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运动康复 9-持续性关节被动活动
运动康复 9-持续性关节被动活动
训练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连续被动运动训 练器械的运转情况;
训练结束后,关机,去除固定,将肢体从训练 器械的托架上放下。
在使用之前,可配合使用理疗、主动-辅助 关节活动度训练或悬吊训练。
疗程至少1周以上,或为达到满意的关节 活动范围为止。
5、注意事项
应用CPM训练应遵循康复训练的总体原则, 即早期、安全、循序渐进,训练度数由小 到大,活动范围由弱至强,时间控制由短 到长的方法,指导病人进行训练。
韧带修复后作CPM可减轻韧带萎缩,增加 修复后6周~12周时的韧带强度。
CPM时关节本体感受器不断发放向心冲动, 根据闸门学说可阻断疼痛信号传递,从而 减轻疼痛。
4、特点
与一般被动运动相比
作用时间长 运动缓慢、稳定、可控,因而更为安全、舒适。
与主动运动相比
CPM不引起肌肉疲劳,可长时间持续进行, 关节受力小,可在关节损伤或炎症时早期应用
造成关节面相对运动及关节内压的周期性 改变,加速关节液流转及更新,同时对关 节软骨进行温和的交替加压与减压,可促 进软骨基质内液与关节液之间的交换,从 而保持软骨营养,防止其退行性改变。
在软骨修复过程中,通过CPM经常对关节 面施以加压应力及摩擦应力,可促进修复 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向软骨细胞转化,使 受损关节面最终由透明软骨覆盖,并使关 节面获得较好的塑形,从而减少以后发生 骨关节疾病的机会。
且不引起损害。
临床应用
1、适应证
四肢关节内、外骨折稳定固定后 关节外科手术
如:关节清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关节囊切除术、半月板切除 术、关节成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韧带 重建术、滑膜切除术后
关节软骨损伤 关节轻度挛缩或其松解术后 肌腱撕裂伤
2、禁忌证
连续被动运动产生对关节面有害的应力时 或造成正在愈合组织过度紧张时,不宜采 用。
肘关节CPM治疗
下肢关节CPM
膝关节CPM
踝关节CPM
肩关节CPM
肘关节CPM
腕关节CPM
手指关节CPM
4、操作程序
开始训练的时机
可术后即刻,甚至仍处于麻醉状态下进行; 敷料较厚时,也应在术后3d内开始。
确定关节运动弧的大小和位置
在术后即刻常用20~30°的短弧范围; 关节活动度数可根据患者耐受程度每日或一恰
术后伤口内如有引流管时,要注意运动时 不要夹闭管子。
手术切口如与肢体长轴垂直者不宜采用。
注意避免合并使用抗凝治疗,否则易造成 血肿。
程序的设定应根据患者反应、外科手术方 式或疾病的整体情况调整。
在获得一定的关节活动范围后,可继续主 动关节活动度训练进行治疗。
示例(膝关节人工置换术后膝关节CPM)
继续训练,使关节活动度达到全关节活动 范围。
其他关节的连续被动运动训练可参考此方 案类推。
小结
定义 作用机制 适应证与禁忌证 注意事项
Physical Therapy
物理治疗学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Dept of Rehab Therapeutics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持续性关节被动活动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1、概念
是利用专用器械使关节进行持续较长时间 的缓慢被动运动的训练方法。
3、仪器设备
训练器主要包括驱动机构和控制系统两大 部分。
驱动机构由电机、减速传动机构、患肢搁架等 组成;
控制系统由微机控制板、电机驱动板、薄膜键 盘、液晶显示模块、手控器及检测、调节等电 路组成,
包括针对下肢、上肢、甚至手指等关节的 专门设备。
S F
T
C
下肢髋、膝、踝关节的CPM
下肢CPM治疗
当的时间间隔渐增,直至最大关节活动范围。
确定运动速度
可耐受的速度为每1~2min一个运动循环。
训练时间
根据不同的程序,使用时间不同。可连续24h; 或连续1h,3次/d。
操作
将要训练的肢体放置在训练器械的托架上,调 节好CPM机杆的长度,固定;
开机,选择活动范围、运动速度和训练时间;
训练前可根据患者情况预先设定关节活动 范围、运动速度及持续被动运动时间等参 数,使关节在一定活动范围内进行缓慢被 动运动。
2、目的
防治制动引起的关节挛缩 促进关节软骨和韧带 肌腱的修复 改善局部血液、淋巴循环 促进肿胀消退 消除疼痛等症状
3、作用机制
温和而持续地牵伸关节周围组织,以防止 纤维挛缩和松解粘连,从而保持关节活动 度。
术后第1~3d开始。 患者平卧于床上,将下肢关节CPM训练器
放置在患侧下肢下,固定。 于膝关节屈曲位调节关节活动范围,开始
要求关节活动范围在30°左右。
运动速度以1~2min为1个周期。
持续运动1~2h,1~2次/d。
此 后 关 节 活 动 角 度 的 递 增 速 度 约 10˚ ~ 20˚ /d,并尽量在1周内达到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