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2)填筑区段完成一层卸土后,用推土机摊铺平整,做到在纵向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压轮表面能均匀地接触地面进行碾压,达到碾压效果。每层压实土均要做现场密实度检验,按1组(3点)/1000m2的频率进行。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方可以下一层土方填筑,否则重新碾压。经多次碾压仍达不到要求,应检查该层土的最大干容量。检验方法采用灌砂法检测,以核子密度仪校核。
8、在高压带电区域内部分停电工作时,人体与带电部分,应保持安全距离,并需有人监护。
9、照明开关、灯口及插座等,应正确接入火线或零线。
10、施工现场夜间临时照明电线及灯具,高度应不低于米,易燃、易爆场所,应用防爆灯具。
11、用绝缘棒或传动机构拉、合高压开关,应戴绝缘手套。雨天室外操作时,除穿戴绝缘防护用品外,绝缘棒应有防雨罩,并有人监护。严禁带负荷拉、合开关。
1、所有绝缘、检验工具,应妥善保管,严禁他用,并应定期检查、校验。
2、现场施工用高低压设备及线路,应按照施工设计及有关电气安全技术规程安装和架设。
3、线路上禁止带负荷接电或断电,并禁止带电操作。
4、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须绝缘良好,电线不得与金属物绑在一起;各种电动机具必须按规定接零接地,并设置单一开关;遇有临时停电或停工休息时,必须拉闸加锁。
沿鱼塘、水沟和现状河道路段建议道路红线外5米绿化带填土做为反压护道与道路路基填筑同步进行,本路段所遇鱼塘面积较小,建议全填。
在进行路基填筑施工时,要求路面底基层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应是宕渣,部分不足80cm的路段应进行反开挖,反开挖的土方量应以施工现场实际发生的土方量为准。
(二)路基施工包括了测量放样、路基清表、路基反开挖、挖淤泥、软基处理、路基塘渣填筑等工序,计划在四个月内完成。
路基填筑前应对场地耕植土进行清除,厚度按30cm计。但应视土质情况,适当增加清表厚度,工程量以监理工程师现场实测为准。局部弹簧路段应反开挖、换填,直到不出现弹簧土现象为止。
沿鱼塘、水沟路段路堤需先排水疏干,彻底清除表面淤泥,清淤厚度原则上控制为1m,但应视土质情况,适当增加清淤厚度,工程量以监理工程师现场实测为准。将塘、沟堤坎挖成至少2米宽、米高的台阶,再按图纸要求抛石挤淤处理。抛填石料厚度根据现场实际确定,按抛填后顶面标高高出常水位50cm为宜。
沉降板在清淤后、回填前埋设于路基中心、人行道处。每隔100~200米设置1~2各沉降板,埋设时,沉降板底槽平整。为防止施工时损坏沉降板和测杆,在观测点周围用小型夯实机夯实。沉降板的观测采用S1型水准仪,观测精度≥1mm。
每填筑一层观测一次,若相邻两层的填筑间隔时间超过7天,中间高应加测,测高与观测时间的间隔不大于3天。要求连续2~3个月观测的沉降量每月均不超过6mm,方可开始路面铺筑。
(三)清表清淤
路基在填筑前应对场地耕植土进行清除,对于一般路段在清耕的地面上进行碾压,其压实度应大于85%;当清表后的原状土的压实度经试验测定大于85%时,晾槽后可直接进行宕渣填筑。局部弹簧土路段应反开挖、换填,直到不出现弹簧土现象为止。沿(压)鱼塘、水沟路段路堤需先排水疏干,彻底清除表面淤泥,清淤厚度原则上控制为1米,但应视土质情况,适当增减清淤厚度,将塘、沟堤坎挖成至少2米宽、米高的台阶,再采用抛石挤淤处理。
(八)宕渣填筑
1、基本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施工测量放样→场地清理→合格宕渣→分层填筑路基→推土机推平→压路机碾压→压实度检验→下一层路基填筑施工→压路机碾压→压实度检验→路基分层填筑至路基设计标高→报监理验收。
2、宕渣的填筑
(1)路基施工测量
1)开工前根据图纸和业主提供的基准资料和测量标志,按照规范的要求,对中线及水准点进行复核,加设施工控制桩,同时沿道路方向在红线外坚固的构筑物上每100m增设施工水准点,并采用往返闭合测量,并将测量结果提交监理工程师。
3、行驶时,回转台应调手闸制动,铲斗距地1米左右,应根据路面状况控制好行驶速度,尽量避免车辆颠簸。
4、不得在斜坡上横向行驶。
5、行驶的道路最大从坡度不得超过20°,超过时应用外力协助,下坡应低速慢行,禁止变速及空档滑行。
3)回填施工时,回填从最低处分层填筑。每层填筑结束后,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上一层的填筑。
(3)平整、碾压
1) 路堤压实机运用25T振动式压路机,碾压时由路缘向路中心进行,碾压顺序先稳压再轻振,待宕渣稳定后采用重振,直至表面无显着碾压轮痕迹。碾压速度控制在3~6Km/h,前后两次碾压轮迹重叠15~20cm。
(五)抛石挤淤
1、材料要求:填筑材料采用不易风化的石料,强度必须大于30Mpa,粒径不宜小于30cm。
2、施工步骤:
(1)鱼塘、水沟抽干后清除杂草、挖除表层浮泥,晾晒后用粒径不小于30cm的宕渣从塘边开始,在抛石区域以舌形向前推进填筑。
(2)当抛石层顶面与塘边路面齐平时停止抛石,用静载压路机按全断面反复压实,并对填塘部分及时补充填筑清宕渣,同时用砂砾填充宕渣空隙,再用光轮振动压路机碾压,直至无明显轮迹且两侧无明显沉降差异时止(碾压应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
④路基两侧排水沟应经常疏通、避免地表积水。
⑤填方路基的松土在未经碾压前切忌被雨水淋湿,淋湿土除自身吸水以外,还将渗入下层土基中,对淋湿土的雨后必须翻晒晾干以后压实,重新检测压实度。
⑥任何靠压实设备无法压实的大块硬质材料,应予清除或破碎,破碎后的硬质材料尺寸不超过压实厚度的2/3,并均匀撒布,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⑦在填筑碾压过程中,路基若出现“弹簧”现象则表示该区土壤含水量过高或表示有湿土块,应采取挖掘换土或晾晒后再碾压,若出现“平松”现象,表示该区域土壤含水量定低于最佳含水量,宜洒水翻拌后再进行碾压。
⑧为保证设计路基全宽的密实度,边侧保留50cm的余宽。待路基基本形成并沉降稳定后按设计断面修整,清除多余土方。路基每层平整时应有2%的横坡,保证面层排水畅通不积水。在作业段交接处先填地段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搭接长度不小于2M。在路堤范围内修筑便道或引道不得做为路堤填筑的部分,应重新填筑成符合规定要求的新路堤。
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湖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设计范围
北起1#桥桥头,南至桩号K0+560处
总长、路宽
长米,宽12米
道路等级
城市支路
计算行车速度
30Km/h
路面类型
沥青混凝土路面
路面结构设计年限
10年
二、施工前准备及主要施工方法
(一)路基设计
路基填筑用宕渣填筑,要求路基顶面以下0~80cm范围内,最大粒径不大于10cm;80cm以下,最大粒径不大于15厘米,并且宕渣含泥量不大于20%,填筑时应严格采用分层水平纵向填筑。对于粒径大于4cm的石料含量占填料30%以下的细粒土采用重型压实度控制,对于粒径大于4cm的石料含量占填料30%以上粗粒土,采用固体体积率作为压实度控制指标。路基填筑必须密实、均匀、稳定;路基顶面设计回弹模量应大于35Mpa,设计弯沉值不大于266(1/100mm)。
2)根据核实的控制点进行纵、横断面的加密和复测,恢复道路中心线,按道路中心线和图纸设计确定路基用地界桩和坡脚桩等具体位置桩。
(2)分层填筑
1)路基填筑按设计图纸的规定执行,采用宕渣填筑,水平纵向分层施工。填土时由路中间向两边按30cm一层分层填方,并用机械摊铺均匀。碾压时先碾压中间后碾压两边,使得该层整个深度内压实度处处均匀,同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填筑按四区段八流程水平分层填筑施工。四区段是:填料、整平、碾压、检测区段。即:填、平、压、检。八流程是: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面整形、边坡整形。
(3)分层填筑20cm石屑垫层,用压路机压实,当鱼塘侧的淤泥隆起较多时要对其进行清理。
(4)对压实的石屑层进行检查,标准是目测无明显轮迹,再用灌砂法作辅助检查,确认合格后即可铺设新竹筏片,然后再填筑20cm石屑。填筑时应采用轻型推土机或前置式装卸机填筑,一切车辆、施工机械只容许沿路堤轴线方向行驶。
(5)注意事项:填筑时要严格控制压实和填筑速率,如路基中心日沉降量达到d,或侧向日位移量达到d时,立即停止填筑,直至小于上述值后再进行。认真进行沉降和侧移观测,随时掌握路基稳定情况,以便根据沉降结果确定路面施工时间。
(六)软土基处理
本次软土路基采用空置预压法。
1、施工准备
先将地表杂填土及建筑垃圾挖除,用宕渣分层压实回填至路基顶面。
2、沉降观测
预压过程中应每天进行沉降、边桩位移等项的观测,沉降每天控制在1mm~15mm,边桩水平位移每天控制在4mm~7mm。预压期一般为8~10个月,特殊情况不少于6个月。
பைடு நூலகம்(七)沉降板的设置和观测
12、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同一设备可做接地和接零。同一供电网不允许有的接地有的接零。
13、施工用电电工必须严格认真执行《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二)履带式挖掘机安全操作规程
1、上车前按规定项目、标准检查挖掘机各部位技术状况处于完好状态。
2、起步前观察四周是否有人,履带上是否有杂物,确认安全应低速,平稳起步。
5、在架空输电线路下面工作应停电。不能停电时,应有隔离防护措施。在架空输电线路一侧工作时,不论在任何情况下,起重臂、钢丝绳或重物等与架空输电线路的最近距离应不小于下表规定:
6、有人触电,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急救;电气着火,应立即将有关电源切断,使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砂灭火。
7、电器设备所有保险丝(片)的额定电源应与其负荷容量相适应。禁止用其它金属丝代替保险丝(片)。
3)填土路基采用分段施工时,两个相邻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先填筑应按1:坡度分层留台阶,两段同时施工,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
4)路基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
①向操作者作好交底工作,避免路基填方的厚度超过有关规定。
②在路基宽度内应采用水平分层方法填筑、正倾斜碾压。
③应按段落分层夯实,避免搭接处碾压不实,分层超厚处密实度不达标,边角处漏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