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工中心理论综合试题以及答案

加工中心理论综合试题以及答案

加工中心理论试题一、填空二、判断1.数控机床是为了发展柔性制造系统而研制的。

(╳)2.数控技术是一种自动控制技术。

(√)3.数控机床的柔性表现在它的自动化程度很高。

(╳)4.数控机床是一种程序控制机床。

(√)5.能进行轮廓控制的数控机床,一般也能进行点位控制和直线控制。

(√)6.加工平面任意直线应采用点位控制数控机床。

(╳)7.加工沿着与坐标轴成45o的斜线可采用点位直线控制数控机床。

(√)8.多坐标联动就是将多个坐标轴联系起来,进行运动。

(╳)9.联动是数控机床各坐标轴之间的运动联系。

(╳)10.四轴控制的数控机床可用来加工圆柱凸轮。

(√)11.加工中心是一种多工序集中的数控机床。

(√)12.加工中心是最早发展的数控机床品种。

(╳)13.加工中心是世界上产量最高、应用最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

(√)14.数控机床以G代码作为数控语言。

(╳)15.数控机床上的F、S、T就是切削三要素。

(╳)16.G40是数控编程中的刀具左补偿指令。

(╳)17.判断刀具左右偏移指令时,必须对着刀具前进方向判断。

(√)18.数控铣床的工作台尺寸越大,其主轴电机功率和进给轴力矩越大。

(√)19.G03X—Y—I—J—K—F—表示在XY平面上顺时针插补。

(╳)20.同组模态G代码可以放在一个程序段中,而且与顺序无关。

(╳)三、选择1、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经过以下步骤:(B )。

A 准备阶段、编程阶段、调整、加工阶段B 准备阶段、编程阶段、准备信息载体、加工阶段C 调整、编程阶段、准备信息载体、加工阶段D 准备阶段、编程阶段、准备信息载体、调整2、FANUC数控系统操作面板方式键中,显示报警和用户信息的是(B )。

A POS、B OPR./ALARM、C MENU/OFSET、D AUXGRAPH3、FANUC系统中自动机床原点返回指令是:(C )。

A G26 、B G27 、C G28 、D G294、一般情况下检验工件、调整、排屑时应用(B )。

A M01 、B M00 、C M02 、D M045、M01的含义是:(B )。

A程序停止、B选择停止、C程序结束、D程序开始6、系统程序存放在(A )中。

A 只读存储器、B 随机存储器中、C CPU、D 软盘7、(B )是用来指定机床的运动形式。

A 辅助功能、B 准备功能、C 刀具功能、D 主轴功能8、(A )是规定主轴的启动、停止、转向及冷却液的打开和关闭等。

A 辅助功能、B 主功能、C 刀具功能、D 主轴功能9、(A )是通过编辑子程序中的变量来改变刀具路径与刀具位置。

A宏程序、B主程序、C子程序10、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称为(C )。

A NC、B CNC、C A TC、D APC11、(C )的位置一般由机械挡块位置进行粗定位,然后由光电编码器进行精确定位。

A工件原点、B 机床原点、C 参考点、D 夹具原点12、刀具从某一个位置向另一位置移动时,不管中间的移动轨迹如何,只要刀具最后能正确到达目标的控制方式,称为(B )。

A 直线控制、B 点位控制、C 轮廓控制、D 其它控制13、脉冲增量插补法适用于以步进电机为驱动装置的()数控系统。

A 半闭环、B 不用、C 闭环、D开环14、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从电子管到数字控制(D )代的演变。

A 三、B 四、C 五、D 六15、所谓(C ),就是把被加工零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运动要求用数字指令形式记录在介质上,并输入数控系统。

A 程序、B 工艺单、C 编程、D 工艺步骤16、:在坐标系中,所有的坐标点均以一固定坐标原点作为坐标位置的起点,并以之计算各点的坐标值,这个坐标系称为(D )。

A 编程坐标系、B 工作坐标系、C 增量坐标系、D绝对坐标系17、增量坐标系:在坐标系中,运动轨迹的终点坐标是以起点计量的坐标系,称为(C )。

A 编程坐标系、B 工作坐标系、C 增量坐标系、D绝对坐标系18、(B )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特别适合新产品的试生产。

A 普通机床、B 数控机床、C 专用机床、D重型机床19、(D )刀具应具有较高的耐用度和刚度,刀头材料热脆好,有良好的断屑性能,可调、易更换等特点。

A常用、B特种、C可调、D数控20、机夹式车刀按刀片紧固方法的差异可分为(C )。

A 杠杆式、楔块式、焊接式、上压式B 楔块式、杠杆式、螺钉式、焊接式C 杠杆式、楔块式、螺钉式、上压式D 楔块式、螺钉式、焊接式、上压式四、简答1、简述加工中心的编程过程。

、答:加工中心的编程过程是:①构件零件的三维数据模型;②确定数控加工的工艺方案并生成刀具轨迹;③对刀具轨迹进行加工仿真以检验其合理性;④后处理成G代码数控程序,上机试切与加工。

2、何谓点位直线控制、何谓轮廓控制?答:点位直线控制类型的数控机床不仅可以控制刀具或工作台由一个位置点到另一个位置点的精确移动,还可以控制它们以给定的速度沿着平行于某一坐标轴方向移动和在移动过程中进行加工;该类型系统也可控制刀具或工作台同时在两个轴向以相同的速度运动,从而沿着与坐标轴成45o的斜线进行加工。

轮廓控制机床的控制系统可使刀具或工作台在几个坐标轴方向以各轴向的速度同时协调联动,不仅能控制运动部件的起点与终点,还可以控制其运动轨迹及轨迹上每一点的速度和位移。

3、什么是刀具半径补偿?什么是刀具长度补偿?答:由于刀具总有一定的刀具半径或刀尖部分有一定的圆弧半径,所以在零件轮廓加工过程中刀位点的运动轨迹并不是零件的实际轮廓,刀位点必须偏移零件轮廓一个刀具半径,这种偏移称为刀具半径补偿。

刀具长度补偿是为了使刀具顶端达到编程位置而进行的刀具位置补偿。

刀具长度补偿指令一般用于刀具轴向的补偿,使刀具在Z轴方向的实际位移量大于或小于程序的给定量,从而使长度不一样的刀具的端面在Z轴方向运动终点达到同一个实际的位置。

4、数控加工工序顺序的安排原则是什么?答:数控加工工序顺序的安排可参考下列原则:1)同一定位装夹方式或用同一把刀具的工序,最好相邻连接完成;2)如一次装夹进行多道加工工序时,则应考虑把对工件刚度削弱较小的工序安排在先,以减小加工变形;3)上道工序应不影响下道工序的定位与装夹;4)先内型内腔加工工序,后外形加工工序。

5、用圆柱铣刀加工平面,顺铣与逆铣有什么区别?答:逆铣时铣刀切入过程与工件之间产生强烈摩擦,刀具易磨损,并使加工表面粗糙度变差,同时逆铣时有一个上台工件的分力,容易使工件振动和工夹松动。

采用顺铣时,切入前铣刀不与零件产生摩擦,有利于提高刀具耐用度、降低表面粗糙度、铣削时向下压的分力有利增加工件夹持稳定性。

但由于进给丝杆与螺母之间有间隙,顺铣时工作台会窜动而引起打刀;另外采用顺铣法铣削铸件或表面有氧化皮的零件毛坯时,会使刀刃加速磨损甚至崩裂。

数控机床采用了间隙补偿结构,窜刀现象可以克服,因此顺铣法铣削应用较多。

五、计算题1、计算斜面加工的残留高度(即表面粗糙度)。

如图所示,在加工与水平面成30°角的斜面,采用φ20的球刀进给方向,如图所示,计算,为满足表面粗糙度为6.3的要求,最大步距是多少?答案:709817751.0max=步距2、如图所示,在三轴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刀具刀尖点到达A点的程序为G54G17G90G00;G43H1G01X10Y20Z30;其中G54中Z=80,求G54中X及Y值和H1补偿值。

答案:解: H1=80X=90Y=80六、改错题1、如下图示,选用φ20的铣刀进行加工30X30的斜面,请判断下列两个程序的正确与错误,如果是错误的,请论述原因,并改正。

(1)G01X-120Y50Z20G41D01Y32(其中D1=10)X-80X-50Y-2Y0X20Y30G40(2)G01X-120Y50Z20G41D01Y32(其中D1=10)X-80X-48Y0X20Y30G40答案:(1)(2)都是错误的,方法(1)中补偿无法实现,会产生报警,即使对不报警的机床,该加工方法也是错误的;方法(2)中加工完成后30X30斜面无法实现完全加工。

改进:改用小余等于φ13.657的铣刀进行加工,注意不可以采用方法(1)进行加工。

2、FANUC 0i-M系统允许在一个程序段中G90,G91混合编程。

但以下程序格式是错误的,请问如何修改?…;G91 G16;G01 G90 X10 G91 Y30 F1000;G15;…;答:…;G90 G16;G01 X10 G91 Y30 ;G15;…;七、综合题1、编制一个打圆周均布33个孔的程序,分布圆直径100 mm,孔深5 mm。

2、如下图示,选用φ16的球刀进行加工回转体加工面的两段圆弧:(1)写出加工编程解题步骤过程,以及刀具点位的计算方法;(2)编出该圆弧的数控程序,在Z轴方向的步距为2(请注明控制系统类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