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常见浅部真菌标本采集与初步鉴定
常见浅部真菌标本采集与初步鉴定
标本采集
• 二、采集的注意事项 • 甲屑:
1、取材前局部用75%酒精消毒,先刮去病甲上层; 2、刮取正常甲和病甲交界处并且贴近甲床部分的甲屑, 一般甲根部的甲屑阳性率高; 3、取部分甲屑置载玻片上,滴一滴10~20%KOH, 盖上盖玻片后直接镜检,另取部分甲屑接种于含氯霉素 的沙氏斜面培养基,置28℃培养两周,隔天观察。
• 质地:可见绒毛状、羊毛状、粉末状、颗粒状、蜡样等,表面可
高起或平坦,有或无皱折
• 颜色:红、白、黄、紫等,色素可渗透到培养基中
常见浅部真菌的鉴定
• 形态学特征
• 孢子:形态和排列方式是鉴定癣菌的重要依据 • 小分生孢子:体积小,单细胞性,壁薄,呈圆形、梨形、棍棒型
等
• 大分生孢子:体积大,多细胞性,分隔为数个室、壁薄或厚,光
子柄的末端,数目或多或少,呈梨形或棒形,间或可见少数大分 生孢子,间生厚壁孢子,球拍菌丝及结节菌丝
• III 粉末状、V 颗粒状: • 可见较多的大分生孢子,呈棒状或笔状,薄壁光滑有3-10隔,
小分生孢子梨形或棒形,侧生,无柄或短柄
常见浅部真菌的鉴定
• (一)、红色毛癣菌(Trychophyton rubrum) • 镜下形态:
常见浅部真菌的鉴定
• (二)、须癣毛癣菌(Trychophyton mentagrophytes) • 菌落特征:
常见浅部真菌的鉴定
• (一)、红色毛癣菌(Trychophyton rubrum) • 鉴定要点:
• 1、菌落特征及色素 • 2、分生孢子的形态 • 3、玉米粉吐温琼脂上产生红色色素 • 4、毛发穿孔试验阴性 • 5、尿素酶试验阴性
常见浅部真菌的鉴定
• (二)、须癣毛癣菌(Trychophyton mentagrophytes)
齐,背面呈葡萄酒色或红色
• III 粉末状:生长快,表面粉末中央凸起,菌落约占斜面的2/3,正面粉红色,
背面暗红色,边缘清楚
• IV 沟纹状:生长快,表面有少许菌丝及放射状沟纹,边缘清楚,背面暗红色 • V 颗粒状:又称胭脂型,似紫色毛癣菌,表面胭脂色,呈颗粒状,日久有少许
白色绒毛状菌落,背面暗红色,菌落质地松脆
常见浅部真菌的鉴定
• (一)、红色毛癣菌(Trychophyton rubrum)
绒毛状
粉末状
沟纹状
颗粒状
常见浅部真菌的鉴定
• (一)、红色毛癣菌(Trychophyton rubrum) • 镜下形态:
• I 羊毛状、II 绒毛状、IV 沟纹状: • 可见分枝分隔菌丝,小分生孢子侧生于菌丝两侧或在短分生孢
滑或粗糙,呈纺锤形、棍棒状、铅笔状等
• 厚壁孢子:是菌丝前端或中间的细胞质凝集,周围有厚壁包绕的
一种抵抗力增强的孢子
常见浅部真菌的鉴定
• 鉴定试验
• DTM培养基 :绝大多数皮肤癣菌在此培养基上生长3~7天,培
养基由黄变红,大多数酵母菌和霉菌不变色
• 米饭培养基:用于鉴别犬小孢子菌和奥杜盎小孢子菌 • 米粉培养基:用于鉴别念珠菌属、丝孢酵母属和地霉属 • 尿素酶试验:用于鉴别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 • 玉米粉吐温琼脂试验:用于鉴别红色毛癣菌和其他皮肤癣菌 • 毛发穿孔试验:用于鉴别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
标本采集
• 一、标本需要量 • 皮屑:刮取尽量多 • 甲屑:尽量多 • 毛发:约15根 • 耳道:2拭子或尽量多刮取 • 眼角膜:2拭子,2~3滴眼分泌物或尽量多刮取 • 组织:适量
标本采集
• 二、采集的注意事项 • 皮屑:
1、检查前一周,皮损部位不应使用任何抗真菌药物, 取材前局部用75%酒精消毒; 2、取材选取皮损边缘处,阳性率高; 3、指趾间皮损以第4、第5指趾间阳性率最高; 4、取部分皮屑置载玻片上,滴一滴5~10%KOH,盖 上盖玻片后直接镜检,另取部分皮屑接种于含氯霉素的 沙氏斜面培养基,置28℃培养两周,隔天观察。
常见浅部真菌的鉴定
• (一)、红色毛癣菌(Trychophyton rubrum)
常见浅部真菌的鉴定
• (一)、红色毛癣菌(Trychophyton rubrum) • 菌落特征:
• I 羊毛状:菌落充满斜面,为羊毛状菌丝,呈卷筒状,背面葡萄酒色 • II 绒毛状:生长快,菌落约占斜面的2/3,表面有稀疏的绒毛状菌丝,边缘整
常见浅部真菌的鉴定
• 一、毛癣菌属 • 毛癣菌属包括22个种,其中11个种与人类的体股癣、
足癣、头癣和甲癣有关。有4个种仅能从动物分离,其 余为人畜共患
• 生态学:亲人型、亲动物型、亲土型 • 直接镜检:一般为发内孢子、菌丝等,皮屑、甲屑内菌
丝或孢子
常见浅部真菌的鉴定
• 一、毛癣菌属 • 红色毛癣菌 最常见,是体股癣、手足癣和甲癣的主要病原菌 • 须癣毛癣菌 又称石膏样毛癣菌,第二大病原菌 • 许兰毛癣菌 曾经是我国主要的头癣病原菌,现已很少见 • 同心毛癣菌 又称叠瓦癣,主要侵犯皮肤,不侵犯毛发 • 疣状毛癣菌 亲动物型癣菌,一般炎症反应强烈 • 紫色毛癣菌 亲人型,是黑癣的主要致病菌 • 断发毛癣菌 亲人型,引起黑癣,头发出头皮即断,形似黑点
标本采集
• 二、采集的注意事项 • 毛发:
1、直接检查取3~5根病发标本,加10~20%KOH, 火焰上快速通过数次,以不煮沸为度;
2、取毛发标本5~10根接种于含氯霉素的沙氏斜面培 养基,要划破斜面稍稍掩埋,置28℃培养两周,隔天观 察。
标本采集
• 三、标本采集工具
• 红色毛癣菌
直接镜检
• 红色毛癣菌
直接镜检
• 胶红酵母
直接镜检
• 糠秕马拉色菌
直接镜检
• 黄曲霉
直接镜检
• 互格链格孢
直接镜检
常见浅部真菌的鉴定
• 形态学特征
• 生长速度:25~28℃生长一周的菌落大小
•
生长非常快:直径≥9cm
•
生长快: 直径3-9cm
•
生长速度中等:直径1-3cm
•
生长慢: 直径0.5-1cm
•
生长非常慢:直径≤0.5cm
常见浅部真菌的标本采集及初步鉴定
浅部真菌病
• 定义:浅部真菌病( Superficial mycosis)是
指由致病真菌或条件致病真菌感染人体皮肤、 毛发和甲等浅表组织而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 上常见有头癣、体癣、股癣主要致病菌种:
毛癣菌属 小孢子菌属 表皮癣菌属 念珠菌属 曲霉菌属 暗色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