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冲洗学生心灵的尘埃----班主任德育工作点滴一个优秀的领导能带出一批优秀的教师,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能带出一个优秀的班级。
班是最小的校,校是最大的班。
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就会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抓好班级工作就会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可见,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对学校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我努力朝着更好的目标去做,用爱冲洗学生心灵的尘埃,用沟通去了解学生去理解学生、用爱心去感化学生去保护学生。
下面,我就以发生在我班几名特殊学生身上的一些具体案例来谈一谈自己在德育工作上的一些做法。
与大家共勉。
一、走进学生的心灵案例展示:李某脾气暴躁,独来独往,多次与同学发生冲突。
记得有一次,班会课上我让学生写一篇主题班会心得体会,下课时让班长收齐。
除了李某所有的学生都交了,班长连续催了他三四次,他发疯似的冲着班长喊:“我不交,你再烦我,我就拿刀捅死你!”另一同学看不下去了,好心劝告,他却打了那个同学一个耳光。
同学们都很气愤,联合起来不与他来往,要孤立他。
了解这一情况后,我很气愤,想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可仔细回想他最近的表现,真的很反常。
我改变了态度。
多次与他亲切聊起了家常,起初他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后来可能被我的言语和真诚所打动。
他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他不想念书了,觉得活着很没意思。
他父母离异,自己判给了爸爸爸爸出去打工,他由70多岁的爷爷抚养,最近爸爸因打仗伤人进了监狱。
他很自卑,觉得周围的人全都瞧不起他……了解到这一切后,我多次开导他,鼓励他,劝他打消辍学的念头。
策略地将他的情况介绍给同学们,大家都很同情很理解,我又发动班级同学在学习上帮助他,在生活上资助他。
让他感受到班级需要他、同学关心他、在乎他。
用爱去洗涤他心灵的尘埃,净化他的心灵,使他的心理健康了阳光了,慢慢地走进了这个温馨的团队,现在他与同学相处得很融洽。
案例分析:目前,由于父母离异导致“单亲家庭学生”增多,他们心里自卑,行为偏颇,易走极端。
由于双亲外出打工导致“留守学生”增多,造成“隔代教育”,爷爷奶奶溺爱孩子,使一些孩子处于“无政府状态”,造成孩子任性,我行我素。
“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学生”在我班占较大的比例,他们多是“问题学生”,有心结。
一个好老师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找出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有的放矢,才能轻而易举地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
用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去打开学生心锁的钥匙,去冲洗学生心灵的尘埃。
还他们一片守望幸福的蓝天。
二、沉默是金案例展示:我班有名学生崔某,很令我头疼:上课睡觉,作业不做,顶撞老师,与同学极易发生矛盾,几乎天天违反纪律。
前几天离家出走三天,家长管不了。
开始时,我对他除了说教,就是处罚甚至惩罚,但收效甚微。
有一天,他又犯错了,我将他叫进我的办公室,但他就是那样不在乎地等待我的批评。
正好办公室没老师,我看着他,什么话也没说,就那样平静看着他,因为说实话,我不知道说啥,但是很奇怪那时我一点不生气。
我发现,他慢慢有了变化,从刚才的满不在乎到有点局促不安。
又过了一会儿,他低下头,偶尔抬头瞟一下我,我知道他在窥测我的内心,但我还是很平静地看着他的脸,就好像在欣赏一幅画。
他的头越发低了,也更加不安了。
良久,我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你可以走了。
他抬起头惊讶地望着我。
你可以走了。
我重复了一遍。
他默默地走了。
但这次他竟连着几天表现很好,主动打扫卫生,天天拖走廊。
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了他。
后来尽管他有反复,但经过我又几次的沉默疗法,他变了……案例分析:“问题学生”往往感觉自己与众不同,比较特殊,让老师批评惯了,感觉自己已经这样了,破罐子破摔,和老师对着干也算是一种“英雄”,来彰显自己“威风”。
沉默有时也是一种力量是一个妙方;沉默有时能促使你去冷处理,促使学生去反省,更能促使学生明白老师的心。
这适用那些常规疗法效果不大或者没效果时。
教师应禁忌:对犯错学生目光决不可带有气愤、轻视等,应流露出信任与期盼。
语言上决不可贬斥挖苦,有必要时就沉默吧。
让学生感受到这是善意的批评,这是一种博大的爱,老师的用意是帮我们改掉毛病,冲洗他们心灵的尘埃。
也许,这就是润物无声吧。
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无一不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健康。
我热爱学生,热爱我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
我愿化作一滴滴清泉,冲洗孩子们心灵的尘埃,让他们健康阳光地成长。
用爱点亮心灵的灯火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的确,教师是一片平凡的绿叶。
站在三尺讲台,日复一日地讲授知识,那么平淡,也那么平凡,普通得犹如一颗小小的铺路石,平凡得宛似沧海一栗,燃烧尽了自身全部的光和热,再悄悄地退下了,没有惊人的事迹,没有辉煌的成就。
他们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用爱铺就了孩子的成功之路,用爱点亮孩子心中的灯火。
孔子的“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陶行知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林崇德教授的“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疼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等等名言佳句一直启迪和警醒着我!从叶圣陶到吕叔相,从魏书生到余映朝,从夸美纽斯到苏霍姆林斯基,从杜威到马卡连柯,无一不诠释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高尚的师德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这句话。
它鞭策着我,鼓舞着我,使我向一名更优秀更崇高的教育者迈进!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当我第一次站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一切都让我新鲜、好奇。
看看这张脸、摸摸那个头,多像一枚枚蓓蕾仰着小脸,渴求着阳光雨露。
每天清晨“老师,您早。
”那童稚的问候,给我带来了一天的快乐和生机;每天傍晚随着一声声“老师,再见。
”给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
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厚的意,净化了我的心灵,激起了我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我真正地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所有的幸福和快乐。
在教学中,学生的确存在“好”与“差”的差异,因而有的教师便加以区分对待,对“好学生”关爱备至,而对“差学生”冷漠有加。
其实,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
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
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
这样,他就会把教师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向你畅开心扉,愿意接受你如何学习和如何做人的指导。
思想上的束缚除了,他们必然会在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
那是我教五年级的时候,小斌转入我班,是所有任课教师头疼的“双差生”。
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与父亲一起生活,更加不幸的是父亲也在一次井下事故中遇难了。
他只能在大伯家生活,缺少关心和疼爱,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渐渐养成了撒谎、偷东西的毛病。
了解到他的不幸后,我更加关爱呵护他:“六一”儿童节的时候为他买新T恤衫,每次给自己的孩子买好吃的时候总是给他带一份,充分肯定他的进步,和孩子的亲人们谈心、聊天,交流孩子的点滴进步。
课余时间,主动与他一起玩耍嬉戏、一起分享他的快乐,分担他的忧愁,慢慢的他和我的关系亲近了,尽管学习依然很吃力,但态度在变化,对班集体的热情也很高涨,每次打扫卫生他都累的满头大汗。
其它同学对他的态度也改善了很多。
于是,我也不断地鼓励他,在班里表扬他、关心他,留意他成长的每一个足迹,把更多的爱给了这个可怜的孩子。
在一次运动会上,身体本不强壮的他竟积极主动地报了1500米长跑。
竞技场上他硬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
当他气喘吁吁、遥遥晃晃地跌到我跟前说的第一句话便是,:“老师,我又为咱们班争的2分。
”我一把拉过他激动地说到,“好样的!,你是咱们班的功臣!” 我用爱心打开了他心灵的窗户。
一次交谈中他说:“老师你对我好我知道,我笨,总考四五十分……。
”从他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
从此每天放学后主动为他无偿补课,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期末考试时他的数学语文均在80分以上,到了第二学期他的数学竟然得了90多分。
他的脸上开始洋溢着朝气和快乐,发现懒惰与任性离他越来越远时,我舒心地笑了,感到自己以心换心的教育已经成功了。
古今中外,无数优秀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无声地向我们诉说了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只有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爱每一位学生,我们才能打开每一位学生心灵的窗户,才能教育好他们。
宇航是一个胆小又害羞的女孩,记得刚入学时她不肯和老师同学交流。
问她问题时,她只是点头或是摇头,课间总是一个人做在座位上,对于这样的特别女孩,一时间让我感到束手无策,经过观察发现她是一个不自信的女孩,由于缺少自信害怕和别人交流,所以对宇航,我必须具备了五心:爱心、耐心、关心、信心、细心。
所以我有空就同她聊天,有意识地锻炼他。
同时,我还让孩子们多关心她、多亲近她、多和她说话、陪她到操场上玩耍、锻炼身体。
渐渐地他上课也能安心听讲了,教的生字也能读出来了。
每当我看到她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做游戏,享受着他们带来的快乐时,我的心就感到无比的甘甜。
我真切地感受到,我的爱并没有白白付出,换来的是孩子可喜的进步。
在这四年中,在我不断地鼓励、帮助她。
她变了,性格开朗了,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上课能主动回答问题,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一次习作中她写到::那是一节语文课,您叫我回答问题,看着我为难的样子,您笑着说:“同学们为她鼓掌加油!”听到同学的掌声后,我断断续续地回答了问题。
您摸着我的头说:“你说的真棒!”下课后,我还在想着上课时您鼓励的话语,是您使我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我长大也要当老师,也要像您一样对待我的学生……读着读着我的心灵受到震撼,眼睛湿润了,此刻深深地体会到教师是孩子踏上人生旅途起点的领路者;是孩子构筑人生大厦的奠基人。
我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我成功了。
爱心让我发现,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
讲台下,我所面对的不止是几十双求知的眼睛,而是一个需要用爱来倾注的浩瀚的海洋。
在我心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张白纸,我在上面用爱心描绘,所以就会收获了爱的享受!我永远记得这个日子,那天是我生日,当我低着头,推开教室的前门,原本安静的教室里突然听到一声“预备,起”,我抬起头,看到全班孩子手打着拍子从座位上站起来,齐声唱着“祝你生日快乐”,祝福写在他们带笑的眼神里,关爱写在他们绽开的笑脸上,我的眼睛慢慢变得模糊,模糊,直到歌声唱完,一声“老师,我们爱你,生日快乐”!我的泪水控制不住地流满了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