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1、建立有效的工作协商推动机制(1)建立高层会商制度。

建立两市政府负责同志互访制度,原则上每一年举行1次高层会晤,研究决定重大合作事项,指点和推动城市合作工作。

(市政府办牵头,各相干部门配合)(2)建立两市战略合作联席会议制度。

兼顾推动两市合作,调和解决合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评估总结合作成果,提出推动合作的重点方向建议。

联席会议由两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牵头负责,两市各相干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下设平常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两市发改委,负责平常合作事宜的沟通、调和等工作。

(市发改委牵头,各相干部门配合)(3)建立两市工作专题组机制。

由两市对口部门根据合作领域设立专题组,专题组要加强联系,根据协议内容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积极贯彻落实领导会晤、合作联席会议议定事项。

(市发改委牵头,各相干部门负责具体推动落实)2、明确扶贫协作工作重点任务(1)加强产业合作。

加强两市招商引资合作,定期展开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活动,积极组织联合招商活动,推动两市产业协同联动发展。

支持双方城市龙头企业到对方城市投资兴业,围绕高端能化、设备制造、智能终端、服务业、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展开合作,推动产业协同联动发展,实现合作双赢。

构建能源供应消费共同体,应对重要能源生产消费波动,保障两市各种能源供应稳定。

支持两市间产业转移,将延安建设成为“大西安”发展的资源物质储备基地、物流中心和油煤气电等能源资源供应基地。

(市发改委牵头,市招商局、工信委具体负责与西安市联系对接展开定向招商,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配合推动落实)(2)加强园区结对合作。

推动两市园区之间展开结对合作,支持互设分园或分支机构,鼓励两市园区在计划建设、产业培养、人材培养、招商引资等方面展开合作。

支持西咸新区与延安新区、西安高新区与延安高新区、曲江新区与南泥湾景区之间建立结对合作关系。

(市发改委牵头,延安新区、高新区、南泥湾景区管委会、各有关部门、县区具体推动落实)(3)加强智慧产业领域合作。

携手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信息产业,共同推动信息基础网络设施建设,买通信息快速“通道”,建成连通北京、西安、延安骨干接点的高速链路。

推动云计算数据中心兼顾计划布局和共建同享,西安市将延安市设为数据异地灾备基地。

鼓励英雄互娱、北京云真等互联网企业或成熟产品融会发展,共同展开数据资源同享关联分析和融会利用,共同打造特点鲜明、西部领先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产业生态圈,共建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

两市在用地、用电、IDC数据中心资源等方面给予优惠。

(市网信办牵头,市工信委、商务局等相干部门和县区配合推动落实)(4)加强科技创新合作。

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两市共建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

建立健全科技资源开放同享机制,推动两市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科技资源开放同享。

加强产业技术合作,合作遴选实行1批重大攻关项目和重点利用项目,联合展开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支持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加强科技服务交换合作,推动两市联合展开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换,推动创新型科技人材培养、交换。

(市科技局牵头,市直相干部门、县区配合推动落实)(5)加强商贸领域合作。

共同建设内外贸发展平台,积极其双方经济要素交换开辟市场,做好信息、资源交换同享,增进两市内外贸易协同发展。

积极约请对方城市组团参加各类经贸活动,为双方城市产品展销、招商活动提供帮助。

利用现有平台大力推介两地农产品销售,加大宣扬力度提升两地农产品知名度、影响力。

联合展开口岸和空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加强外贸服务和通关报关联系对接。

加强金融领域合作,积极组织参与对方组织的重大金融活动,联合展开金融培训,组织金融干部交换。

搭建两地上市后备企业对接平台,利用国家证监会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政策,鼓励支持西安市拟在新3板上市的企业在延安注册落户、在西安经营发展,成果两市同享。

积极推动两地融资性担保机构展开联保业务,支持当地企业取得融资支持。

(市商务局牵头,市招商局、农业局、市金融办、机场迁建办配合推动落实)(6)加强农业合作。

以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和3产融会发展为目标,在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农旅1体化、农业科技等方面展开广泛合作。

支持做好农特产品宣扬和销售工作,支持在两市互设直销门店、销售中心和进入高端市场。

积极发展定单农业,探索建立稳定的农牧产品供销关系,大力推动绿色农产品保供基地建设。

(市农业局牵头,相干部门、县区配合推动落实)(7)加强医疗卫生领域合作。

建立重点医院及重点科室之间结对合作关系,推行远程医疗会诊协作机制。

联合设立医疗专家库,为老红军、老8路、老干部提供健康体检、疾病诊治等医疗服务。

定期选派医技人员到对方城市相干医院进行挂职、培训和岗位学习实践。

支持两市医疗工作者同享网上医疗教育培训资源。

联合实行医疗精准扶贫项目,在眼科白内障、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等专业领域实行1系列扶贫项目。

支持西安市儿童医院与延安市妇女儿童医院建立结对合作关系。

(市卫生局牵头,相干部门、县区配合推动落实)(8)加强文化旅游合作。

加强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旅游互动交换,共同开辟联合打造完全的精品旅游线路和丰富的旅游产品及销售体系。

鼓励双方文化旅游企业合作开发旅游项目,促进双方传媒产业合作,定期联合组织文化演出、旅游推介和会展。

展开两市图书馆之间的交换合作,实现资源同享。

共同推动两市公交、地铁等“1卡通”工作。

(市旅发委牵头,市文广局、城管局、新区管委会等部门和县区配合推动落实)(9)加强教育合作。

强化教育系统的衔接,鼓励优良学校加强学科建设、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的交换合作,推动两市展开校际工作交换与合作,互派校(园)长、教师队伍学习、实践。

两市分别肯定3⑸所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之间建立结对关系,进行结对交换。

加强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和利用合作,增进教育资源同享。

探索建立研学旅行基地,密切展开两市间中小学生夏令营、冬令营等系列活动。

支持两地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加能人才培训、就业合作。

(市教育局牵头,相干部门、县区配合推动落实)(10)加强生态环保合作。

共同探索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积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

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合作,建立重大环境科研课题研究合作机制。

加强环境应急联动机制合作,提高双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积极推动疗养、健康养老等方面合作,协力打造健康、养老生态基地。

(市环保局牵头,市水务局、林业局、卫计局等部门和县区配合推动落实) (101)加强干部人材合作。

每一年互派1批干部赴对方城市党、政、企进行挂职锻炼,展开多层次、多渠道、多情势的人材交换学习。

探索建立两市人材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党政企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材展开主题鲜明、针对性强的教育、培训和实践活动。

支持将西安市作为延安党政企干部“新理念、新发展”实训基地,支持将延安市作为西安市党政企和大中小学生的革命传统、党性教育基地和红色教育培训基地。

鼓励两市人社部门组织多层次人材交换合作及劳务输出,联合展开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市委组织部牵头,相干部门、县区配合推动落实)(102)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合作。

推动两市在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的交换,同享在改革创新、建章立制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共同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努力营建良好的法治环境。

(市政府法制办牵头,相干部门、县区配合推动落实)3、工作要求(1)思想高度重视。

各相干部门、县区政府要高度重视两市合作工作,全面深入学习西安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搭上“大西安”关键城市的快车,借助“大西安”门户建设的平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生态环保等方面深化合作,增进资源、资金、人材、技术、信息等要素充分活动起来,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2)扎实推动合作。

各相干部门、各县区要把与西安的合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组建强有力的工作团队,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积极主动与西安市对口部门联系对接,确保各项合作扎实展开、获得实效。

(3)加强信息报送和督查督办。

各部门、各县区要及时将两市合作进展情况报至市发改委重大项目前期策划科,做到信息互通同享(联系人:刘斌,电话0911⑵160672)。

市发改委、市政府督查室加强督查检查工作,定期通报进展情况,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1、《实行方案》的出台背景展开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有益于调剂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增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益于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实行分级诊疗和满足大众健康需求。

为推动我县医联体建设和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点意见》(国办发〔2017〕32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行意见》(桂政办发〔2016〕1号)《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指点意见〉的通知》(桂卫发〔2015〕36号)《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钦州市展开分级诊疗工作实行方案的通知》(钦政办〔2016〕133号)、《钦州市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实行方案》(钦政办〔2017〕10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实行方案。

2、整体要求《方案》明确了医联体建设的指点思想及思路:全面贯彻党的109大和全区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兼顾推动“5位1体”整体布局和调和推动“4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进1步完善医联体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鼓励机制,逐渐建立不同级别、不同种别医疗机构间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模式,推动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引导优良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工作目标:展开医联体建设是增进优良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内容。

《实行方案》明确了两步走的工作目标。

2017年,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年内最少与3家以上卫生院建成明显成效的医联同体;2018年,全面推动医联体建设,构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

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

3、医联体模式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是指由不同级别、种别医疗机构之间,通过纵向或横向医疗资源整合所构成的医疗机构联合组织。

通过试点推动,目前我县医联体有4种模式:1是医联体是在县域主要组建医疗共同体,重点探索以县级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关键、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镇1体化管理,与镇村1体化管理有效衔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