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关于全省检察机关开展侦查监督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常委会会刊]约9627字根据省人大常委会2009年监督工作计划,5月份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侦查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
常委会办公厅于2月份下发了《关于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工作情况报告的实施意见》,确定了此次听取和审议的主要内容是,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全省检察机关开展侦查监督工作的情况,包括:一是审查逮捕工作情况,重点是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检察机关不予批准逮捕情况,检察机关纠正漏捕工作情况,捕后不诉、撤案、被判无罪情况;二是对公安机关立案监工作情况,重点是监督立案案件的侦查和判决情况;三是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监督工作情况;四是对检察机关办理的自行侦查案件监督工作情况。
为配合常委会做好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3月至4月,内务司法委员会在常委会刘奇副主任带领下,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分别征求了省委政法委和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司法厅的意见,到省律师协会召开了部分律师座谈会,并派员参加了在绍兴召开的全省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工作会议。
同时,内务司法委员会还组织人员到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及余杭、鄞州、北仑、鹿城、龙湾、瑞安、永康、义乌等市、县(市、区)进行了调研,分别单独听取了当地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的情况介绍,并召开了当地党委政法委和人大、法院、司法局及律师参加的座谈会。
4月8日,内务司法委员会组织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省人大代表,听取了省公安厅关于全省公安机关接受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工作情况和对检察机关开展侦查监督工作意见的汇报,并将调研了解到的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意见进行了反馈。
4月24日,内务司法委员会听取了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全省检察机关开展侦查监督工作情况的汇报,将调研中了解到的情况和问题作了反馈,请省人民检察院在向常委会的报告中作出回应。
省人民检察院对此次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高度重视。
一是加强领导。
省人民检察院专门成立了以陈云龙检察长为组长、三位分管侦查监督工作、自行侦查案件工作和办公室工作的副检察长为副组长、各个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接受审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在全省检察机关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二是逐案排摸,仔细检查。
省人民检察院要求全省检察机关藉此机会对2008年1月以来的侦查监督案件进行逐案排查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是征求意见,广泛调研。
省人民检察院组织人员走访了省级相关部门,到有关市、县(市、区)进行了自查和检查。
四是态度认真,积极配合。
省人民检察院主动、及时提供相关材料,对内务司法委员会的反馈意见予以认真听取和吸收。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全省检察机关认真履行侦查监督职责,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全省检察机关认真履行侦查监督职能,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创新完善执法制度,努力提高执法质量,侦查监督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扎实开展审查逮捕工作。
全省检察机关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向基础上,能够较陕适应1997年刑法、刑诉法修改后监督职能加强和转换的要求,积极采取备种措施,创新工作方式,确保审查逮捕工作质量。
根据省人民检察院提供的数据(下同),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全省检察机关共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案件66635件107514人,经审查批准逮捕631 13件101439人。
依法对5399人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其中无罪不捕541人,存疑不捕2220人,无逮捕必要不捕2638人。
另外,公安机关未提请批准逮捕,检察机关审查发现认为有逮捕必要、纠正漏捕的680人。
1、强化审查意识,严格把握逮捕条件。
全省检察机关牢固树立审查意识,严格掌握“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有逮捕必要”三个逮捕的条件,紧扣“主要犯罪事实是否查清”这一要件,形成了很多好的做法。
一是强化提审制度。
金华市两级检察机关,对所有公安机关提请审查逮捕案件实行每案提审,直接听取犯罪嫌疑人意见。
其他地区也能够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质量标准(试行)》规定,对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需要予以逮捕等关键问题有疑点的,案情重大复杂疑难的,犯罪嫌疑人系未成年人的,侦查活动可能存在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违法行为的,犯罪嫌疑人要求讯问的等五类案件全部提审,确保案件质量。
二是发放《听取犯罪嫌疑人意见书》。
余杭、北仑、鹿城、龙湾等地的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通过和驻看守所检察室密切配合,向犯罪嫌疑人发放《听取犯罪嫌疑人意见书》,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渠道,依法维护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是听取律师意见。
北仑区人民检察院已连续穴年实行在审查逮捕阶段听取律师意见制度,并目从个案探索到建章立制,不断予以完善,2008年在审查逮捕阶段共有20名犯罪嫌疑人聘请了律师,其中有11名律师提出了不应当逮捕的意见,经审查研究,9名律师的意见得到了采纳。
2、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切实转变执法理念。
全省检察机关在审查逮捕阶段,能够积极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转变执法理念,加强对“有逮捕必要的”法理研究和实践总结,重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一是建立健全外来人员犯罪案件平等办理制度。
过去对外来人员犯罪“构罪即捕”,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在办理外来人员轻微刑事案件中,与本地籍的犯罪嫌疑人同等对待,注意从犯罪情节、个人情况及是否有取保候审条件等方面进行把握,对符合相关条件的外来人员,依法作出不批捕决定。
如宁波市两级检察机关明确了外来人员“轻罪不捕”的适用条件,并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在审查逮捕时制作《不予批准逮捕风险评估表》,按风险等级作出是否逮捕决定,对不予逮捕的外来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并事后跟踪。
温州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市公安局专门制定了《关于对外来人员轻微刑事犯罪案件适用逮捕措施的若干意见》,细化了外来人员犯罪无逮捕必要的八种条件,明确了办案程序,规范外来人员“轻罪不捕”工作。
二是完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机制。
各地检察机关积极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成立专门的未成年人检察机构,或由专人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对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的案件,慎用逮捕措施。
杭州、宁波、温州等地检察机关也采取品行调查、未成年人保证人审查、亲情会见、跟踪帮教等措施,促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改过自新。
三是认真落实轻微刑事案件和解机制。
省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办理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轻微刑事案件的规定(试行)》,对轻伤害案件、交通肇事等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确有悔改表现、主动赔偿经济损失、被害方表示谅解的,依法不予逮捕。
除和解机制外,一些地方还探索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如温州市人民检察院和市公安局、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出台了《关于依法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的规定》,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嫌疑人认罪的轻微刑事案件,基本实现了在3日内审查逮捕、15日内审查起诉。
3、适时提前介入,共同把握侦查方向。
对重特大案件、疑难复杂案件和新类型犯罪案件,各地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能做到适时提前介入,与公安机关共同研究案件的取证等工作。
北仑区人民检察院与区公安分局联合制定了《关于人民检察院提前介入公安机关侦查工作规定》,对重大恶性案件、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通知公安机关立案案件等七类案件开展提前介入,规范工作程序。
有的还积极探索捕后引导侦查,如余杭区人民检察院对捕后证据有欠缺的案件,向公安机关发出《提供法庭审判所需证据材料意见书》,引导公安机关巩固强化证据。
4、全面推行不捕说理,提高办案效果。
全省检察机关全面推行不捕说理制度,对犯罪嫌疑人作出不捕决定时,在法律文书中详细阐明不予批准逮捕的理由。
通过不捕说理,既提高了检察机关办案人员对案件的综合分析能力,又增强了对公安机关的说服力,提高了办案效果。
推行不捕说理后,公安机关提请复议复核的案件大为减少,如宁波市人民检察院在2005年未推行不捕说理时,受理公安机关不服基层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决定、提请上级检察机关复核的案件24件,推行不捕说理后,2006年复核16件,2007年11件,2008年仅为8件。
温州市人民检察院数据也显示,推行不捕说理后,复议复核的案件减少了50%。
在不捕说理的基础上,对证据不足不捕的案件及时提出补查意见,帮助公安机关把握侦查取证方向。
如余杭区、鄞州区、义乌市检察机关都在作出不捕决定后,列出详细的补充侦查提纲,并由案件承办人跟踪落实证据的补查情况。
(二)不断探索立案监督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是1997年刑诉法修改后强化的职能。
全省检察机关坚持“规范监督、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努力探索加强立案监督工作。
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全省检察机关监督立案1102件,法院已判决436件856人,其中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259人,这其中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又有55人。
1、突出监督重点,提高监督准确性。
全省检察机关把立案监督的重点放在社会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可能判处重刑的案件上。
北仑区人民检察院根据社会治安形势,重点对毒品犯罪、抢劫、强奸、赌博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进行立案监督。
温州市检察机关把重点放在毒品犯罪、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等社会危害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恶性案件上。
2、拓宽监督渠道,扩大立案监督来源。
一是广开立案监督来源。
加强检察机关内部处(科)室之间、检察机关与法院、律师和其他有关部门的联系,多渠道发掘线索。
二是结合检务公开,广泛宣传,使人民群众了解检察机关立案监督职能。
三是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制度。
检察机关与工商、税务、烟草等行政执法机关执法信息共享,对发现涉嫌犯罪的案件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扩大立案监督的线索来源。
3、实行跟踪督促,增强监督实效。
各地检察机关加大对立案监督案件的跟踪督办力度,督促公安机关及时结案。
温州市两级检察机关加强与公安机关的联系和配合,做好立案监督案件的梳理工作,同时侦查监督部门加强与公诉部门和法院的联系,跟踪了解起诉、判决情况,督促办结案件并及时登记填写立案监督报表,提高结案率。
鄞州区人民检察院2008年共监督公安机关立案7件26人,全部在当年度作了有罪判决,结案率百分之百。
北仑区人民检察院重点加强公安机关立案后的侦查、报捕、移送起诉等工作的跟踪监督,提高案件的侦结率、报捕率、起诉率,2008年下半年还对近三年来立案监督的案件进行了专项检查。
(三)积极推进侦查活动监督工作。
全省检察机关积极开展侦查活动监督工作,规范公安机关侦查行为。
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全省检察机关共向公安机关发出纠正违法行为书面意见765份,监督公安机关撤销不该立案的案件728件。
1、规范延长羁押期限的审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