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内燃气管道、设施抢修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一、抢修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要立即疏散室内及其他无关人员、设立警戒,要问清事故情况,跟踪检测燃气浓度。
二、关闭立管阀门(或表前阀)、切断气源,打开门窗通风(必要时击碎窗户玻璃),或同时采取强制排风驱散、稀释液化气浓度。
三、须对泄漏区域附近的夹层、窨井、烟道和建(构)筑物的地下室、夹层等不易察觉的场所进行测试和检查,防止燃气窜入、沉积。
如发现有燃气要采取强制排风、喷水稀释。
四、抢修作业人员要在险情彻底排除、确认无爆炸性混合气体(用测漏仪进行跟踪检测)后再进入室内查漏、抢修。
五、用户家中表前阀漏气(如煤气表、灶前阀等);1、首先疏散用户家中人员和无关人员;2、关闭楼栋立管阀门,打开门窗通风或强制排风,驱散室内沉积的液化气;3、跟踪检测燃气浓度(测漏仪报警时停止前进),确认其浓度低于爆炸下限的20%后,进入泄漏处,关闭表前阀,寻找漏点,开始修复、拆换作业。
4、修复作业完成后要对管道进行试压查漏,符合要求后方可按程序恢复供气。
六、调压箱至表前阀段漏气:1、首先疏散用户家中人员和无关人员;2、关闭楼栋立管阀门,打开门窗通风或强制排风,驱散室内沉积的液化气;3、抢修人员进入现场开始进行拆卸、更换设备、管道、密封垫等作业。
作业完成后要对修复的设备、管道进行试压、置换、检测查漏等工作,直到确认符合要求后再恢复使用,并认真观察使用状况。
七、如用户家中发生燃气大量泄漏且大面积扩散或发生爆炸、火灾,抢修人员要在安全的地点立即关闭与事故点相关的所有阀门切断气源,协助消防、公安部门抢救,设法保护事故点附近的燃气设施、营救伤员、疏散群众、担负警戒、管制交通,请求电力部门在安全地点切断泄漏区域的电源等。
八、爆炸、火灾险情消除后,要对被破坏的区域进行强制排风或喷水稀释并对燃气浓度进行跟踪检测(测漏仪报警时停止前进),确认其浓度低于爆炸下限的20%后,再进入现场对管道和设备进行全面清理检查,消除隐患后,制订修复方案,并做好修复前的准备工作(工具、材料、人员安排等)。
方案审核批准后再进行修复工作。
九、因抢修造成停、供气,之前必须通告所有被停气的用户,按管道用户通气点火规程进行,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同时通知被停气用户检查家中燃气用具是否关闭完好后,方可恢复供气。
十、修复作业完成后要对修复的设备、管道进行试压、置换、检测查漏等工作,直到确认符合要求后再恢复供气,并认真观察供气状况。
十一、抢修作业完成后要仔细清理现场,按要求认真做好抢修记录并入档。
要求一、须切、焊动火修复的,须用氮气对管道进行置换或转移至安全的地点,对作业区域和设备、管腔内的燃气浓度进行三次检测,确认在爆炸下限的20%以下后,方可作业。
二、所有抢修作业必须使用防爆工具。
三、对于抢修作业时间较长的操作,必须每间隔30分钟对作业区域的燃气浓度检测一次。
四、抢修作业点须挂上明显的警示标志,作业人员配戴抢修作业证。
五、隐患未查明或未被彻底排除,且无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不得撤离现场。
六、对燃气浓度超过其爆炸下限的20%(测漏仪报警)的室内或区域(如楼道、走廊等),以及事故情况不明、周边环境(特别是一楼有无地下室等)不清楚的情况下,不得贸然进入。
七、抢修作业时要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具(防毒面具、全棉工作服、安全帽等),作业时须有专人监护,严禁单独作业。
作业区内不得使用非防爆型的机电设备及仪器、仪表,关闭手机。
八、泄漏区内严禁动用明火、触动电器开关,避免金属碰撞。
九、待受损设备、管道内的液化气基本排空后,继续对泄漏区域进行强制排风驱散、稀释液化气一定时间(根据泄漏程度不同确定为1—2小时)后,跟踪检测区域内液化气浓度,确定在爆炸下限的20%以下后,抢修人员方可进入现场开始进行拆卸、更换设备、管道、密封垫等作业,作业同时对漏点区域进行强制排风,驱散液化气。
户外燃气管道、设施抢修操作规程抢修规程一、抢修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要对事故的性质、程度做出初步判断,查明漏气区域,泄漏程度,确定警戒区,情况严重时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同时疏散事故点附近区域的群众和无关人员、设立警戒,跟踪检测燃气浓度。
二、确定与漏点相关的所有管道阀门并予以关闭、切断气源,同时采取强制排风、喷水驱散、稀释液化气浓度。
三、须对泄漏区域附近的夹层、窨井、烟道和建(构)筑物的地下室、夹层等不易察觉的场所进行测试和检查,防止燃气窜入、沉积。
如发现有燃气要采取强制排风、喷水稀释。
四、抢修作业人员要在险情彻底排除、确认无爆炸性混合气体(用测漏仪进行跟踪检测)后再进入事故点查漏、抢修。
五、市政管网(主干网)发生重大泄漏1、报告消防、公安等部门,请求救助,同时与医疗、电力、公安、交通部门的进行联络。
2、关闭相关阀门,切断与泄漏区域相通气源。
3、测定泄漏区域周边液化气浓度,确定警戒区域并组织警戒,配合公安部门疏散警戒区域内的群众和无关人员、管制交通,及时救护伤员。
4、请求电力部门协助,在安全地点切断燃气扩散区域内的电源。
5、在超过警戒线100米以外的地方点火燃烧受损管网内的燃气进行降压(点火前要检测此处的燃气浓度,确认无浓度反应后,再点火)。
特别强调的是,必须保持该段管道处于正压状态(在点火的位置装上精密压力表,压力低于0。
002MPa时停止燃烧)。
6、待受损设备、管道内的液化气基本排空后,继续对泄漏区域进行强制排风、喷水稀释液化气一定时间(根据泄漏程度不同确定为1—2小时)后,跟踪检测区域内液化气浓度,确定在爆炸下限的20%以下后,抢修人员方可进入现场开始进行拆卸、更换设备、管道、密封垫等作业,作业同时对漏点区域进行强制排风,驱散液化气。
作业完成后要对修复的设备、管道进行试压、置换、检测查漏等工作,直到确认符合要求后再恢复运行,并认真观察运行状况。
六、市政管网(主干管)火灾、爆炸。
1、所有现场人员立即撤离至安全地带,同时拨打“119”报告消防部门前来抢救。
2、抢修人员协助消防进行险情控制和救灾,主要任务包括:(1)切断与事故点相通的所有气源;(2)确定警戒区域,配合公安等部门及时疏散警戒区域内所有无关人员,管制交通,严禁任何车辆进入警戒区域;(3)请求电力部门协助在安全地点切断燃气扩散区域内所有电源;(4)严禁使用明火,控制火源;(5)保持与医疗、电力、公安、交通部门的联络,随时请求支援;(6)设法保护火灾爆炸现场附近的其他燃气设施、建(构)筑物等的安全。
保护好事故现场,防止发生次灾害。
3、爆炸、火灾险情消除后,要对被破坏的区域进行强制排风或喷水稀释并对燃气浓度进行跟踪检测,确认其浓度低于爆炸下限的20%后,再进入现场对管道和设备进行全面清理检查,消除隐患后,制订修复方案,并做好修复前的准备工作(工具、材料、人员安排等)。
方案审核批准后,抢修人员方可进入现场开始进行拆卸、更换设备、管道、密封垫等作业,作业同时对漏点区域进行强制排风,驱散液化气。
作业完成后要对修复的设备、管道进行试压、置换、检测查漏等工作,直到确认符合要求后再恢复运行,并认真观察运行状况。
七、燃气管网一般性泄漏。
1、管道因腐蚀、机械损伤漏气:(1)、关闭与漏点相通的所有阀门,检测泄漏区域燃气浓度,设立警戒区域进行警戒,疏散无关人员和群众。
(2)、在超过警戒线以外100米的地方、在漏点的上风向点火燃烧受损管网内的燃气进行降压(点火前要检测此处的燃气浓度,确认安全后,再点火)。
特别强调的是,必须保持该段管道处于正压状态(在点火的位置装上精密压力表,压力低于0。
002MPa时停止燃烧),防止空气进入管道。
(3)待受损设备、管道内的液化气基本排空后,继续对泄漏区域进行强制排风、喷水稀释液化气一定时间(根据泄漏程度不同确定为1—2小时)后,跟踪检测区域内液化气浓度,确定在爆炸下限的20%以下后,抢修人员方可进入现场开始进行拆卸、更换设备、管道、密封垫等作业,作业同时对漏点区域进行强制排风,驱散液化气。
作业完成后要对修复的设备、管道进行试压、置换、检测查漏等工作,直到确认符合要求后再恢复运行,并认真观察运行状况。
2、管道连接法兰、阀门漏气:(1)、关闭与漏点直连的所有阀门,切断气源;(2)、检测泄漏区域燃气浓度,设立警戒区域进行警戒,疏散无关人员和群众;(3)、在进行(1)(2)工作的同时对泄漏区域进行强制排风,稀释液化气浓度;(4)、在超过警戒线以外100米的地方、在漏点的上风向点火燃烧受损管网内的燃气进行降压(点火前要检测此处的燃气浓度,确认安全后,再点火)。
特别强调的是,必须保持该段管道处于正压状态(在点火的位置装上精密压力表,压力低于0。
002MPa时停止燃烧),防止空气进入管道;(5)、待受损设备、管道内的液化气基本排空后,继续对泄漏区域进行强制排风、喷水稀释液化气一定时间(根据泄漏程度不同确定为1—2小时)后,跟踪检测区域内液化气浓度,确定在爆炸下限的20%以下后,抢修人员方可进入现场开始进行拆卸、更换设备、管道、密封垫等作业,作业同时对漏点区域进行强制排风,驱散液化气。
作业完成后要对修复的设备、管道进行试压、置换、检测查漏等工作,直到确认符合要求后再恢复运行,并认真观察运行状况。
八、抢修作业完成后,要仔细清理现场,对被开挖的管道要按规范回填并修复路面。
九、按要求认真做好抢修记录并入档。
要求一、所有抢修作业必须使用防爆工具。
二、对于抢修作业时间较长的操作,必须每间隔30分钟对作业区域的燃气浓度检测一次。
三、抢修作业点须挂上明显的警示标志,作业人员配戴抢修作业证。
四、隐患未查明或未被彻底排除,且无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不得撤离现场。
五、对燃气浓度超过其爆炸下限的20%(测漏仪报警)的区域,以及事故情况不明、周边环境不清楚的情况下,不得贸然进入事故点。
六、严禁动用明火。
七、抢修作业人员要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具(防毒面具、全棉工作服、安全帽等),作业时须有专人监护,严禁单独作业。
作业区内不得使用非防爆型的机电设备及仪器、仪表,关闭手机。
八、对因管道抢修造成停气,停、供气前必须通告所有被停气的用户,按管道用户通气点火规程进行,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同时通知被停气用户检查家中燃气用具是否关闭完好后,方可恢复供气。
九、须切、焊动火修复的,须用氮气对管道进行置换或转移至安全的地点,对作业区域和设备、管腔内的燃气浓度进行三次检测,确认在爆炸下限的20%以下后,方可作业。
站场燃气管道、设施抢修操作规程处置规程一、气化器及气化站内管线发生重大泄漏。
1、立即拨打“119”,通知消防部门救援。
2、启动紧急切断阀,关闭相关阀门,切断气源,必要时抢险人员着防护用具(防毒面具等)进入泄漏区域(每组2人以上)进行操作,须使用工具时必须用防爆工具。
同时用消防水进行喷淋冲刷,稀释液化气浓度。
3、在进行1、2项工作的同时,检测站区附近区域燃气浓度,确定警戒区域,及时疏散警戒区域内的所有群众和无关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