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植物浇水方法要点如果不给植物浇水,植物就会枯死。
但浇水太多和缺水一样,也会对植物造成伤害。
如果陆生植物淹没在水中太久(即使只有根部浸在水中),它们就会腐烂或因缺氧而被淹死。
给植物浇适量水就像让其健康饮食一样。
凡事都应适度。
为使植物健康生长,应该给植物浇足水,但切勿浇水过多。
浇水方法给植物浇水不是隔天用洒水器随便浇一下就可以了虽然这么做比从不浇水要好!应在凉爽无风的早晨或傍晚为植物浇水,此时水分最不易蒸发流失。
切勿在晚上给容易患病的植物浇水。
如果水分在叶子上蓄留几个小时,植物的叶子、蓓蕾、花朵和果实容易产生真菌病。
容易患叶斑病、果实腐烂病和花坏疽斑病的植物最好在早晨浇水,因为这时逐渐升温的太阳会迅速晒干叶子上的水分,阻止真菌的繁殖。
许多植物和草坪草每周得浇25毫米的水。
这是为了使土壤保持微湿,防止土壤完全干透,否则会危害大部分植物的生长。
但是植物的情况习性各异,所以这个一般性的指导方法也有不适用的时候:如果天气炎热,土壤是干燥的沙土,植物密集,或者种植容器内植物拥挤,就可能需要浇更多的水。
如果天气凉爽,植物稀疏,或者土壤有粘性并且吸湿性强,就可能需要少浇些水。
幼小或新栽的植物周围的土壤表层需要更多的水分,以使植物牢固扎根。
应该根据它们的需要,增加浇水次数。
根系发达的成熟植物可以大量浇水,并且浇水次数可以少于给幼小的植物浇水。
水分能够深入土壤,促使根部茁壮成长。
您可以在花园的空旷处放置一个雨量计,以测量花园每周的进水量。
您可以在花卉商店买一只价格便宜的雨量计,每次下雨后,用雨量计测量花园内的降雨量。
商业雨量计标有刻度,易于读取。
根据雨量计的读数您可以判断是否有必要进行补充性灌溉。
雨量计也可以用来判断顶喷式喷灌机的喷水量是否足够。
由于许多洒水器洒水不均(近处洒水多,远处洒水少),因此您可以在花园各处放置一些雨量计,并比较这些雨量计显示的水量。
如果读数相差很大,洒水时您应该多移动洒水器,或者购买一种更有效的洒水器。
软管是为花园或院子浇水的重要工具。
济南市宝华小学零起点工作学校严格按照《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安排各年级课程,其中一年级包括语文8节,数学4节,道德与法治3节,体育3节,音乐2节,美术2节,地方1节,科学1节,校本课程2节,每周共26节。
所有课程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开设。
其中校本课程用于入学教育,主要包括:了解学校、适应小学生活、基本常规训练、生活技能习得等等。
一年级语文零起点教学计划(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指导思想】为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有关减负规定,切实减轻小学低年级学生课业负担,努力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我校严格落实上级规定:一年级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即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进度实施教学,防止出现盲目追赶进度的抢跑现象对学生的正常学习带来冲击,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材分析】全册教材由“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组成。
为了方便识字和阅读,生字和课文全部加注了拼音。
1、“入学教育”共两部分,主要通过图画让初入学的儿童认识校园,了解学校常规,熟悉校园周边环境,掌握正确的读书、写字的姿势,在实践中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习惯。
2、汉语拼音,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能默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3、识字,分2组编排,每部分每课都配有一幅情景图,这样按排不仅能使学生情景图集中识字,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课文,共安排20篇课文,分4组编排,每篇课文均由图、文、生字表、练习、笔顺图、描红六部分组成。
课文部分具有头绪简、篇幅短、内容新、插图美、作业准的新点,具体表现在:⑴入选课文篇幅短,而且题材广泛,内容生动活泼,插图新颖有趣。
⑵每篇课文均为全文注音,这样安排既可复习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也有利于进行朗读、背诵、训练、培养阅读能力。
⑶课后练习有朗读,背诵或复述,有汉字基本笔画的学习和按笔顺描红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融合。
【学生现状分析】一年级学生入学不久,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对于学习更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
【教材目标】1、学习习惯:(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汉语拼音:(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3、识字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
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4、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5、口语交际(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教学难点】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措施】1、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正确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的进行教学。
2、在培养习惯、方法,要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为重点,严格训练,做到统一要求,规范练习,语文课上严格练,其它课上坚持练,家长协助配合练,检查评比促进练,持之以恒长期练。
3、在拼音教学中要摆正情境图、语境歌和学字母的关系,强化音节教学,重视教给学生拼读成直呼音节的方法,致力于学生独立认读能力的培养。
4、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把握好理解的度,摒弃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做到“读”字当头,多读、精讲、重视朗读背诵的指导,重视学生对语字的认识和积累。
5、重视范读、范写、范背,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并结合范读、范说进行听力训练,结合范写,进行观察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年级数学零起点教学计划(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等 5 部门印发的《山东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学校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并按照通知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落实各项工作,特制定一年级数学学科2018 年“零起点”教学工作计划。
1.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思想认识。
认真学习省教育厅等 5 部门印发的《山东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要充分认识“实施零起点教学”的重要意义,积极营造氛围,形成共识,确保“零起点”教学的一切准备工作。
2.执行课程计划,规范教学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设置要求,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坚持“零起点”教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规定目标进行教学,不随意提前教学进度、不随意增加教学内容、不随意拔高教学要求,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让学生喜欢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果。
一年级老师要在本学科组长的带领下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加强集体备课研究,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上课,进行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实施的研讨、活动方案的设计,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兴致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4.控制作业布置,减轻学生负担。
从激发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养成出发,科学合理地设计练习题,形式多样,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和趣味性,不搞机械性的重复训练,保证学生能在课内完成书面作业,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五)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根据课程标准、教学标准的要求,合理设计评价目标、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
重视日常评价,优化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兴趣和情感沟通,鼓励学生学习活动的表现。
二.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这些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走进小学,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
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
有的活泼开朗,还有个别学生智力稍弱,接受能力差。
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
本学期按照要求,零起点进行教学,严格按照教学计划,不提前教学,不超纲教学,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
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思维方法,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 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四、教学重、难点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教学措施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