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美的实质与特征(上)PPT课件

第二章:美的实质与特征(上)PPT课件

[详论: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的问题是:什么是美?而不是:什么东西是美的? 前者是美本身的定义,后者是个别美的事物。希庇阿斯看不出这两个问题的区别, 认为这个问题小得很,小得不足道。他的第一个答案是:美就是一位漂亮的小姐。 但是后来他又不得不同意苏格拉底的观点,存在着许多彼此迥异的美的对象,比 如漂亮的母马,神在一个预言里都称赞过它;漂亮的竖琴也是美的;打磨得很光、 做得很圆、烧得很透的汤罐同样是美的。希庇阿斯把美的具体表现和美的本质混 为一谈,而苏格拉底感兴趣的不是什么东西是美的,而是什么使得所有这些东西 成为美的:“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 物成其为美,不管它是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个人,一个神,一个动作,还是 一门学问。”希庇阿斯的第二个答案是:“黄金是使事物成其为美的。”然而一 个有名的雕刻家不用黄金而用象牙去雕女神的面目,并用石头雕它的身体。第三 个答案是:“恰当的就是美的。”然而恰当不能使本身不美的东西变成美的。例 如,合适的衣服可以装饰人,但是如果他本身其貌不扬,衣服也就不能使他成为 美的。最后,柏拉图慨叹道:“美是难的。”]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借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的一系列对话, 提出并阐释论证了“美是什么”[ (古希腊) 柏拉图著 朱光潜译《文艺对话集》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P180]的关于美的本质的命题。希庇阿斯是 古希腊的诡辩家,以专教诡辩为职业。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有名的大哲学家,知识 渊博,机智而善辩。苏格拉底非常讨厌希庇阿斯的庸俗浅薄。一次苏格拉底以讨 教的形式向希庇阿斯发起诘难,对希庇阿斯所说的关于“美是什么”问题的解答 进行反驳。最后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道出一句谚语:“美是难的。”
。 那么,美的奥秘何以如此难解呢?
1、从审美客体来说,美一方面是发展、变化甚至是稍纵即逝的,使人难以捉摸; 另一方面,美的事物又分别存在于自然界、社会生活、艺术和科学等不同领域, 存在着不同的形态,而在每一形态内部又千变万化、丰富多彩,难以做一个统一 的介定标准。
2、从审美主体来说,人们对美的追求和体验,呈现出极为复杂的情况和差异性, 即对美有不同的看法与态度,它要受到历史、民族、地域、社会地位等许多因素 的制约。这同样给人们认识与把握美的本质造成很大困难。(“趣味无争辩”、 “情人眼里出西施”、“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美的本质等理论问题不是凭经验归纳可以解决的,也不是靠学问和资料积累就 可突破的。道理很简单,前人的智慧决不比我们低,学力决不比我们差,但他们 却终于把美的本质等问题舍弃了。这说明,美的本质问题决不是一个简单的经验 和学问问题,前人的局限是在方法上。因此,我们要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必须在 方法上更新。其实,同自然科学一样,任何真正的社会科学理论都是共时性的。 就象几何学不是从几何学史中归纳出来的一样,从美学史中也归纳不出新的美学 理论来。我们从前人那里所能继承的只是 他们的智慧和教训,而不是他们现成 的概念系统和理论框架。道理很简单,你一旦接受了他们的理论框架,你自己便 永远失去了独立的理论品格,而他们的理论困境便必然导致了你的悲剧命运。

两千多年来,无数哲人、思想家前赴后继,一直 苦苦思索并希望找到或给出“美是什么”这一千古之 迷的最理想的答案。诚然,这种执著的求真精神难能 可贵,然而,对“美是什么”的研究的现状却不容乐 观甚至令人泄气和悲观失望。列夫·托尔斯泰(右) 考察了18世纪中叶以后150多年间80位美学家、艺 术家关于“美是什么”的回答,最后发现“美”这个 概念,对于那些“只讲不想”的人来说,是那么明白 易懂,而要给它下定义,各学派的学者都无法取得一 致的意见。
美的奥秘的可解性表现在: 1、 学史上无数先哲的有益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遗产和值 得吸取的经验与教训。 2、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美学研究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物质条 件和先进的技术手段。 3、我们拥有最先进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辩证 法。这正是历史上一切旧美学所欠缺的。 4、在目前,美学已经走出书斋,成为广大群众共同研究的对象, 促进了美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有助于美的本质问题的解决。
第二章 美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 美的奥秘的难解性与可解性
一、美的奥秘的难解性
美的现象摇曳多姿、引人入胜,美的本质却 扑朔迷离、令人难解,“草色遥看近却无”, 使人无从下手。对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历来 被认为是一个难解的理论之谜。朱光潜《文艺 心理学》载:有人间望奥古斯丁:“时间究竟 是什么”?他回答说:“你不问我,我本来很 清楚地知道它是什么,你问我,我倒觉得茫然 了”。世间许多习见周知的东西都是如此,最 显著的就是“美”。我们天天都应用这个字, 本来不觉得它有什么难解,但是哲学家们和艺 术家们摸索了两三千年,到现在还没有寻到一 个定论。听他们的争辩,我们不免越弄越胡涂 。
二、美的奥秘的可解性
因为美之难解,于是干脆放弃思考,这也是美学研究中的鸵鸟行为。事实上“美 是什么的问题”是回避不了的基本问题。搞美学研究不回答“美是什么”,正如 搞经济学拒绝回答“商品是什么”、搞伦理学拒绝回答“什么是善”、搞哲学拒 绝回答“什么是真”一样荒唐可笑。一个美本质缺席的美学理论体系是残缺不全 的,一个对美本质毫无已见的美学家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威廉·奈特(Willian Knight)曾十分沮丧地宣称:“美的本质问题经常被 作为一个理论上无法解答的问题被弃了。”[转引自赵惠霞《美本质问题研究批 判》[J] 人大资料 《美学》2001.8,P22] 朱狄先生也不无感慨到:“美的本质 问题经过了二千多年的讨论,问题不但没有解决而且从客观上看,这一问题的解 决反而显得愈来愈困难了。” [同上]P22 甚至有研究者大呼:“美,本来就是这 样一个子虚乌有的字样,为了探讨它的本质,竟耗尽了历代学者的心血!” [同 上]P22 虽然这些言论不无强烈的悲观主义色彩,它们却吹响了从问题的另一个 层面对其存在的症结及原因进行重新审视和反省的号角,力图拨开美本质研究领 域的迷雾,重新思索和建构深入研究的正确方向和合理的方法体系,创造性地修 复美本质论研究领域出现的尴尬局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