保护装置,并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注意做到:3.1.1 双重化配置的保护装置之间不应有任何电气联系。

3.1.2 每套保护装置的交流电压、交流电流应分别取自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互相独立的绕组,其保护范围应交叉重迭,避免死区。

3.1.3 保护装置双重化配置还应充分考虑到运行和检修时的安全性,当运行中的一套保护因异常需要退出或需要检修时,应不影响另一套保护正常运行。

3.2 为与保护装置双重化配置相适应,应选用具备双跳闸线圈机构的断路器,断路器与保护配合的相关回路(如断路器、隔离刀闸的辅助接点等),均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按双重化配置。

4 线路保护4.1 加强220kV线路保护的定期检验及日常维护工作。

4.2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所、发电厂的联络线,不允许无快速保护运行,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向调度部门汇报,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4.3 应积极推广使用光纤信道做为纵联保护的信道方式。

公司各电厂220kV线路保护为双套光差保护。

4.4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微机型线路保护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按双重化配置,除应符合3.1条款中的技术要求外,并注意:4.4.1 两套保护装置应完整、独立,安装在各自的柜内,每套保护装置均应配置完整的主、后备保护。

4.4.2 线路纵联保护的信道(含光纤、微波、载波等信道及加工设备和供电电源等)、远方跳闸和就地判别装置亦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按双重化配置。

5 母线保护和断路器失灵保护5.1.1 认真贯彻高压电网继电保护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和能源部“母线及失灵保护改进要点”,加强高压电网继电保护工作,提高高压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水平,防止由于保护拒动、误动引起系统稳定破坏,大面积停电事故发生。

5.2 母线差动保护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母线差动保护一旦投入运行后,就很难有全面停电的机会进行检验。

因此,对母线差动保护在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的各个阶段都应加强质量管理和技术监督,不论在新建工程,还是扩建和技改工程中都必须保证母线保护不留隐患地投入运行。

5.3 为确保母线差动保护检修时母线不至失去保护、防止母线差动保护拒动而危及系统稳定和事故扩大,必要时在500kV 母线以及重要变电站、发电厂的220kV母线采用双重化保护配置。

双重化配置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同时还应注意做到:5.3.1 每条母线采用两套完整、独立的母线差动保护,并安装在各自的柜内。

两套母线差动保护的跳闸回路应同时作用于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

5.3.2 用于母线差动保护的断路器和隔离刀闸的辅助接点、切换回路、辅助变流器以及与其它保护配合的相关回路亦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按双重化配置。

5.3.3 应充分考虑母线差动保护所接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合理分配,对确无办法解决的保护动作死区,在满足系统稳定要求的前提下,可采取起动失灵和远方跳闸等后备措施加以解决。

5.4 母联、母联分段断路器宜配置独立的母联、母联分段断路器充电保护。

该保护应具备可瞬时跳闸和延时跳闸的回路。

5.5 断路器失灵保护按一套配置。

断路器失灵保护二次回路牵涉面广、依赖性高,投运后很难有机会利用整组试验的方法进行全面检验。

因此,对断路器失灵保护在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各个阶段都应加强质量管理和技术监督,保证断路器失灵保护不留隐患地投入运行。

5.6 做好电气量保护与非电气量保护出口继电器分开的反措,不得使用不能快速返回的电气量保护和非电量保护作为断路器失灵保护的起动量,并要求断路器失灵保护的相电流判别组件动作时间和返回时间均不应大于20毫秒。

5.7 用于双母线接线形式的变电站,其母差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的复合电压闭锁接点应分别串接在各断路器的跳闸回路中,不得共享。

6 变压器保护6.1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主变压器微机保护应按双重化配置(非电气量保护除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