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锂离子电池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锂离子电池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锂离子电池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报告说明—该锂离子电池项目计划总投资11632.2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232.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7.96%;流动资金1399.9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2.04%。

达产年营业收入13376.00万元,总成本费用10271.16万元,税金及附加204.59万元,利润总额3104.84万元,利税总额3737.68万元,税后净利润2328.6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409.0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6.69%,投资利税率32.13%,投资回报率20.02%,全部投资回收期6.50年,提供就业职位300个。

锂电池主要应运在动力锂电池及3C数码类电子产品等领域,鉴于3C数码类电子产品逐渐趋于饱和,增长动力不足,目前动力电池是锂电池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根据中汽协数据,2018年1-12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127.0万辆、12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9.9%、61.7%,国内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量继续实现高增长,预计到2020年,国内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将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将超过500万辆。

国际方面,根据EVTank数据,基于对汽车动力锂电池发展前景的持续看好,202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有望达到265GWh,其中汽车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占比将近60%。

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对锂电池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同时促进市场对动力型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需求。

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二章项目投资单位第三章投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第四章产品规划第五章项目选址第六章土建工程说明第七章工艺技术第八章环境保护说明第九章生产安全保护第十章风险性分析第十一章节能评估第十二章实施安排方案第十三章投资方案计划第十四章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第十五章综合评价第十六章项目招投标方案第一章概述一、项目提出的理由锂电池主要应运在动力锂电池及3C数码类电子产品等领域,鉴于3C数码类电子产品逐渐趋于饱和,增长动力不足,目前动力电池是锂电池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根据中汽协数据,2018年1-12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127.0万辆、12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9.9%、61.7%,国内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量继续实现高增长,预计到2020年,国内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将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将超过500万辆。

国际方面,根据EVTank数据,基于对汽车动力锂电池发展前景的持续看好,202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有望达到265GWh,其中汽车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占比将近60%。

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对锂电池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同时促进市场对动力型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需求。

二、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锂离子电池项目(二)项目选址某开发区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项目占地使用规划的要求,同时具备便捷的陆路交通和方便的施工场址,并且与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相一致。

场址应靠近交通运输主干道,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料和产成品的运输,同时,通讯便捷有利于及时反馈产品市场信息。

(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38299.14平方米(折合约57.42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0.41%,建筑容积率1.31,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06%,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8.20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38299.14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9306.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171.87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6981.72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3544.51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11台(套),设备购置费4169.83万元。

(七)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1078669.06千瓦时,折合132.57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7733.99立方米,折合0.66吨标准煤。

3、“锂离子电池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1078669.06千瓦时,年总用水量7733.99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33.23吨标准煤/年。

达产年综合节能量42.07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5.63%,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项目符合某开发区发展规划,符合某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11632.2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232.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7.96%;流动资金1399.9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2.04%。

(十)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13376.00万元,总成本费用10271.16万元,税金及附加204.59万元,利润总额3104.84万元,利税总额3737.68万元,税后净利润2328.6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409.0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6.69%,投资利税率32.13%,投资回报率20.02%,全部投资回收期6.50年,提供就业职位300个。

(十二)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选派组织能力强、技术素质高、施工经验丰富、最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投入本项目施工。

三、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开发区及某开发区锂离子电池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某开发区锂离子电池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集团)有限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锂离子电池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开发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300个,达产年纳税总额1409.05万元,可以促进某开发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6.69%,投资利税率32.13%,全部投资回报率20.02%,全部投资回收期6.50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6.50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品牌管理体系,增强以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

以民企民资为重点,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打造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和知名品牌示范区。

民营企业贴近市场、嗅觉敏锐、机制灵活,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认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培育工业设计企业,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升级。

同时,大量民营企业走在科技、产业、时尚的最前沿,能够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工业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创新,服务于工业设计,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附加值,进而创造出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十二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3%,累计实施省级以上技术创新项目1.7万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上的占33.7%。

截至“十二五”末,全省共培育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2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6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27家,超过60%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研发机构。

攻克了大尺寸SiC单晶衬底产业化、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等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产品,浪潮集团高端容错计算机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等3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品牌带动效应明显,海尔、海信、潍柴、浪潮、青啤等一大批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驰名中外,11个企业品牌列入中国工业企业品牌竞争力百强,居全国第2位。

四、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第二章项目投资单位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名称xxx实业发展公司(二)公司简介顺应经济新常态,需要公司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内涵式增长。

为此,公司要求各级单位通过创新驱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效率和效益等路径,努力实现“做实、做强、做大、做好、做长”的发展理念。

本公司奉行“客户至上,质量保障”的服务宗旨,树立“一切为客户着想” 的经营理念,以高效、优质、优惠的专业精神服务于新老客户。

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基于特征对用户群进行划分,从而有针对性地打造满足不同用户群多样化用能需求的客户服务体系。

公司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国家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以及相关行业规范的指导下,在各级政府的强力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作为企业科学发展的永恒目标和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公司始终坚持“源头消减、过程控制、资源综合利用和必要的未端治理”的清洁生产方针;以淘汰落后及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为重点;以强化能源基础管理、推进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及淘汰落后装备、深化能源循环利用为措施,紧紧依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突出节能技术、节能工艺的应用与开发,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细化管理、对标挖潜、能源稽查、动态分析、指标考核为手段,全面推动全员能源管理及全员节能的管理思想;在项目承办单位全体职工中树立“人人要节能,人人会节能”的节能理念,达到了以精细管理促节能,以精细操作降能耗的目的;为切实加快相关行业的技术改造,提升产品科技含量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有力地促进了项目承办单位的高速、高效、健康发展。

公司紧跟市场动态,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基于大数据分析考虑用户多样化需求,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服务策略的市场及经营体系,并综合考虑用户端消费特征,打造综合服务体系。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上一年度,xxx(集团)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26.66万元,同比增长20.76%(1259.78万元)。

其中,主营业业务锂离子电池生产及销售收入为6863.76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3.68%。

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718.72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98.26万元,增长率30.16%;实现净利润1289.04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79.46万元,增长率16.17%。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第三章投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锂电池主要应运在动力锂电池及3C数码类电子产品等领域,鉴于3C数码类电子产品逐渐趋于饱和,增长动力不足,目前动力电池是锂电池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根据中汽协数据,2018年1-12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127.0万辆、12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9.9%、61.7%,国内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量继续实现高增长,预计到2020年,国内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将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将超过500万辆。

国际方面,根据EVTank数据,基于对汽车动力锂电池发展前景的持续看好,202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有望达到265GWh,其中汽车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占比将近60%。

相关主题