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
热爱学生,不仅要爱好学生,更要爱有缺点、有问题的落后学生。
正因其差,因其问题多,才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爱心。
我们班的吴冬英,学习习惯不好,书写差,成绩也很差,每次考试常常是班上的倒数第一。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跟着爷爷奶奶,个人卫生方面也不是很好,常常一身脏衣。
一次上体育课,我让同学们分成两组练习抛接球,然后进行比赛。
练习当中,王晓倩多次指责吴冬英没把球传好。
15分钟过后,比赛开始了,吴冬英所在的那组最终因配合不够而失败了。
还没等我小结,那组的组员纷纷把输的原因推给了吴冬英,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就是你没把球传好。
”吴冬英委屈得哭了。
数学课堂上,因为她学习落后,我也常常指责她这样没做好,那样没做好。
同学们对她的指责会不会也是受我的影响呢?想到这,我对那组同学们说:“你们觉得是吴冬英影响了你们。
那好,我把吴冬英换到另一组去,我们再比一次。
”我走过去,拍拍吴冬英的肩膀:“好好传,老师相信你行的。
”又一轮比赛结束,吴冬英所在的那组取得了第一名,她高兴极了,向我投来了感激的目光。
那件事以后,同学们对她的态度变了,大家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排斥她。
吴冬英也变得更自信了,书写进步了,上课敢举手了,学习成绩也慢慢上去了。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有教无类”,高尔基也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他远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的心愿,他鼓励、鞭策孩子,大大推动了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作为老师,应该努力的去雕琢,使它永久的焕发光彩,而不是半途而废。
孩子千差万别、各不相同,有的一点就通,有的死钻牛角尖,那时,教师就只有一而再、再而三的帮助他们,忌怒忌燥,否则将会事与愿违。
俗语说:“罗马不是一日造成的。
”学生的转化也是如此,而此时的教师就必须有“滴水穿石”的恒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