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xx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实施意见》(xx政〔xx〕x号)和《xx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实施意见》(x政发〔xx〕x号),进一步明确和落实粮食安全责任,构建全县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和落实粮食安全责任
1.分级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县长对全县粮食安全负总责。
县政府承担保障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能力。
各乡镇政府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保障粮食安全乡镇长责任体系。
我县是全国产粮大县,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处于重要地位,各乡镇政府要充分认识确保粮食安全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常抓不懈。
要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落实好粮食直补等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完善区域粮食市场调控机制,维护粮食市场稳定;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加强粮食流通能力建设;健全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落实监管责任;大力推进节粮减损,引导城乡居民健康消费。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2.落实相关部门粮食安全职责。
县政府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职,密切配合,共同落实和完成粮食安全各项任务。
责任单位:县粮食局、农委、发改委、财政局、国土局、物价局、农发行等(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3.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稳定耕地面积,规范耕地占补平衡,严格实行耕地“占一补一”、“先补后占”和“占优补优”。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对占用耕地实行剥离耕作层土壤再利用制度,开展土壤改良和培肥,确保土壤质量不下降。
严格执行政府领导干部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离任审计制度,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责任单位:县国土局、农委、审计局
4.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
整合各类资源,加快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切实用好中央和省财政补助资金,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配套措施,改造中低产田,建立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深入实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5588”行动计划,解决好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
坚持耕地保护、开发强度、生态保护“三条红线”,强力推进阜颍河生态农业示范带、沿淮适应性农业示范带、采煤塌陷综合整治示范区建设。
责任单位:县国土局、发改委、财政局、农委、水务局
5.提高粮食生产科技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实施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工程。
牢固树立增产、效益、绿色三
者相统一的发展理念,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力军作用,集成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节本增效同步、生产生态并重,促进粮食单产提高、品质提升、质量安全、效益增加、环境改善,坚持试点先行与面上推进相结合,实现全县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防预报、有害生物和病虫害防控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玉米振兴计划,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 00万吨以上。
责任单位:县农委、发改委、科技局、环保局、水务局、粮食局、气象局
6.加快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
加快建立健全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引导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
积极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粮食产业化联合体,对其用于晾晒、烘干、仓储、加工等配套设施的建设用地给予支持。
加强土地流转用途管制,避免“非粮化”,坚决禁止“非农化”。
开展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试点,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粮食生产经营服务模式。
扩大海泉粮油、xx润米业、汇阳食品、管氏面业、管仲酒业等龙头企业的生产规模,逐步形成xx粮食加工产业集群。
加速粮油和农副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支持具备条件的经营性服务组织承担粮食领域公益性服务。
责任单位:县农委、发改委、财政局、国土局、市场监管局、粮食局
三、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7.落实和完善粮食扶持政策。
落实农业补贴和粮油生产大县财政奖励政策。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和政策要求,调整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提高补贴的精准性和指向性,新增补贴资金向粮食主产乡镇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倾斜。
加强补贴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补贴对象手中。
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为粮食生产者提供信贷等金融服务,落实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
健全重要农资储备制度,稳定农资价格。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农委、物价局、商务局、供销社
8.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抓好粮食收购,适时启动粮食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合理布设粮食收购网点,方便农民售粮。
发挥国有粮食企业收购主导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多元市场主体参与政策性粮食收购。
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粮食生产者利益联结机制,让粮食生产者分享加工销售环节的收益。
切实保障政策收购资金,加大对符合贷款条件企业开展市场化收购的支持力度,杜绝向农民“打白条”、压级压价等坑农害农行为。
责任单位:县粮食局、农委、市场监管局、物价局、农发行
四、落实和管好地方粮食储备
9.严格落实县级粮食储备。
按照核定的地方储备粮规模和完成时限落实地方粮食储备。
县级粮食储备利息、费用、价差补贴等列入县财政预算。
进一步加强储备粮监管,建立和落实粮食储备定期报告制度。
责任单位:县粮食局、发改委、财政局、农发行
10.加强储备粮管理。
创新粮食储备管理机制,实行定期轮换制度,储备粮轮换要在xx粮食批发市场公开竞卖。
鼓励符合条件的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地方粮食储备相关工作,完善成品储备与加工企业、军粮供应企业、“放心粮油”店等周转库存结合机制。
督促粮食经营者严格遵守最低最高库存制度。
建立粮食储备协调机制,合力调节市场、稳定粮价。
责任单位:县粮食局、财政局、农发行
五、加快粮食流通能力建设
11.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
将粮食仓储设施作为重要农业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全面实施国家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
加快国有粮食企业仓储设施建设,对国有粮食企业仓储设施建设用地优先予以解决。
创新投融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尽快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仓储物流体系。
继续实施“粮安工程”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工程、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工程,加快烘干设施建设,推进现代粮食仓储科技示范应用。
严格执行国家粮食仓储物流设施保护制度。
责任单位:县粮食局、发改委、财政局、国土局、规划局
12.大力发展粮食物流网络。
加强粮食流出通道建设,强化公路、铁路、水路运输无缝衔接,形成粮食现代物流网络。
大力推广原粮散运、成品粮集装化物流方式,引导企业协作联合运营。
推进和规范全县政策性粮食在xx粮食批发市场公开竞卖、有序交易。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培育现代粮食流通新型业态。
责任单位:县粮食局、发改委、交运局、商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