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师每月一星——康仁元
用“勤”来鞭策自己,用“钻”来提高业务,用“爱”来浇灌幼苗,用“心”来体验孩子
所任高04级“一诊”地理平均分居万州区第一名,全区90分以上的只有3人,所教班就有1人。
“二诊”考试平均分居万州区第二名,所教陈翰章同学73分为万州区最高分。
高05级“一诊”所教谭芳同学93分为全区最高分;高06级“一诊”平均分居万州区第二名,“二诊”平均分居万州区第二名,所教谭登峰同学82分为万州区最高分;07级“一诊”考试平均分为万州区第二名,全区80分以上的74人,所教的班级22人。
1996年被万州区天城教委党委评为优秀党员;1997年被命名为天城区中学地理学科教学能手;1998年被命名为天城区中青年骨干教研教师;1999年获重庆市中学地理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04年获万州区高中教育先进个人奖;02年度、03年度、04年度、06度都被评为万州三中优秀班主任;04年、05年、06都被万州三中党总支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被万三中评为优秀教师;2006年所带高二五班被评为万州区普通中学区级先进集体。
浅谈如何上好地理试卷讲评课
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康仁元
一般而言,进入高三后,学生每周都有一次以上的高考模拟试题训练,因而,试卷讲评课也就成了高三地理课的重要内容。
如果试卷讲评课上得好,对加强学生的记忆,促进理解,提高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等方面,都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否则,学生就会感到单调乏味,提不起精神,甚至
呵欠连天,恹恹欲睡,这样,很难收到好的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上好地理试卷讲评课呢?
第一,遵循讲评原则,关注学生的发展。
讲评应以表扬鼓励为主,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纠正错误,分析原因;突出共性问题,不要面面俱到;分析错误,人人参与;贯通前后知识,跃上新台阶。
第二,明确讲评目的,提高讲评的实效性。
笼统地说,讲评的目的在于教与学双方通过讲评,发现各自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今后教与学的过程中,加以解决。
具体地说,就一份试卷,讲评的目的在于重点解决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给学生指点迷津,同时深化试卷所考的内容,讲评一是对试题本身的分析;二是对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三上是对教师本人的教学情况的检查。
第三,优化讲评过程,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讲评课要加强针对性原则,紧扣命题思路和答题思路,优化讲评过程,切忌主观讲,客观无针对性;简单对答案,分析不透,要点不清;就题论题,不归纳总结,不深化,讲完了事。
1.讲“审题”,引导学生入门。
无论是客观性试题,还是主观性试题,都有命题人的思路和意图,只有审出这一点,才能明确做题的方向。
讲评时,要根据题型,告诉学生如何审题。
例如,地理综合题常以地图的形式,提供新情景的条件下考查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整体把握,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学生往往地先把地图读懂,才能根据问题所涉及的知识或技能要点去组织答案,所以审题要注重准确性和层次性。
首先,确定地理位置,①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确定位置,②根据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特征推测,③根据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如河流、交通线等分布状况)和点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如山峰、城市、湖泊等)分析判断,如2004年高考题36题,若学生对经纬网熟悉,可推断出次此图表示我国西南部,也可根据等高线、河流等线状地理事物,结合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来把握位置。
其次,分析问题所涉及的知识属于哪个方面的内容,涉及的是自然地理部分还是人文地理部分;是自然环境中的大气环境、陆地环境、海洋环境等方面的知识,还是人文地理的生产方面、人口、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再聪从中把相关知识检索出来思考答题。
2.讲“思路和方法”,教会学生学会做题
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答技巧和方法,讲评时,要结合题型及学生是答题情况有机地讲解答题思路和方法。
就选择题来说吧,选择题往往构思巧妙,有迷惑性,但也有提示性,其解题思路、方法一般为:在全面正确把握题干的基础上,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找准题眼,首先运用排除法将表述不科学、不准确的错误题排除掉,还可以根据题目要求采用直接判定法、分析推理法、借助图解法、读图分析法、逆向思维法等。
但不论运用哪一种方法,关键是给学生讲清楚分析问题的思路。
例如:9月10日在全球所占的范围共跨经度为90°,则北京时间为:
A.10日2时
B.11日2时
C.10日14时
D.11日14时
在解这道题时,可借助图解法,地球上两个日期的分界线一条是
180°经线,另一条是地方时零点经线,9
月10日在全球所占的范围共跨90°有两
种情况,如右图所示,第一种情况90°E
为10日0时,北京时间为10日2时,第
二种情况90°W为11日0时(10日24时),
北京时间为11日14时。
故选A、D。
3.讲“拓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师讲解试卷是目的,并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试卷上的内容,而是要以该试卷作为例子,举一反三,类推其余。
因此,拓展是很有必要的。
在讲评时,不能就题论题,要力争“一题多练”,引导学生拓展思路,把题目的知识进行发散,迁移到其他知识点上去,将学到的某些原理、知识能用到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中去,以提高触类旁通的能力。
同时,要注意变换形式,多角度地设问,拓展思考的广度。
教师可以经常这样问:“把
现状改变一下会怎样?”“如果这样了怎么办?”“把位置颠倒一下呢?”“如果这种影响因素不存在,会有什么不一样?”这样的假设性问题,问题所答不仅有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深入认识,更有学生在新情景中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是创造性认识。
这样的讲解达到了解一题,学一法,会一类的目的。
同时也避免了“题海战术”带来的疲劳,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保证了讲评课的效果。
4.讲“规范”,提高得分率
讲清楚了审题和做题的思路和方法后,行文做题时,应讲求规范,其总的要求是“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语言精炼,书写规范,恰当使用地理术语。
”对于综合测试题来说,首先正确组织答案是得分的关键,作答时应把握答案的方向性,确保答案的逻辑性,注意答案的全面性、完整性,避免失分。
要做到“逻辑严密”就要讲事物的前因后果组成一条“知识链”,各个知识点环环紧扣,“知识链”的起点是情景中的已知条件,终点指向问题。
其次,书写准确是得分的保证。
一是要求学生用精炼的地理语言回答问题。
二是要不说废话,不离题。
对于现在高考在网上阅卷来说,书写规范就更重要了。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讲评中就应讲求规范,要求学生在审题的准确性、层次性,答题的逻辑性、严密性,书写的清晰性、规范性,卷面的整体性、美观性等方面进行严格要求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在各类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总之,试卷讲评课和上新课一样,需要许多艺术和技巧,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从多方面多角度备课,切莫把答案公布就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